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懿回头见他抱来几十卷竹简,便笑问道:“是从哪里弄来?”
“是他们的战利品,一箱箱堆在底仓,江夏军当它是垃圾,随便我挑选。”
“垃圾!”
司马懿摇摇头冷笑道:“这么宝贵的财富,怎么能当它是垃圾?看来江夏军也不过如此。”
杨顺放下竹简又笑道:“我还搞到一个炉子和一只茶壶,我去给公子煎茶吧!”
“不用了,你去休息吧!我看会儿书。”
杨顺答应一声,慢慢退下,司马懿随手捡起一只竹简,竟然是《秋水篇》,他在小桌上展开书简,慢慢细读。
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司马懿凝神细听,杨顺开了门,只听他问道:“这位先生找谁?”
回答是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去禀报你家公子,就说贾诩来访!”
司马懿‘啊!’的惊呼一声,连忙站起身迎了出去,贾诩和他父亲交情极好,他从小就认识。
“原来是世叔来了,恕侄儿失礼!”司马懿躬身深施一礼。
贾诩捋须笑道:“我听说贤侄不幸被俘,所以特地过来看一看。”
司马懿这才忽然醒悟,贾诩是刘璟的军师,他一定是来劝说自己投降,司马懿顿时有些尴尬,勉强笑道:“世叔请房内坐吧!”
贾诩也不推辞,跟随司马懿进了内舱,两人坐下,贾诩笑问道:“令尊可好?”
“家父现在温县旧宅养老,身体尚好,”
贾诩叹了口气。“我与令尊有六年未见了,他比我还小两岁,现在他能在家安度晚年,我却还在江夏思虑天下大事,不能比啊!”
司马懿也笑道:“世叔是天下有名的才智之士,若过早退隐,实在是可惜,家父还羡慕先生呢!”
贾诩大笑,“若他真这样说,就是言不由衷了。”
两人又叙旧片刻,司马懿忽然想起一事,有些奇怪地问道:“世叔也住在这条船上?”
“不!我在前一艘船上,刚刚过来。”
“可是船上在行驶中。。。。。”司马懿很不解,这怎么过得来?
贾诩呵呵一笑,“贤侄和我当初刚来江夏时一样,很奇怪在航行中的船只,怎么能往来?北方人都不可思议,事实上,只要操作得当,两艘船随时可以相连,搭上栈桥就过来了,很安全。”
“原来如此!”
司马懿若有所思道:“如果爆发水战,那么船只之间便可以随时往来支援,是这样吧!”
“这就是南方水军的优势,事实上,不管曹丞相在江陵怎么训练水军,北方水军还是无法和南方水军相提并论,相差甚远,所以这次曹丞相南征,不利居多啊!”
司马懿沉默不语,贾诩看了他一眼,又试探地问道:“贤侄觉得刘州牧此人如何?”
“他虽年轻,却极有野心,居然连襄阳王都拒绝了,据说丞相对他赞不绝口,只恨他不是自己之子,不过我个人不太了解他。”
贾诩叹息一声道:“你确实不了解他,刚开始我也不了解他,后来才慢慢了解,坦率地说,我深为赞同他重振汉王朝的远大抱负,也由此追随于他。”
司马懿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贾诩居然想重振汉王朝,那么他当年辅佐董卓又怎么解释呢?
贾诩仿佛明白他的心思,摇摇头苦笑道:“人是会变的,我历经世事,直到晚年才有所悟,曹丞相虽有匡扶天下之志,但他尊法贬儒,重寒族贬士族,逆历史潮流而行,已经埋下了他败亡之根。
就算他得天下,也不过是靠武力所维持,一旦维持曹氏统治的武力衰败,那么反对他的儒家名门就会形成力量,当这股力量朝野连成一片,也就是曹氏消亡之时,所以我敢断言,曹氏兴盛最多不过三代。”
贾诩这一席话令司马懿陷入了深思,他骨子里也是反曹派,贾诩剖析深刻,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贾诩并不指望一次就能说服司马懿归降,他会逐步改变司马懿的心志,贾诩见司马懿深思不语,便笑着起身道:“我要回去了,贤侄昨晚一定未睡,好好休息吧!等到江夏后,我带去四处走走,了解一下江夏的人文风景。”
司马懿也起身送他出去,走到门口,司马懿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道:“我妻子可能要临产了,我写了一封家信,还望世叔替我寄回许昌,给家人报个平安。”
“可以,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贤侄把信给我吧!”
司马懿回房取来信,交给贾诩,“拜托世叔了!”
