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如果改用蓄电池呢,我听说贵国的一位科学家,早在1860明了这种可以重复充电的电池,也许你们可以考虑一纪泽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曾纪泽的提议是极具跳跃性的,也许这样的发展方向,别人需要数年或十数年才能寻到到,而曾纪泽却一下子跨越了好多年,所以布朗这些人的思维也得跟着跳跃性上升。

好一会,向荣光最后回味过来,马上道:“蓄电池的配电动机,这的确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但是为蓄电池充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似乎还没发明一种高效的发电机。”

“这你们就不必担心了,本王会委托另一个研究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完成电力蒸汽双驱动的潜艇设计。”曾纪泽胸有成绣。

曾纪泽在视察过船舶局之后,旋即又去视察了刚刚成立不到两个半月的“纪泽-爱迪生实验室”。曾纪泽养这些人也是白养的,实验室成立之初,他便给交待给爱迪生一个项目,作为对他能力的考察,当然,曾纪泽用暗示的方式,为项目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殿下你来的正好,这个项目我已经顺利完成了,实验的效果非常好,你要不要试一试。”爱迪生兴奋的将曾纪泽迎入刚刚落成不久的实验室,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他的工作成果。

实验室目前有三个工作间,技术人员二十三名,其中从美国聘来的工程师十七名,本土大学毕业生六名。实验室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团队研究模式,虽然以爱迪生为牵头人,但研究过程却是群策群力,便于集众人的经验与智慧。

爱迪生要展示的是一台电报自动记录机,自电报发明并应用之后,电报的接收一直是人工操作,这就容易造成收报员听辩电报信号声的过程中有所忽略或误判,而电报自动记录机则可以将电报信号转换成长短不同的线条,记录于纸上,然后收报员再根据这种线码进行翻译,这样一来,便可以大大减少收报过的失误率。

当然,爱迪生凭他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研制出来的,但曾纪泽提示他这个机器的关键部位在于一根碳棒的使用,有了这样关键性的提醒,爱迪生和他的团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便研究出了现在这台成品。

爱迪生向他解释了工作原理,并当场操作示范了几回,那台机器平稳的运行着,曾纪泽也算是机械专业出身,凭他的敏锐的专业嗅觉,他断定这个发明是成功的。

“恭喜你啊,这个发明应该会让电报公司的盛总办高兴很久吧。托马斯,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曾纪泽当场对爱迪生予以赞扬,并当即宣布要为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发放第一笔数额诱人的发明奖金。

“这要归功于我的伙伴们,当然,更离不开殿下你的提醒,说真的,我尊敬的殿下,如果你转行不当王爷,改当科学家的话,你非常有潜力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开着玩笑。

“也许吧,说不定有一天我失业了,就会回到这个实验室替你打工了。”曾纪泽的话引起人们一阵笑。短暂的庆祝之后,他马上又给了爱迪生新的项目。

曾纪泽给他的项目是要他改进现有的发电机,使其能够输出电池那样大的电流,来为他的潜艇提供动力。

三十年前,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在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原理公之于世后,法国人皮克希应用该理论制成了最初的发电机。

历史上,德国人西门子将在1867年对发电机做出重大改进,而这种新式的发电机能产生出皮克发电机所远不能相比的强大电流,可以说西门子发电机是现代发电机的原型。

“我也曾经关注过一段皮克发电机,那很可能将是一个改变人类世界进程的发明,不过想要增强它的电流强度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一次我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实验。”爱迪生的表情很凝重。

曾经泽笑了笑,轻松道:“本王也做过些小研究,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本王觉得关键就在于磁铁的磁力问题,你可以试一试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也许你会发现些什么想不到的效果。”

“电磁铁?”爱迪生一副闻所未闻的困惑表情。(未完待续,首发

第二百二十五章实验室

但很快,爱迪生便恍然大悟,口中兴奋的叫着:“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其实电磁铁早在发电机发明之前便已被发明,那是1822年,法国的两位物理学家发现,当电流通过其中有铁块的绕线时,它便能使绕线中的铁块磁化,这实际上就是电磁铁原理的最初发现。

