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刘荣可是你的亲生儿子,虎毒还不食子呢。你可倒好。至亲的兄弟、儿子一个个都不放过。
你究竟要干什么,高祖留下的祖训还算不算数。你要闹到天下的诸侯王共同举事,大汉的江山处处狼烟你才满意么。刘家的江山就要毁在你的手中。”
太后的拐杖,敦得宣室结实的地板咚咚的响。千度和瑛姑头上的汗水滴滴答答的往下淌,好像太后的每一下都敲击在他们的心里一般。
刘启登基十年,太后从来没有跟他这样说过话。也从来没有这对母子一见面就要吵起来的情况发生。若是一旦朝中最大的两股势力对决起来,那后果可真的不堪设想。
“母亲,朕这样做正是为了我刘家的大汉江山。您也看到了,刘荣之位虽然废掉。可是一旦他出事,窦婴、刘辉还有那么多的朝臣都出来保他。他们安的都是忠心么?他们就没有想过刘荣有一天复位之后,他们的荣华富贵?
只要有这样的人在,刘荣就是不想反最后也会被这些人推着反。朕现在还在位他们就敢这样,若是有一天朕不再了。彘儿将如何面对这个大哥,是不是有人会打着刘荣皇长子的身份做文章。
您说天下大乱,朕看到了那个时候才会是真正的天下大乱。古人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例子便会在大汉重演。您说处处烽火,到了那一天这烽火的中心便是这未央宫。还说朕毁了大汉的江山社稷,若朕不照样做。大汉的江山将不复存在,那个时候不知道会有几人称孤几人道寡。那才是刘氏江山的末日。
朕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这才乾纲独断下此狠手。朕绝对不能将这天大的隐患留给彘儿,就好像当初父皇将刘濞留给朕一样。七国之乱的烽火历历在目,朕绝对不会让历史重演。朕要留给彘儿的江山,是铁通一般的江山。今后大汉的敌人之后一个,那就是匈奴。
正是因为大汉的内乱不断,才使得我们不能全力地域匈奴。您身在长乐宫颐养天年,您不知道朕每年要接到多少匈奴扰边的奏章。大汉每年被匈奴人抢掠走的人口以十万计,牲畜牛羊粮食财产更是无所计算。
您只想着窦家,想着长安。您想过边关的百姓没有,想过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么。朕这个皇帝愧对他们,朕这辈子不能扫平匈奴,朕也要给朕的儿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代替朕北击匈奴一扫我大汉数十年的屈辱。”
刘启激动之下,侃侃而谈说得太后哑口无言。只能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双眼迷离的望着前方。
“就算你说得都对,可是大汉毕竟死了一个藩王。若是不惩处一些人,恐怕其他的藩王不服。虽然七国之乱以后你大力的裁剪藩国的军队,但此事要是张扬出去。藩王们请出高祖皇帝的祖训,你当如何处置。”
刘启送了一口气,太后总算是让步了。
“母亲的意思是……”
“人死在廷尉署,自然要廷尉署负责。这个郅都老身看是留不得了,还是将他罢官去职吧。”
“这个……”
第一百零二章暗度陈仓
刘启万万没有料到,太后居然提出了这个要求。原打算自己一番话,将太后说动不再追究便完了。在底下随便找几个小吏将这个黑锅背下来,稀里糊涂的一处理了事。
郅都办这件事情完全是自己的命令,若是因为这件事情罢官。那对郅都来说太过的不公平,自己若是这样对郅都那以后谁还敢为自己办差。不行,一定要保住郅都。
“母亲这件事情不能这样处置,郅都此人一心为公清正廉洁。兼之颇懂刑律,而且这件事情他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母亲……”
“不要说了。”太后打断了刘启的话。
“皇帝刚刚说了大汉的江山社稷,说的是字字是血句句是泪。老身也知道皇帝的不容易,可是皇帝你为了大汉的江山可以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何不能为了大汉的江山舍弃这个郅都呢?
你可知道临江王的死会在藩王中造成多大的波澜。堂堂的一位藩王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廷尉署的大牢中。事后只推出来几条小鱼小虾了事,你认为藩王们会怎样想?