贾诩一笑,“明天到夏口后,我立刻派人送去邺城。”
他拱拱手,转身走了,望着贾诩走远,旁边杨顺小声道:“他真的会为公子送信吗?”
“只是一封家信而已,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我想,刘璟也不会在这点小事上为难我。”
司马懿把信送走,一颗心放下,他长长伸了一个懒腰笑道:“我要好好睡一觉了,到夏口后再叫醒我。”
船舱里,刘璟静静地听着贾诩的汇报,他神情平静,至始至终没有打断贾诩的述说。
“属下和他父亲很熟悉,他父亲司马防曾任京兆尹、洛阳令,一直以安邦护民为己任,曾不止一次对人说,总有一天,他会老死在赴任途中,可三年前他才五十七岁,便辞官回乡养老了,由此可见他对曹操的不满。”
贾诩见刘璟听得很认真,没有打断自己的话,笑了笑又继续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我知道,司马懿也不想当曹丞相的官,只是他为了保家族而不得已为之,我刚才试探他,说曹丞相重法轻儒,重寒族轻世家,是逆历史之潮流,他既然没有反驳我,就说明他也深有感触,待我再慢慢开导他,定会让他为州牧效力。”
说到这,贾诩取出一封信,呈给了刘璟,“这是司马懿请我送给他妻子的家信,我答应了他,请州牧过目。”
刘璟见信封并没有封口,便将信抽出来看了一遍,不由笑道:“原来司马懿也要得子了,取名为司马师。”
他把信递给贾诩,“可以将它送去邺城。”
贾诩阴阴一笑,压低声音道:“信去了邺城,曹丕必然会派人索信,我深知曹丕此人多疑胜过其父,州牧不想在信的后面再加一句话吗?”
第353章 蕲春风云(一)
曹操给孙权密信的内容终于在两天前公开,顿时在江东军政双方引起轩然大波,以周瑜、鲁肃为首的军方抗曹派坚决反对和曹军妥协,他们认为唇亡齿寒,一旦荆州被灭,那么江东之危也将迫在眉睫,周瑜上书孙权,认为背弃荆吴之盟,将严重损害江东和吴侯信誉,力劝孙权谨慎从事。
但以张昭、诸葛瑾为首的江东文官集团却强烈支持接受曹操的方案,他们认为应审时度势,避开曹军锋芒,张昭更是认为荆州才是江东世敌,应借曹军灭掉荆州,为江东夺取荆州创造条件。
张昭的方案得到了程普、韩当等军方元老的支持,他们也认为荆州才是江东第一大敌,一旦荆州联吴抗曹成功,刘璟坐大,必然会严重威胁江东安全,只有借曹军之手除去刘璟,才是上佳之策。
支持也好,反对也罢,两天来,蕲春小县成了江东战和两派斗争的战场,而孙权却深居大宅,关闭府门,任何人也不见。
入夜,蕲春县飘起小雨,丝丝细雨如针尖般落下,将蕲春这座长江之城笼罩在细雨烟霭之中,由于吴侯和大批江东高官入住,蕲春郡实施了夜禁,夜幕降临后,大街上便空无一人,只有一队队士兵在这座不大的县城内来回巡逻。
夜幕初降,一队江东士兵簇拥着水军大都督周瑜进入了县城,马背上,周瑜显得心事重重,他住在江边的战船之上,但这是他两天来第四次入城了,却始终没有任何收获。
他刚刚得到一个紧急情报,刘璟亲率江夏军在安陆郡大败曹军,驻扎在安陆郡的三万曹军全军覆没,这个消息令周瑜极为振奋,他心里清楚,这就是刘璟在对吴侯发出明确的信号了。
此时,周瑜急急入城,便是要将这个消息告诉吴侯,片刻,周瑜便来到了吴侯居住的寄春园,也就是蕲春县最大的府宅前,只见在大门前聚集着几名官员,撑着伞,乃是顾雍、虞翻、张温和步骘四人,看来他们也是想见吴侯而不得入府。
“周都督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立刻迎了上来。
众人拱手见礼,顾雍先问道:“公瑾可是来劝吴侯乎?”
“非也,是来向吴侯禀报军情。”周瑜笑了笑,他不想和这群文官直接翻脸,尽量保持克制。
“吴侯推说感恙,任何人都不见,我们已来了半个时辰了,不得入内,都督如此自信,可是有重大情报要向吴侯禀报?”虞翻试探着问道。
“没有什么重大情报,只是因为长江涨水,对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