一年之后,斯特金也在了一次类似的实验:他在一根并非是磁铁棒的U型铁棒上绕了18圈铜裸线,当铜线与伏打电池接通时,绕在U型棒上的铜线圈即产生了密集的磁场,这样就使U型棒变成了一块电磁铁。这种全新的磁铁上的磁能要比永磁能大放多倍,甚至能吸起比它重20倍的铁块。而当电源切断后,U型铁棒便立刻失去磁性,成为一根普通的铁棒。

电磁铁的发明迅速的在欧美传播开来,18311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电磁铁进行了一系列革新,用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并将之一圈圈的紧密的绕在一起,于是,这种更新型的电磁铁体积并不大,却能吸起1吨重的铁块。

爱迪生是美国人,痴心于发明创造的他,不可能没有关注过本国人所发明的电磁铁。只是,将电磁铁与发电机联系起来,一旦想到了就会觉得霍然开朗,非常简单,但关键就是“想到了”这三个字,那必须是反复的实验与偶然所得的灵感相结合才能出现地产物。

现在爱迪生有实验的决心与毅力,而曾纪泽则是给了他最重要的灵感。而就是这一点灵感,顿时让他整个人都亮了起来。

面对爱迪生的兴奋与叹服的目光,曾纪泽倒显得很从容,接着,他又给了爱迪生第二个项目,他要爱迪生改进现有的蓄电池,使其成本更低,更加实用。

当然,曾纪泽同样为爱迪生指出了发明的方向。1860年法国人普朗泰发明的铅酸蓄电池因为内置硫酸,在搬运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危险,而且供电时间太短,被称为短命电池。

历史上,爱迪生会在1902年用碱性溶液代替硫酸,并用相对稳定的~和铁代替铅。而这种负极为铁粉,正极为氧化~,电解质为氢氧化或氧化水溶液的蓄电池结构坚固、经久耐用。当年爱迪生做过一个实验,他用新电池组装了6部电动车,行程5000里,每充一次电,可走1C0里。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伟大地发明,如果没这个发明,现代工业发展也许就要滞后好几十年的时间。

曾纪泽把原本就应该属于爱迪生地发明诀窍告诉他。这一次他就不用再做“盗版”者了。只不过是把自己地发明提前了近30年而已。

“殿下。你……你真是一个不可思议地人啊。”在听过了曾纪泽一个又一个地突发“灵感”之后。爱迪生更觉得这位中国王爷就仿佛是一个迷一样。你永远也无法预料到他地头脑中还有多少令人难以置信地想法。

“没什么不可思议地。本王只不过嘴上说说罢了。真要做出实物来。还得靠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曾纪泽不想在这件事上谈论太多。而在解释与他身份不想符地种种科学方面事情时。他也总是以“灵感”。或是“业余爱好”敷衍而过。

在匆匆忙忙地处理完一系列地正事之后。曾纪泽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为了尽快赶往南京。他已经吩咐东海舰队抽调出一艘炮舰。明天一早就护送自己出发。

而在离开之前。他还一个人必须要去看望。

时近黄昏。曾纪泽身着便衣进入了租界。而白震山等十几号亲兵也换上了便装。一路凝神警戒。护送他来到了同济医学堂。

这座曾纪泽最早创办的高等学府,至今已成立四年,她的第一批毕业生有的出国深造,而有的已经走出校门,服务于大明新医学事业。

一场秋雨方过,校园地水泥路上湿迹斑斑,林荫道旁,枯叶零零散散的装点着红白相间的石板人行道。正对着大门的主教学楼中,隐隐约约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依现在的时间来看,应该有些班级还在上最后一节课。

时而可见怀抱书本的学生从教学楼中走出,穿过左面疏林石径,去往那喷泉旁边的图书馆。曾纪泽记得这座图书馆是他以个人的名义赠建的,校方为了表示感谢,还特意将这座楼命名为“纪泽楼”。

细细回想,那还是三年前地事情吧!时光如水,转瞬即逝,这话还真说的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