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向英国政府报告此事。

此时此刻,正是通讯业发生巨变的前夜,发报机将在不久之后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但在这此时候,巴夏礼想要与万里之外的英国本土取得联系,还是不得不依靠航运的通信,来往两国的船只最起码要经过数月才能完成一个来回。

曾纪泽这里却等不了这么久,陈玉成集结完毕的大军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再次攻打他防守的黄州,他需要英国方面尽快采取干涉行动。

巴夏礼在经过了一番踌躇之后,终于决定了妥协,他与那位高傲的英国皇家海军司令何伯一同前往了陈玉成的大营。在那里,他们向这位太平天国后期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奉上了大英帝国的照会,以半恐吓,半游说的方式,奉劝陈玉成不要再命令他的军队向武汉挺进,不然,当他们确认英国的利益受到实质性威胁时,英军将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保卫英国在武汉之利益。

陈玉成很清楚这两个英国人所指的“非常措施”是什么,停靠在长河中的英国舰队的舰炮已经架好,他们以演习的名义向江滩试的数炮,那精确而猛烈的轰击给了包括陈玉成在内的太平军将士很大的震撼。

这位年轻英勇,富于谋略的将军胆怯了,他认为,如果英军真的采取武装干涉行动,他们先进的枪炮将轻易的击溃自己英勇的部队,黄州城的那次失利之战,清军火力上的优势给了陈玉成深刻的印象,而当时的对手尚且是他眼中“守旧落后”的清军,他不敢想象,如果对手换成是英军,当时自己是否有命逃脱还是一个未知数。

陈玉成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太平天国失败命运的选择——离鄂回皖,不久之后,当这位英王兵败被擒、“英勇就义”之时,不知他是否会感慨于今天的决定。

话虽如此,但陈玉成的主动撤退,除了英国人的干涉外,很大程度还是因为南路李秀成部迟迟未能入鄂,致使他孤军深入湖北,兵力上虽然占优,但却处处受了清军牵制。如果他决心不惜代价强攻武汉,由于清军方面有了曾纪泽的常胜军,防守上将更加有优势,胜败之数,尚未可知也。

无论如何,太平军退兵了,武汉转危为安,整个湖北省的形势随之好转,曾纪泽率领着他的常胜军与其他清军配合,尾随着太平军,一路收复了不少被太平军占领的城镇,而陈玉成一心想回皖,仓促撤退之下,竟是被曾纪泽的五百人追着打,遭受了数次打击,这才狼狈的退出了湖北。

湖北之围的解除,使湘军在战略上从重掌握了绝对的主动,在解除了大后方的危机之后,曾国藩遂得以调动能够投入的所有力量围攻安庆。而对曾纪泽而言,这短短的数月间,他不但掌握了一支可以算得上了大清国最精锐的军队,而且为自己打出了名气,他十分清楚,在这样一个以武上位的时代,有了军队与威名这两样法宝意味着什么。

曾国藩从没有想到过,自己这个自幼习文的长子竟会是一个带兵的天才,继他的九弟曾国荃之后,他们曾家又出了一位能打的儒将,曾国藩可谓是大喜过望。不过,他保持了他一惯的低调,并没有急着写奏章,向朝廷为曾纪泽表功。旁人不知,胡林翼却最知曾国藩之心,主动上表朝廷,大书特书曾纪泽在武汉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

当此之时,正是到了围剿太平天国这股反叛之贼最关键的时候,清廷自己和八旗兵和绿营兵都被打得溃不成军,只有依靠异军突起的湘军,而对于湘军的领袖,他们更是要想方设法的笼络。于是,承德方面的旨意很快下来,破例将身无一官半职的曾纪泽直接升为道员。

更值得鼓舞的是,曾国藩批准了曾纪泽扩军的计划。在胡林翼的财政支持下,他的常胜军由五百人迅速扩充至了一千七百人,曾纪泽把他们按原有的编制编成了三个营,另专设了一个炮营,配备了二十四门阿姆斯特朗前装炮。曾纪泽的编制改革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炮营的设立,使得炮兵作为一个主力兵种,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历史的舞台上,单就军事思想而言,曾纪泽领导下的常胜军绝对不落后于西方列军。

