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截至到6月末之时,边境地区集区的明军已达到。十万人之多。
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光是每天吃喝拉撒的花费就不计其数,这样一来,不光是那些倒卖大货的商人们发了财,就连街上摆摊做点小吃生意的也跟着沾了大光。
肖武就是发财大军中的一员,他做的是边境走私的生意,他能从尼布楚城那边搞来俄国人的裘皮、军刀这些洋货,转手买给那些喜欢收藏这些俄货的大明军官。
然后,他又从大明这边带着人参之类的山货偷运到尼布楚,由于外兴安岭被大明“占领”,这些原先俄人唾手可得的山货,现在却成了难得的珍稀,那些财大气粗,每天泡在ji院里的俄**官们最喜欢这些滋补的东西了。
一去一来,这其中赚够的差价是十分可观的,别看肖武平时穿得跟个山里猎人差不多,但他实际已经是腰缠万贯的富豪。
肖武琢磨着边境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他决定从中大赚一笔后就收手,回哈尔滨老家给爹娘买一座大宅子,雇几个仆人,养他几房小妾,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
但不幸的是,一天,在与一名不太熟的军官做完交易后,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冲进了谈生意的酒楼,把他给当场抓了个正着。
按照大明的法律,边境走私最高可判处没收财产,徒刑七年的严刑。尽管为了促进贸易,漠河官方对走私一向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但要较起真来,肖武的下场还是比较凄惨的。
肖武在牢里度过了提心吊胆的一晚,次日早上,他被几名士兵从牢里提出,肖武以为是要被押解往漠河县法院的接受审判的,但令他惊讶的是,他直接被押解往了大明第3集团军的司令部。
自曾纪泽二次改组陆军之后,大明将近五十万人的常备军被编成了约六个集团军,其中第3集团军隶属于兵力人数最多的北京军区,下设第第13军三个步兵军。
每一军下设三个步兵师,师的主要编制如下:师部,1个师部指挥连,1个警卫分队。师以下设下三个步兵团。
团部拥有1个团部警卫连、1个通讯排。团下设1个工兵排、3个步兵营,1个机枪连、1个步兵炮连。除此之外,一个步兵师还下设有后勤处、炊事连、军需处、侦察连等若干辅助部门。一个师总人数,少者一万,多者甚有一万三千左右。
另外,第3集团军还拥有2个炮兵团,拥有克虏伯重炮60门。
第3集团军司令刘国栋,黄浦一期毕业,下属的第3集团军可以说是清一色的黄浦系。
同时集结于边境的,还有空军直属第1师,拥有轰炸飞艇二十艘、侦察飞艇三艘,师长林清,毕业于济南空军学院一期,曾参加过第一次明俄战争,因功升为空1师师长。
哆哆嗦嗦的肖武被带进了集团军司令部,在那里,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当肖武被踢进房中时,两排充满杀气的眼光刷刷的射来。
集团军的高层全部在此,这些人在肖武看来,已经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他吓得不轻,本能的跪倒在了地上。
“各们军爷饶命啊,小的知错了,小的再也不敢贩私货了。”
肖武以为自己是因为走私才被逮到这里的,他那哭哭啼啼的样子,惹的在场的将军们一阵哄笑。
刘国栋微笑道:“你先起来吧,本官请你来此,并不是为了你走私之事。”
肖武抹着眼泪,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心里就纳闷了,不为治他走私之罪,那何必兴师动众的,把自己这么一个小角色整到这里来,敢情是这些军老爷们闲着无聊,没事寻乐着玩啊。
“你叫肖武,家住哈尔滨松子巷,上有六十爹娘,下有14岁的妹妹,是也不是?”
刘国栋的话让肖武心里咯噔一下,他想不明白人家一个指挥着十几万人的大将军,为啥会把这自家里这点事打听的清清楚楚的。
“是是,大人说得一点没错。”肖武低头应了一声。
刘国栋的脸色忽然一沉,冷冷道:“肖武,你频频穿越于两国边境,我们完全可以治你窜通敌国之罪,而你的家人,只怕也脱不了干系。”
“大人冤枉啊!小的是大大的良民,哪敢做对不起国家的事呀,大人明鉴!”肖武吓得又跪倒在地上,这初夏的天气,他竟是全身冷得打寒战。
刘国栋哼了一声,道:“想让本官不治你的罪也行,不过你必须戴罪立功,协助我军,你愿意吗?”
