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手的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转移到山里的农会会员,全部参加风荷塘农民自卫军总队,农民自卫军总队长由董依担任,农民自卫军总队分成三个大队,一大队由董依兼任大队长,二大队由孙逸刚任大队长,三大队由朱泰安任大队长。因为农民卫军只有从吕庆林当时的家丁手里夺来的一百多条枪支,每个大队只能分三十多条,其他的队员,全部持大刀、梭镖、长矛、戟等,这些格斗拚剌用的武器,灯顺铁匠铺早就打好了一批,基本能保证每个会员有一件武器。

战斗部署,董依的一大队负责对付在风荷塘镇的敌人,孙逸刚二大队负责对付进攻西荷湾的敌人,朱泰安三大队负责对付进攻风荷湾的敌人。

战斗策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尽量把敌人往山里引,借地形优势,跟敌人周旋,寻机歼灭敌人。

会议邀请了镇长黄志棋参加。

会议各项工作讨论和布置完毕后,黄志棋对其他的决定没有提看法,并且肯定董依作为风荷塘镇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对当前对敌斗争的形势估计很充分,意见很成熟,作为局外人,他很欣慰。但是,对三个大队的农民自卫军分担三个地方的抵抗敌人的任务,他表示反对。他认为,一个大队只有三十多条步枪,而且农民自卫军从来没有打过正规的仗,武器装备落后,人员力量不够,作战经验没有,要跟成团建制的正规化的军队面对面的进行战斗,均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他建议,农民自卫军不应该跟敌人正面发生冲突,最好的办法是集中行动,选择一个点,行敲山震虎之计,让敌人内部首先产生分歧,从而拖住敌人的进攻速度,迫使敌人延缓清剿行动。黄志棋镇长分析了敌人的可能采取的清剿动作,东线七团加强团,一个团留在风荷塘镇,负责抓捕风荷塘镇的革命者,一个团会进攻风荷湾,而吕庆林的民团,会负责进攻西荷湾。黄志棋特别强调吕庆林的民团不会攻打他的老家风荷湾,因为他不想给家乡人留下太不好的印象,而且,他在风荷湾规模庞大的园林住宅,已经布有重兵把守,以守为攻配合国军进攻,把进攻风荷湾的罪责推给东线七团,让国军承担老百姓的情仇愤恨。

那么,敌人在风荷塘镇的行动,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风荷塘镇主要是周边农会组织活动的中心地带,他们本身不在风荷塘镇,敌人只会抓去一些他们认为涉嫌农会组织的居民,有可能屠杀,有可能拷打追查农会组织成员,也有可能做做样子后都放掉。而且,师长张拓朴对这个清剿行动持消极态度,他可能会尽量抑制过度的行动。因此,风荷塘镇应该弃守,随敌人怎么行动,要发生的牺牲,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制止住的。

风荷湾,西荷湾,是敌人重点进攻地点,大部分农会会员、农民武装队员都发自这两地,西荷湾有一百户人家,风荷湾有五百多户人家,我们不可能将这六百多户人家全部拉到山里去,而且,老老少少,也不可能到山里去,只能转移走主要骨干。那么,留下来的农会会员、自卫队员的家庭成员,就会成为敌人打击的对象,甚至可能发生集体屠杀事件。因此,农民自卫军的对敌斗争的重点,就应该放在风荷湾、西荷湾两个地点,尽量保护这两个湾老百姓受到最小的迫害。

至于其他的小村子,小湾子,也有农会组织的成员,自卫军队员,敌人的第一波攻击暂时还顾不上。除了能转移的就转移外,留下来的加强自保。

黄志棋建议,在吕庆林家人身上做文章,吕庆林的家人就是反动派的山,国军就是反动派的虎,敲吕庆林这座土山,震国军这只恶虎!

第四章(七)



董依采纳了黄志棋镇长建议,重新调整了作战方案,三个大队共一千多号人,全部迂回到了风荷湾附近的大山里。在那里,分发了武器。然后,朱泰安带着三大队离开,往西荷湾方向去了。董依命令他在那儿待命。孙逸刚领着二大队潜伏到离风荷湾最近的山坡上,在哪儿待命。董依的一大队原地待命。然后董依带着二十多个队员,避开吕家大院哨楼子的视线,潜进了风荷湾。

风荷湾东头有一家风荷湾茶楼,离吕家大院有三里多地,所在地点也是出入风荷湾的要道之口,一条白玉带似的沙土路向东而去可抵风荷塘镇,向西进了风荷湾,再向西去,便是崇山峻岭之中了。崇山峻岭之中也有零星的湾村,但是属于封闭的,原始的,有与世隔绝的风情。

