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
“如果德国和苏联打起来,被派驻在这里的使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闻言,他一怔,不答反问,“你怎么知道这两个国家一定会打起来?”
“这还用问吗?我天天都在研究希特勒的那本书,他的意图在书里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德国不会放过苏联的,绝对会打起来。” 见他皱眉,她忙又加了一句,“只是时间问题。”
弗雷德没作声,望着窗外的目光有些深沉复杂,这个男人有心事也向来不外露。林微微望着他的侧脸琢磨了会儿,怎么也猜不透他的想法,于是推了他一把,不满地道,
“喂,你别扯开话题,快回答我。如果战起了,作为大使会不会第一个死?可以撤防吗?”
他回头看她,“这几天,你就在担心这个?”
弗雷德神色奇怪,她有些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战争纷乱,她最关心的也只有彼此的命运。国家大事,还是留给那些大人物去烦恼吧。
“按照中立协议,一般情况下,两国使臣是不会受到攻击的。假如战起,各国使馆关闭,大使撤离本国。”
听他这么说,她心里这才稍微定了一点。
“你怎么总是皱着眉头呢?”
“我心烦啊。”
“烦什么?”
烦什么?还能烦什么啊?一肚子的心事,却又说不出口。
他伸手轻轻地抚平她聚拢在一起的眉峰,不解地问,“简妮,以前你不是这样的。是什么让你变得不开心了?”
面对他的疑问,她无法正面回答,想了想,只能道,“弗雷德,我总觉得好日子过一天少一天,我们的时间是不是不多了?”
她的话,他不能够理解,只是以为她还沉浸在集中营的噩梦中无法自拔。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抚道,“别胡思乱想,我们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唉,愿望是美好的,只是无奈世事无常啊。
脸上无论如何微笑,都无法消除心底对未来的茫然和恐惧。
“弗雷德,给我一个拥抱吧。”她侧过身体,看着他。
第一次见她主动投怀送抱,又听她这么说,他很是吃惊。惊讶归惊讶,他还是伸手揽过她,搂进怀里,凑过嘴在她额头吻了吻。
在他怀中,却还是感受不到安全,忍不住道,“抱紧一点。”
弗雷德依言张开双臂,将她完全纳入怀中,紧紧地抱住。
两个月,还有两个月,只剩下两个月了!之后,他们会遇到什么呢?
………………………………………
在经历一天一夜的旅途后,终于到达了莫斯科。弗雷德下榻的地方是一处两楼的小洋房,离领事馆很近,步行过去才15分钟。再前面一点的大房子,是外交官的住所。
冯﹒明希豪森伯爵是驻俄大使,一位德国贵族,也是德高望重的老外交家。他精通俄文,对俄罗斯有着诚挚的感情。在41年战争爆发时,他还当着俄国外交部长的面,斥责这是希特勒做出最不明智的一个决定。但这也给他带来悲惨的命运,他被认定为是谋杀希特勒的未遂分子之一,1944年被处于绞刑。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莫斯科的生活,也并非如弗雷德承诺的那样,可以一直在家里陪伴林微微。作为伯爵先生的副手,他每天都要认识很多人,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处理。尤其是在刚到的那几天,他几乎日日早出晚归。
虽然他所接触的人,都是俄国的外交人员,会说德语或者英语。但弗雷德认为,既然了解一个国家,掌握它的语言是最起码的,其次从饮食、文化、历史等慢慢入手。
那天,拉着林微微一起去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他撞到了一位美丽的小姐。那小姐自我介绍说是莫斯科大学的在读生,而且很难得的是她也在学习德语。
于是,两人一见如故,卓娅小姐自告奋勇地教他俄语,而作为回报他也要给她一个小时的德语学习时间。
卓娅小姐还很热情地邀请林微微加入他们的语言学习班,可是一看到这变了形的字母,她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拍了拍弗雷德的肩膀,对他说,就拜托大哥你连我的那一份也一起学了吧。然后,脚底抹油,溜了。
