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色生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顶了解这门邪术,他只想打击妖人,以正佛门视听,按照他用的法子不应该对小娃有丝毫伤害,可他没想到的是,这门邪术虽然源于西域,不过在传入东土后被汉家的邪门人物修改了,‘牵针’不仅是天禀控制小娃的工具,也是双方‘交流’的一道纽带,这个交流是‘互相’的。

武功的道理多说无益,关键在于施展邪术时,小活佛的身体也要承担一部分天禀的内劲流转,这样能更加强天禀对小娃的控制,但当邪术被破的时候,两个人一损俱损,娃娃的身体何其脆弱,受到的反噬尤其惨烈。

云顶成功破掉邪术,也意外击杀了小活佛。

惹出了那么大的娄子,惊讶、惶恐、愧疚……诸多情绪纠缠到一起,饶是云顶定力了得也难以坚持,两眼一翻昏厥在地,他没法不晕。

不过云顶摔倒并未惹人怀疑,信徒中如云顶这样乍见惨祸直接晕倒的大有人在,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许多人昏倒了,但更多人仍站在原地,目光空洞神情无助,愣愣望向高台,完完全全地呆傻了。而礼台之上又添新乱……稻草正努力救治天禀、以求让他恢复神智指点凶手的时候,台上几个威望极高的密宗僧侣走上前,其中一个老僧声音阴冷:“汉人?”

天禀发疯后口中胡言乱语,虽然吐字含混不清,但别人至少能听得清他说的是汉话……升座仪式上如此重大的礼典上,小活佛身旁竟然站了个汉人?

国师和乌达对柴措答塔的控制,是靠着谎言和诸多见不得光的手段,这份控制仅在暗中,摆不到明面上来,现在出了那么大事,密宗僧侣要追查真相,是谁也拦不住的事情。

天禀挥手不理,自顾自地笑着,可他手上的透明丝线还连在娃娃的后颈、后脑中,手一动牵扯着小娃的尸体一起跟着动,密宗僧侣脸色陡变,为首之人厉声叱喝:“拿下!”自有武士听令,立刻拥上缉拿天禀,在他身旁的稻草也被一起按住了。

为首僧侣声音低沉,暂时不理会稻草,只是死死望住天禀,又再问道:“汉人?”

同样的问题,只是这一次他的声音陡然响亮起来,用上了正宗的密宗正劲。虽然此人修为远不如云顶,但喝问之中因密宗修持而蕴藏的正气,与云顶刚才破邪术时的罡吼并无太多区别,天禀吃足了这种声音的苦头,闻言身体猛地打了个哆嗦,脱口回应:“汉人。”

为首僧侣的脸色更难看了,追问:“南理?”

天禀又变回笑嘻嘻的模样,摇着头、拖着长音:“大燕,大燕啊。”

疯子是不会说谎的,几个僧侣对望一眼,每个人都一样的表情,脸色铁青、目光怨毒。

旁边的稻草暗叹了一声,事情越来越糟,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了,趁着身边僧侣把注意力放在天禀身上时,稻草猛地一挣,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按住他的两个武士同时闷哼一声,心口鲜血溅出同时毙命,稻草身轻如燕扑下高台。

密宗老僧怒斥手下追缉,乌达则暗中打出几个手势,传令周围的心腹全力掩护、救助稻草,而这个时候,台下不知是谁,忽然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号哭,旋即整座人群放声大哭,片刻的功夫过去,圣城内外悲声汇聚,哭声震天。

九月初十,吐蕃小活佛死于升座大典,两个汉人‘凶手’一逃脱,另一走火入魔,发疯不久后便气绝身亡。城中信徒被疏散一空,云顶活佛由无鱼背着,随人群一起撤出险地。

燕顶、乌达用来维系平衡、暂时镇压内患、提振高原士气的最后一个手段,非但没能起到作用,反而更催生了恶果,有关典礼、护卫的所有事情都是乌达一手安排的,小活佛惨死时身边竟然有燕人出现、再加上前任活佛暴毙时的种种未解疑点,乌达陷入风暴中心难以自拔。柴措答塔内部的诸多势力也开始从暗斗转为明争,有的为了乱中自保、有的则是为了乱中争胜。

