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苏昊心中暗喜,他继续问道:“那好,吴达,我问你,你打的灶,一个四口之家,一年要用多少柴草?”

这个问题可难不住吴达,他答道:“如果是烧稻草的话,一个四口之家,一年差不多要用3000斤。”

“3000斤稻草,就是30担,差不多是9钱银子,是不是?”

“差不多吧,有时候柴草的价钱还要更贵一些。”

“如果一口灶,一年能够省柴一半,只烧1500斤稻草,你觉得这口灶能值多少钱?”

“这不可能!”吴达断然道,“四口之家,1500斤稻草根本不够用,什么样的灶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我家在折桂乡龙口村,前两天我就在村里打了几口灶,每口灶都能比过去省柴一半以上,四口之家,1500斤稻草完全够用。”

“师爷此话当真?”吴达的眼睛闪闪发亮,他当衙役不够称职,但作为一名曾经的灶博士,他对于技术有着狂热的兴趣。

“等有空的时候,我亲手打一眼灶给你看,你就相信了。”苏昊说道,“吴达,我问你,如果我们以工房的名义在全县推广这种灶,一口灶收2钱银子,你觉得百姓愿意接受吗?”

“如果省柴的效果真如师爷所言,我想百姓会接受的。”吴达说道。

这笔账,过去苏昊曾经和母亲杨根娣在一起算过,得出的结论是省柴灶一年能够替农家省下3钱以上银子的柴草。最关键的是,一个省柴灶至少能够用上十几二十年,这样省下来的柴草价值可就非常可观了。花2钱银子打一口能够持续省钱的灶,对于精明的人家来说,绝对是一个合算的事情。而那些一时目光短浅的人家,在其他人家的示范作用下,也会跟着学样的。

苏昊在村子里帮人打灶,只能是还还人情,不敢收大家的钱。但如果把这个技术拿到工房来,以政府的名义推广省柴灶,一口灶收2钱银子,百姓估计还会觉得是惠民工程呢。

“师爷的意思是说,你愿意向小人传授这门手艺?”吴达半信半疑地问道。

苏昊笑道:“有钱大家一起挣嘛,本师爷博览群书,像这样的手艺数不胜数,拿几样出来帮着大家一起发财,有何不可?再说,我有秀才功名,现在又还年轻,难道会一辈子在这丰城县衙里混吗?”

“当然不会,师爷这样的大才,必定是能中进士的人,岂能呆在我们这座小庙里。”众人一齐恭维道。

苏昊站起身,走到戴奇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老戴,我如果想抢你这个书吏的位置,早就抢走了。你放心,我只是来镀镀金的,这个工房,什么时候都是你的天地。我能帮你跨过眼前这个坎,你难道还敌友不分吗?”

被苏昊的王八之气一熏,戴奇也挺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向着眼前这位年轻秀才跪倒,称道:“戴奇眼拙,感谢师爷大人大量,不和小人计较,戴奇愿为师爷效犬马之劳。”

第025章知县的胡萝卜

“苏昊,好手段啊,不错,不错。”方孟缙一边用茶杯盖拨着茶杯里飘浮的茶叶,一边笑呵呵地对苏昊说道。

他们此时正在县衙的二堂里议事,韩文和方孟缙分别坐在上首的两个位置上,苏昊一个人坐在下首。在头一天,苏昊来面试的时候,方孟缙是陪着他坐在下首的,把韩文的位置凸显出来。现在苏昊也成了体制中人,方孟缙也就不再假装低调了,而是与韩文并排坐着。

他在用这样的方式,向苏昊传达一种信息,那就是他方孟缙才是县衙里的大师爷,是韩文所倚重的人。苏昊虽然也是师爷,但属于小师爷,地位是远低于方孟缙的。

早上苏昊在工房收服戴奇等人,这个消息迅速地由工房里的某衙役报告给了方孟缙,方孟缙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韩文。等苏昊安排完工房的工作,前来向韩文和方孟缙报告的时候,两个人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他,让他好生觉得不自在。

“韩大人,方师爷,学生只是为了便于做事,才不得不向工房的差役们许下了种种诺言,二位请放心,学生断不会拿原则去做交易的。”苏昊连忙向两位领导表明自己的态度。

韩文摆摆手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县既然委派你主管工房事务,就是相信你,你觉得怎么做有利,就放手去做吧。”