开茶楼的叫新兰嫂,三十多岁,却风韵过人。新兰嫂是北方逃难来的,落脚风荷湾,在豪绅吕庆林的帮助下,开了这座茶楼。有人说吕庆林是看中了新兰嫂人长得漂亮,并且与新兰嫂有了欢娱嫌夜短的生活。吕庆林不置可否,反正出资相助,让新兰嫂开了风荷湾茶楼,而且生意经营的十分出道,东来西去的人,在这儿歇歇脚,大城小镇的人,来这儿品品茶,倒成了风荷湾的一个结交东来西去、南来北往的客人的纽带,也成了大豪小绅之流到这儿品茶论道谈天说地的一处闲处。军阀刘高飞驻扎风荷塘镇时,常策马到此品茶消闲,据说也被新兰嫂给予了温馨之乐;吕庆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新兰嫂又不是他吕家的人,只不过是他吕庆林的一个闲娱吧,犯不着计较新兰嫂会跟谁谁的,刘高飞是他吕庆林要巴结的人,新兰嫂正好起了润滑剂的作用呢。

跟荷花舞会所的秋海棠经营荷花蜜茶不一样,秋海棠也经营荷花蜜茶,荷花蜜茶虽然有名,不过是个附带的,主要的是以经营荷花舞为主;新兰嫂则以绿茶、铁观音、红茶、花茶等数十品种为主,是真正的以茶为业。

规模也没有风荷舞会所大,一共有两层楼,共十多间茶房;影响也不及荷花舞会所,荷花舞会所名扬到了石埠市,风荷湾茶楼只在当地有一些小名气,而且主要是吕庆林施予了影响而成了一定的气候。

这样说来,新兰嫂该是吕庆林的人了?

当初新兰嫂为了逃避北方军阀混战之乱,是和丈夫儿子一起逃出来的,儿子只有六岁,在途中遇到军阀奸淫掠掳,与丈夫走散了。新兰嫂带着儿子在拚着命的奔逃中,总算躲开了军阀官兵的追撵。

娘两个没日没夜的逃难就逃到了风荷湾。风荷湾仍然是军阀统治着,但是,这儿的军阀头子刘高飞跟其他军阀不一样,似乎以老百姓安居乐业为治,没有你死我活的战火之乱。新兰嫂就没有再往南逃的打算,在风荷湾的一个农户的帮助下,在农户家里暂住着。

新兰嫂娘两个被农户家主人崔中和安排住在院子里堆杂物的小平房里。

住下来的第一晚,崔中和就钻进了新兰嫂的热被窝,新兰嫂什么反应也没有,任崔中和在她身上尽情发泄。

崔中和很满意。第二天,竟然杀鸡煮汤,让新兰嫂娘两个进补身体。

一住就是六七天,崔中和差不多天天晚上都要睡新兰嫂,新兰嫂没有一点被欺凌的感觉,脸色还愈加光彩。白天帮崔中和干点农事,晚上就乐崔中和。崔中和的婆娘忍气吞声,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趁崔中和有一天不在家里,崔中和的婆娘对新兰嫂说:“我们也是一大家子人,你看,孩子小的小大的大,都张着嘴要饭吃,哪里供得起你娘两个呢?你还是自己偷偷走吧!你也要可怜可怜我这年老花黄的女人!”

新兰嫂落泪了。

新兰嫂决定还是走。收拾好东西后,就带着儿子离开了崔中和的家,行到半途,碰着了吕庆林。

吕庆林已经听说崔中和留了个漂亮的小娘子过快活日子,因为吕庆林的大妻小妾多,加上不久前又从荷花舞会会所纳得舞女李微微,也在快活着,就不认为崔中和一个破农民能找多美的小娘子呢?

看见新兰嫂,吕庆林身子都馊去半边,下了轿,拦住新兰嫂问:“你就是新兰嫂吗?我都听说了,好心的崔中和留了你娘两个,但是,他们家那么多人口,长养你们是养不活的。你要走是不?”

新兰嫂点点头,哭了。

吕庆林把新兰嫂带到自己家里。

吕庆林跟前来要人的崔中和先是论理,问崔中和,新兰嫂是你的大老婆还是小老婆?如果说不出道道来,怎么能找我吕庆林要人呢?崔中和虽说不出道道,但是认为吕庆林也没有道理把新兰嫂留在大宅子里住,并说你已经有一群女人了,还要一个逃难的女人干啥呢?总得让穷人喝点稀饭吧?吕庆林也不想跟崔中和多争,就提议征求新兰嫂的意见。新兰嫂对崔中和虽有点感恩,但是认为崔中和在第一晚上就把她给占有,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