这个家里,除了他们俩,还有一个小女佣,叫伊莉娜,和简妮差不多年纪。伊莉娜有个很可爱的弟弟,鲍里斯,10来岁的样子,经常跑几公里的路来城里看望姐姐。
伊莉娜的话很少,却很疼弟弟。有一次,不知是哪个俄罗斯大官送了一些俄国特产糕点过来,林微微和弗雷德都不爱吃甜品,堆在家里没人过问。于是,伊莉娜偷偷地打包给鲍里斯带回家,而这时,正好迎面撞上走进厨房的林微微和弗雷德。
两人交谈的声音一顿,显然是看见了她不光彩的行为。
会受到责罚吧?这个德军军官会动手打她吗?她心跳快急了,脸上满是偷窃被活捉的窘迫和恐惧,低下头不敢见人。
正忐忑不安着,只见林微微什么话也没说,走过去伸手又抓了一大糖果放在她的袋子里。然后,说说笑笑地转移走了弗雷德全部的注意。
伊莉娜瞪着他们的身影,怔怔地半天说不出话。她以为,和德国纳粹有关的一些都是坏的;她以为,纳粹是没有人性的……可是,当她看见他们俩,看着这位位高权重的纳粹军官,他眼中满满溢出来的都是柔情,她不禁有些疑惑了。
122第一百十三章 东方计谋
4月过后;便是5月。
天气逐渐炎热,白昼也越来越长。
不出所料;德军果然开始蠢蠢欲动,频繁地将部队从西线调往东线波兰;以及罗马尼亚,物资军队的运输;终于引起了俄国人的注意。
电台里各种舆论;有人说德国即将攻打俄罗斯,有人仍旧保持乐观;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此番调集已经引起了苏联政府的警觉;斯大林调出三个师驻守苏德在波兰的边境线上。
虽然希特勒一再强调;我们会遵守条约;将和平进行到底。但苏联人也不是可以任你忽悠的傻子,如果不是即将发动侵略战,那德国聚集几十个师的人力物资是怎么回事?总不会是为他斯大林庆祝生日吧。
林微微实在很好奇,所谓闪电战,就是在敌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出突然攻击,如果苏联已经获悉他们的企图,知道他们要进攻,有了准备,那还叫什么闪电战?而她所学的历史上,德国确实发动了闪电攻势,打得苏联措手不及。
想不明白啊,纳粹到底以什么方式让苏联人在知道他们有军事动员的情况下,继续没有防御?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在她纠结这些问题的时候,弗雷德也在忙碌。跟着伯爵大使先生有一堆人要接见,一堆事要处理,尤其是要把柏林发过来的中心思想要贯穿执行。
柏林说,要混淆苏联人的视听,影响他们的判断,让他们相信德国人并不会向他们出手。
这个命令才简简单单几行字,执行起来,可真是困难重重。苏联人有自己的情报局,他们的间谍何处不在,如何才能阻止德国即将出兵这个消息外流?
以林微微这个脑袋的脑容量估计是这辈子也想不出来了,她的历史也没有学的那么细,不可能将每个大使、每个将军的作战计划都深刻在脑子中。
想不明白,又不敢问弗雷德,只能干巴巴地等着看历史一步步循序渐进的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微微即便不用拐杖也能走路,双腿恢复得差不多了,就是身体还是很虚弱。稍微跑几步就会大喘气,太阳底下还经常会头晕,以前健壮如牛的简妮是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经历了生死大劫,能留下一条小命已经很得天独厚了,不能再抱怨什么。简妮是幸运的,生逢乱世,还能得一痴心人,处处照顾她、疼惜她,将她保护得滴水不漏,真是何德何能啊。
自从两人到了莫斯科后,身边便出现了很多人,有俄罗斯人、也有德国人,有企业负责人、也有政界要人,但不管他们是来巴结的,套情报的,交易的,还是交好的,弗雷德一律以礼相待。
他总是说,多一个朋友胜于多一个敌人。
这话说得不错,可这些人真的是朋友吗?林微微表示深度怀疑,连她这么迟钝的人都能看出他们图谋不轨,精明的他又岂会不知?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将时间浪费在和他们交际上面?整天敷衍来敷衍去,难道不累吗?
当她这么问的时候,他只是但笑不语。这个男人藏得太深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她真的是连一丁半点都猜不透啊。
弗雷德城府深、会演戏,不容易被人一眼看穿;口才好又擅长交际,在那些俄国人中周旋,游刃有余。因此,上头将弗雷德派来当副使,完全合情合理。
苏联早在20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