兔死狐悲,藩王们会想自己哪一天若是犯了什么样的过失。陛下若是让廷尉署去查,那是不是说藩王就是砧板上的肉。随便朝廷怎么剁?你可知如果这样做了,会对藩王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若是此时有有心的挑唆,藩王们又会不会重演七国之乱的的乱局。这些皇帝你都考虑过没有。
你出去刘荣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难道轮到这郅都你就舍不得了。刘荣可是你的亲生儿子啊。”
太后的一席话说得刘启顿时无语。太后说的也在理。若是一位藩王死在了廷尉署,事后也没有严厉的追究。势必会让那些藩王们生出兔死狐悲之感,若是再经过人的挑唆。则很快便会引起一场藩王们主导的轩然大波。这对朝廷的稳固,可是非常的不利。
见刘启有些松动,太后接着说道:“老身知道你使唤惯了这郅都,可是如今的情势你要掂量掂量。究竟是郅都重要,还是藩王们重要。
舍大取小的事情想必你也懂这里理儿,老身就不多说了。罢免郅都的诏书最好今天就发出去,老身累了就回去了。这宣室热的紧,陛下也早些会承明殿便是。”
太后说完。也不给刘启继续说话的机会。在瑛姑的搀扶下走出了宣室。“咚咚”的拐杖着再次响起。刘启看着太后出去的背影,愣愣的出神。
“陛下,陛下……”
千度见刘启坐着不动,出言提醒道。
此时的刘启心里五味杂陈。一如当年七国之乱时杀掉晁错一样。这一次他又要做一个艰难的选择。上一次也是在太后的逼迫下刘启无奈的杀了晁错。至今刘启还引为生平憾事。难道这一次又要罢免郅都。
“你说说,朕真的应该罢免郅都么?”
刘启语气有些苍凉的说道,像是在跟千度说话。可是眼神还是直直的看着前方。
“陛下,奴婢认为只要人活着怎么都好说。用或者不用,又或者什么时候用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千度谨守着自己的本分,只是简简单单的点到即止。并没有多嘴多舌,毕竟他还不是朝廷的大臣。妄议朝政那可是要杀头的。
刘启听了千度的话猛然警醒,对啊。朕是大汉的皇帝,这天下的官可都在自己的手里赚着。自己想罢谁的官就罢了谁的官,那自然自己想封谁的官那就封谁的官。何不学一学韩信的故智,来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想到这里,刘启的心中豁然的开朗。笑着对千度道:“看来你也有些长进。你去传旨着即罢免郅都的中尉官职,挂冠留袍回乡待参。”
“诺。”
郅都正在廷尉署里处理着大大小小的事物,刘荣的死必须做成铁案。而且要经得起查,案卷要做得滴水不漏。作为老刑狱的郅都自然知道应该怎样做,一大群心腹书吏正在写写画画。
毕竟是一个藩王死在了廷尉署,即便皇帝不追究。这天下的人的交代还是要给一个的,热病暴毙的说辞要有太医。临江王府医官还有仵作出具的各项证明,除了临江王府医官的证明正命人快马加鞭的取来之外。仵作以及太医的书面材料已经做好,郅都亲自检视认定绝对是天衣无缝。任谁都推翻不了这桩案子。
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忽然院子里有人高声唱道:“陛下有旨,中尉郅都前来接旨。”
郅都一愣,自己早上才见过刘启。没听陛下提到有什么圣旨的事情,怎么这会儿又突然的冒出了一份圣旨来。郅都不敢怠慢,赶忙率领着从人出门接旨。
“中尉郅都看护不利,以致临江王刘荣暴毙廷尉署。着即罢去中尉之职,回乡待参……”
听到罢去中尉官职几个字,郅都的脑袋“嗡”的一声。思维几乎陷入了停滞,他万万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早上见刘启的时候,刘启的态度还算是平和。怎会忽然间有了如此大的转变,说将自己的官职罢免便罢免?
“郅都大人,郅都大人……”
千度喊了几声,才将郅都从恍惚中唤醒过来。
“郅都大人,接旨吧。”
千度将手中卷好的圣旨递向郅都。
郅都用颤抖的双手接了过去。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衙门,忽然一阵的天旋地转。部属们急忙将他扶住,这才算没让郅都摔倒。
“郅都,陛下令你即刻启程回乡不得迁延。郅都大人请吧,外面的车马已经备下。有人会护送您回乡的。”
千度用手指了一下门前的车马,郅都的身子一颤。难不成自己的宦海之路今天便走到头了?
没有欢送,也没有告别的酒水。一切都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