方孟缙也笑道:“苏昊,我和大人原来还担心你太年轻,对付不了戴奇那帮老油子,现在看来,倒是我们看走眼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大人和师爷谬赞了,学生感谢大人和师爷的信任。”苏昊说道。他心里明白,这两个人嘴上说的,不过是个态度而已,如果真的对自己完全信任,何至于专门派人监督自己的动向,而且还根本不避讳自己。他一进来,方孟缙就把他在工房做的事情给点出来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警示,这是告诉苏昊,在这个县衙里,没有什么事是瞒得过他方孟缙的。

不过,对于这样的警示,苏昊也谈不上有什么反感,他反正没打算搞歪门邪道,自然也就不在乎别人监视自己了。他还没有想好在明朝如何发展,但至少有一点他是想明白了的,那就是没必要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里通过不法手段去发财致富。

“大人,师爷,我刚才已经在工房给众人开过会了。下一步,我打算留两个人在工房值守,负责调拨材料,协调人员。余下的衙役都随我下乡去,协助打井。”苏昊直入主题。

方孟缙道:“这个安排不错,马上就是田地里大量用水的时节,打井一事刻不容缓。不过,这勘井位之法,只有你一人能够做好,让这些衙役们跟你下去,能做什么呢?”

苏昊苦笑道:“这也就是聊胜于无的意思吧。勘井位需要对周边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测,全面分析地质构造,才能保证井位选择无误。我一个人要想跑遍所有的地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的想法是,让衙役们按我说的办法去记录各乡村的地貌,我依据大家报上来的材料先进行一次粗选,然后再到最有可能储水的地方去实地勘测,这样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你说聊胜于无,是指什么呢?”韩文问道。

苏昊道:“我刚才和衙役们聊了一下,我原本以为,工房的衙役怎么也得懂点工程技术,谁知,他们只是有点手艺,一多半的人都不识字。其中文化最高的要数戴奇,但说到算学一道,他也是只有记记账的本事。我刚才尝试着教他们画现场的地图,很多人连拿笔的姿势都不对,要培养到勉强能用的程度,估计我也得吐血三升才够。”

“衙役们当然是不识字的。”韩文对于这一点并不惊讶,“平日里他们能够连猜带蒙看懂个牌票,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你学的夷人的格物之道,精妙无比,又岂是这些蠢人能够领会的?”

“这就是学生的无奈之处了。”苏昊叹道。

方孟缙想了想,问道:“苏昊,你有没有想过到书院里去找几个学生来帮你呢?”

“书院?”苏昊眼前一亮,对啊,民间的文盲率高,但书院里的学生还是有文化的啊。尽管当年的学生并不学自然科学,但有文化底子,现学现卖也来得及。苏昊需要自己的助手们做的事情,其实在后世都是由地质队里的普通工人来完成的,对数理化的要求并不高。

“师爷,这书院里的学生,我能支使得动吗?”苏昊高兴之后,又有些疑虑了。

他没有在书院读过书,不过倒是曾经多次进城来向书院的教谕和训导讨教过学问上的事情,因此也和书院的学生们打过交道。据他的印象,书院的学生眼高过顶,对于像他这样的乡下穷秀才一向是不太看得起的。在明朝读书人的眼里,打井这种事情,属于匠人的事情,现在他要动员一批读书人去帮忙,这些人愿意吗?

方孟缙道:“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点道理,我想书院里的生员们还是懂的。再说,这些生员也都是本县子弟,家里同样受干旱之苦,打井一事也是为他们自家谋福利,他们不至于拒绝。如果真有那不在乎父老乡亲死活的腐儒,知县大人在此,先记下他们的姓名,待到分配乡试名额之时,哼哼……”

苏昊先寒了一个,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这话真是一点不错啊。县衙要征用书院里的学生,从理论上说,学生是可以拒绝的,但县衙要对付这些不给面子的学生,办法实在是太多了。方孟缙说的,是指把这样的学生挂上黑名单,不给他们乡试的名额,这可是对于生员们来说最可怕的威胁了。

明朝的科举制度中,乡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有名额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