之后不到一个月,吐蕃人再遭当头喝棒,南境大城多兰被洪水吞没,城中数万兵马一扫而空,南火大捷。

南境多兰城的洪灾,与北线天关的遭遇如出一辙。

雪上加霜,不是多兰这一座城池的损失,也不是城中几万士兵的伤亡,重点在于,在吐蕃人看来,那莫名其妙的洪水,怕是真的来自于神罚吧!又是摧心一战。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吐蕃两位活佛先后暴毙;东进大燕的军队一去不还、南侵南理的雄兵全军覆灭;南北两座要塞遭遇天谴。如今的柴措答塔内斗不休,摇摇欲坠;吐蕃各部人心惶惶,大小藩主拥兵自重,有的还在观望,有的已经选好了阵营……

第四卷 朔时月 第一三三章 燕谋

燕顶返乡去看儿子的旅途走得很不顺利,倒不是路上出现什么状况,主要是吐蕃不省心。

灵童升座前二十余天,他离开仁喀赶赴睛城。且不去论在他心中‘灵童升座’和‘儿子郁郁’究竟哪个更重,关键是他已经把有关‘升座’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剩下的事情有乌达等人处理完全没问题,他留在仁喀也就是看个热闹,起不到别的作用。

至于仪式中会有刺客这件事,燕顶真没太去考虑,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可万万没想到居然真的出事了,小活佛惨死在千万信徒眼前。

国师还没到睛城就收到来自仁喀的噩耗,没什么可说的,立刻掉头再向着吐蕃赶去,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高原和柴措答塔的混乱可想而知,非得他去主持大局、试着挽回颓势不可。

可是等他重新进入高原境内、尚未抵达仁喀时,他又收到了另一个消息:多兰又遭天谴,南火大破番军……燕顶看过雀书,低下头沉思了片刻,随即长长叹一口气,又告转身,不再去仁喀,向着大燕的方向迈步前行,回国去了。

燕顶明白:吐蕃完了。

就算南北两线均告失利、柴措答塔乱作一团,可高原这么大的一座国家,也不是说完就完的,想要把偌大高原一劈两半、就此瓜分掉,只凭着回鹘现在投入的兵力和宋阳带领的南火,还做不到。

燕顶心中的‘吐蕃完了’,指的是另一重意思:吐蕃没用了。

如果赶去柴措答塔,凭着燕顶的手段和本事,未必不能压制内乱,这一路上他都在盘算着,心中已经有了几个想法。可问题所在的,吐蕃还得要打仗。

内乱压不住太久的,非得要尽快解决战事不可,然后再花大力气来整顿柴措答塔中的诸多势力和矛盾。不过再看看眼下的情形……高原摧心,还怎么打仗?

的确,南北两路侵略军吞不掉吐蕃,但吐蕃想要尽快结束战乱无疑痴人说梦。这一来事情就再明白不过了,即便燕顶暂时压住了内患,也不可能拖到战乱终了,过上几个月,战事远远还不会结束,但辛苦按下的内患却到了极限、再也压制不住,到头来还是会一样爆发,国师得不来丁点好处。

与其现在还要去硬着头皮去吐蕃做那些徒劳事情,倒不如返回大燕,看看能不能在这个乱局中占些便宜来得更实惠了。

统一、完整、民心尽归柴措答塔的吐蕃,对国师、景泰有大用处,能助燕国制霸天下一臂之力;可乱成一团、多家势力激斗无序的高原在国师的眼中不过是废土一片吧。

燕顶重新踏上返燕的行程,开始的时候很有些郁郁:自己的势力入主柴措答塔,最最忠心于大活佛的军队和高原上最大的叛逆,都被抹杀在燕境,接下来吐蕃兴兵入侵南理,借以平复柴措答塔中因大活佛暴毙带来的震荡。事情本来顺利得很,他和乌达也做好了南侵战事可能不利的诸般准备,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数十万的大军,竟然在南理灰飞烟灭,更没想到南理人真的发疯了,居然派兵打了回来报复;还有北方,回鹘人会舍掉在犬戎辛苦打下来的胜果,转师南下来打高原,而足以封阻住敌人的坚固天关竟会遭遇洪水;再就是小活佛的暴毙、多兰城复制的天谴……国师一生做事,从未在一件事情里遇到过这么多‘没想到’。

有了这么多‘没想到’,事情又怎么可能还会做得成?

甚至到现在燕顶还想不通,这许多的‘想不到’究竟从何而来。能确定的也仅仅是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图谋,结果镜花水月,空欢喜了一场,白忙活了一场。

可惜了那许多的心思和忙碌。功败垂成,已经完成了关键步骤,却在善后事情中败了下来,让整个图谋落空,国师哪能不郁郁。

不过几天之后,国师又重新变得轻松起来,非常人有非常胸襟,他远比普通人更能想得开、看的开,若非如此,他自少年中毒后就该消沉下去了,又怎么能成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