“愿意,愿意,小的愿意为大人效劳。”
肖武如获大赦,哪敢说一个不字。不过他这么一答应,那位刘大人的态度又温和起来,不光给他看座,还让人给他看茶。态度变化如此之殊,实令他有点受宠若惊。
“肖武,本官看过你的资料,这里面说你经常去尼布楚做生意,那你应该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了。”
肖武忙道:“回大人,小的确实是去过几趟尼布楚,对那里还算了解。”
刘国栋点了点头,道:“尼布楚是俄军远东军主力驻地,你知道多少关于俄军的情况,都给本官如实说来。”
肖武这才明白,这帮官老爷连威胁再恐吓的把自己绑来这里,原来是为了从他口中得知俄人的情报。肖武不敢稍有隐瞒,对于所知的自然是言无不尽。
四个月前,大批的俄军陆续来到了远东,前前后后大约有十万人之多,而且这个数目一直还在增长。
约有四分之一的俄军驻扎在外蒙边界北部的恰克图与乌的伯兴一带,剩下的主力集中在以尼布楚为中线的石勒喀河一线。
刘国栋与众将交换了意见,均认为这肖武所言,与他们自己的侦察基本相符。刘国栋又问道:“俄军的装备如何?大炮有多少门?”
肖武想了一想,道:“具体数字小的不太清楚,不过绝对不会比咱的炮多,小的在那边吃花酒时,听几个喝多了的军官提到过,好像说是他们的骡马不足,很多大炮还都在乌的伯兴那边,要运过来的话,至少也得拉个把月吧。”
“那俄人的士气你看如何?”
“小的听说俄国朝廷好多人是不太情愿的,是他们那个亚里什么的皇帝死要派他们来,反正到尼布楚街上走一遭,到处都能碰见喝醉酒的军官。”
刘国栋对肖武的这一番回答很是满意,最后道:“听说你会说俄话,过一段时间也许集团军用得着你,到时只要你配合的好,本官不但不治你的罪,还会表彰你为国家立功。”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肖武欢欢喜喜的退了下去。
刘国栋的语气严肃了起来,环视众人,道:“各位,我们现有的情报再一次得到了证实,我看就依既定的方案执行吧,十天之后,全线发起总攻。”
第二百八十四章口袋阵
第二百八十四章口袋阵
1871年6月27日,明军十万大军在东北边境额尔古讷河沿线数百里长的战线上,分三路越过边界,向俄军发起进攻。
在边界河与石勒喀河之间,尚存在一块狭长的缓冲带,俄人本来可以利用这一块山地的地势进行有效的阻击,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明军会在他们大军压境的情况下,率先发动进攻。
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防备,明军三路大军在一天的时间内就穿越了这块山地地区,次日凌晨,十万人马开进到石勒喀河东岸。
俄军之所以戒备松懈,一方面是因俄人尚存在通过外交谈判,逼使大明妥协的幻想,另一方面也是这一场战争,乃是沙皇强行发动,俄军下层其实是不愿意远离欧洲家乡,不远万里来到远东苦寒之地的。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初,明军就大占优势。
在明军水陆军三路立体打击下,石勒河东岸的俄军要塞保垒三天之内便陷落殆尽,俄军死伤达两万之多。
南路明军一个团曾一度突。破河防,将战火延伸到石勒喀河西岸,深入俄军主阵地之后二十多里。
不过,俄军虽然戒备松懈,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乌合之众,当他们从第一波的攻击中回过神时,俄远东军统帅阿巴耶夫迅速的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
俄军以两个师的兵力,击退了。明军过河之军,而退回河西的残兵,在与西岸部队会合之后,依靠西岸坚固的阵地,艰难的抵御住了明军数次渡河作战。
在明军克虏伯重炮的轰击之下,对岸的俄军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江面上的俄舰,也在数天的炮击中,毁损殆尽,明军遂全面掌握了石勒喀河的控制权。
在这种劣势的情况下,俄军发挥了他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坚韧不拔,各排各连死守阵地,哪怕被明军的炮火炸得只剩下一人也不后退一步。
明军虽然装备了最先进的明德1871式步枪,但碍于。石勒喀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