与此同时,英国方面就合资开矿做出了回应,他们很愿意与大清方面合作,并推荐了一家老牌的采矿企业德比君矿业公司来华与中方洽谈合事宜。

曾纪泽所倡导的是中英合资,各得其利,并非一味的出让中国的矿权,故在谈判过程中,中方坚持大清方面必需控股63%以上,并规定所采之矿石,必须给予大清优先购买权,购卖之价格应当低于国际矿石的市场价一成左右。除此之外,曾纪泽还要求中方必须掌握合资企业的领导以及运营权,而英方的权力主要限制于技术的支持与生产实施。

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苛刻的条件,但对于英国人而言,这依然是一桩可以获利的生意。中国的内战在继续并越来越激烈,矿石的需求量将十分巨大,即使要低于市场价,但这其中依然有着十分可观的利润。

另一方面,英国的投资将主要以技术股的形势参入,这就意味着他们只需要从本土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来华而已,甚至采矿所需要的机器也将从公司成立之后的共同支出中划出,对于这样低投入,高产出的生意,德比郡矿业公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意识到中方不可能让他们再获得更大的利益之后,决定签订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同。

5月中旬,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近代化采矿企业在大冶正式成立,曾纪泽有幸将它命名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又称之为大冶矿务局。

第二十三章官督商办

尽管大冶矿务局成立了,但距投入生产还有相当长的准备时期,首先,在对中方股权的运行问题上,曾纪泽即与胡林翼产生了分歧。。

胡林翼主张大冶矿务局那百分之六十多的股份当由官府全权掌握,而曾纪泽则认为,应将股权转卖给本土商人,由私商主管大冶矿务局的,官府只从中抽取应得的税钱。

曾纪泽提议是出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角度,他反对企业国有化,因为腐朽的大清官僚制度只会阻碍企业良好的运行。国有化的企业中,负责人并非真正意义的商人,实质上是国家任免的官员,在企业中当老总跟在衙门里当官没什么两样,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对上峰负责,而非对企业负责。所以国有化的企业,从古到今,绝大多数情况都在亏损。当然,那些依靠国家的行政权利,垄断了整个行业的企业则例外,而那种企业从数据上看似是在盈利,实则仍然在亏损,只不过高额的利润以高额的消费价格,分摊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头上。

私营则不同,整个企业既是商人的身家性命,他不得费尽心力,想方设法的把企业管理好,好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所以,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都能世代相传,有的百年,甚至数百的历史而不倒,其中的重要因素就在于此。而我国的企业多数短命,皆因企业为国有,只要运气不好,出了那么一个两个昏溃的老总,那这家企业的寿命也就到了头。

晚清的洋务派们以自强为名,兴办了许多近代工商企业,耗资不可谓不巨,然收效却甚微。而当大清的洋务运动兴起,日本的明治维兴几乎在同时开启,而那个岛国走的却另外一条道路。甲午一战,两国所选之近代化道路孰优孰劣,众人皆知。

无奈的是,胡林翼毕竟也只是大清的官吏,那种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他的观念之中,他可以支持曾纪泽装备洋枪洋炮,也可以支持他兴办合资矿业,但不管是做什么,他的底线都是,官府必须是掌控者。

而就在曾纪泽极力阐述他的见解时,其父曾国藩又托人带了信来,表明了他对兴办大冶矿务局的支持,但刻意强调,矿务局的领导权必须由官府来掌握。这令曾纪泽很是沮丧。

在那样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年代,曾纪泽没有反驳曾国藩的理由与勇气,即使他明明知道他这个所谓的“老爸”说的谬论,他仍然只能保持缄默。至少在这个时候,曾纪泽可不想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

不过,经过了曾纪泽的再三努力,胡林翼与他达成了妥协,同意了曾纪泽提出的折衷方案,既所谓的“官督商办”。

官督商办原本就是历史中存在过的经营模式,其原则是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这是一种大清体制与资本主义商业体制相结合的怪胎,是在后来李淮章推动的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经营模式。在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这种模式最终走向了灭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