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焦用污染严重的土法,后世天天的在严打土法炼焦,但炼的人还是多,经济效益貌似很高,是老百姓致富脱贫的好路子,只不过随时都有被取缔的风险。
炼钢方面,赵岩还没有发展平炉的条件,平炉不是用焦炭炼的。所以赵岩只能用普德林法,也叫炒钢法。
在平炉出现之前,首先发展起来的就是英国炒钢法,有人说中国找在一千多年前就出现了这种技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没有大规模推广开倒是真的。
普德林法中世纪大规模生产熟铁的冶炼方法。又称搅炼法。普德林炉的构造和平炉相近,只是没有下部的蓄热室。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长火焰送入炉内,靠炉顶的反射作用加热生铁,炉底用铁的氧化物砌筑,由于火焰中的过剩氧和炉底中大量的氧使生铁中的碳和磷经氧化去除。但普德林炉温只有约1400℃,生铁中的碳脱除到一定程度后,熔点超过炉温,金属呈半凝固状态,要靠人力搅拌才能使冶炼继续进行。
但由于炉底和炉渣中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碳可以脱除到很低,成为熟铁;然后经反复锻打,挤出熟铁中的氧化铁渣子后,制成材料使用。
普德林法是现代炼钢法出现之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曾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18世纪中期欧美各国用普德林熟铁铺筑的铁路达到7万多km。但由于半凝固态冶炼的根本弱点,劳动条件恶劣和熟铁品质差,在贝塞麦法诞生后,普德林法即被迅速淘汰。
炒钢法是先练出熟铁,然后再用人工锻打成钢,因此需要许多人力。贝塞麦法虽然由于炒钢法,但需要加锰,赵岩的化学也就一般般,教教学生还行,但要他去找锰,绝对是两眼发黑。
反正大明有将近上亿人口,人力总是不会缺的。
只要把这些技术都落实下去,将邯郸打造成钢铁基地,绝对能让赵岩的实力来一个质的飞跃。
板甲可以直接用钢打造了,防御力又能上去一个台阶。
钢炮在平炉钢出现之前是别想了,只能继续用铸铁和铜,平炉钢出现之前,钢材的质量还不能做为炮钢使用,主要是容易碎。
……
就在赵岩规划钢铁基地时,突然下面的士兵来报说,郧阳巡抚卢象升来了,吓得赵岩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流贼都缴械了,卢象升跑来这里干什么?赵岩连忙跑出去安排,心里边想道。
卢象升的到来,让赵岩无比心虚,连忙把韩胜叫了过来,两人对好口径,这才急匆匆的带着一百名亲卫前去迎接卢象升。
远远的,一队人马出现在视线之中,赵岩拿起望远镜看去,只见军中一个三十多岁,穿着巡抚常服的人正乘马而行,应该就是卢象升了。
卢象升可谓是明末文官中最能战、敢战的文官,只可惜势单力孤,最终在孤立无援之中战死,文,革时衣冠冢还被炸了。
面对这样的历史伟人,让赵岩有些紧张,更多的还是怕纵贼之事穿帮。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怕的,穿帮一般来说不太可能,就算被看出什么端倪,自己也可以矢口否认。
自己有钱有人有粮,完全不必要惧怕朝廷。
想到这里,赵岩心下稍稍镇定。
五六分钟后,远处那支军队来到了赵岩不远处,赵岩带人策马迎了上去,那支军队顿时停了下来。
“下官登莱总兵参见巡抚大人。”赵岩下马拱手参见。
卢象升在马上看着眼前这年轻人,不由瞅了又瞅,有些发呆,半响才出声道:“你就是赵岩?”
“正是下官。”赵岩答道。
“今年几何?”卢象升又问道。
“十九。”
“想不到竟如此年轻,听闻你乃秀才出身,为何要弃笔从戎?”卢象升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就拉起了一支兵马。
“家父为孔有德乱兵所害,下官空读十载圣贤书,却无灭贼之力,深感无奈。只得弃笔从戎,操练乡兵保境安民。”赵岩马上编了个借口,难道还能对他说朝廷要完蛋了,满清要入关了,练点兵马以为自保……
“嗯!弃笔从戎也好,也不至虚谈横议,坐啸画诺。”卢象升点头,然后问道,“你表字为何?”
“山东巡抚大人给下官取了个持坚的表字。”赵岩说道。
“本官听闻翻天猴进犯邯郸,十九日启程,日夜急赶,奈何路途遥远,终是晚了一步。不知持坚为何也晚了一步?”卢象升突然问道。
“这个……下官军中兵马首出山东作战,士卒多有水土不服者,加上沿途无处补给,所带辎重又太过笨重,因此晚了一步。”赵岩含糊的说道。
————————
票票!
第二十五章:安民
卢象升对赵岩的回答也不可置否,想想这赵岩如此年轻,又领兵不久,行军打仗方面定然缺少经验,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他却不知,赵岩虽然在行军打仗上没什么经验,眼界却是广阔,深谙行军打仗所需注意的各项重要,并且在不断的总结。
“下官已让人备好酒菜,巡抚大人不如入城歇歇。”赵岩对卢象升说道。
“也好。”卢象升点了点头。
赵岩上马,跟在卢象升身旁,向邯郸而行。卢象升路上却不断的看着赵岩身边的卫兵,这些卫兵清一色穿着钢制的板甲,打磨得透亮,个个拉下面罩,显得威风凛凛。并且行动如一,看得出是经过严格训练而出的。
“持坚你这些家丁好生威武呀!”卢象升赞叹道,赵岩笑了笑,他可没搞什么家丁的特殊制度,真要说家丁,全部士兵都是他的家丁才对。
“这是从军中选出的精锐。”赵岩答道。卢象升点了点头,也未再多说。家丁在武将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他看来,这些家丁虽然威武精悍,造价定然不菲,也就失去了兴趣。
刚行了一段路,就看到一些人正拿着量杆在丈量田亩,有人在量,有人在记,卢象升惊奇问道:“他们在做什么?”
“丈量一下田亩,也好安置百姓,来年种出了粮食,百姓也不至从贼。”赵岩说道,那些丈量田亩的人员正是从山东调来的,安置流民之前,必然要对田亩进行一次清楚的丈量,然后才好进行分配。
赵岩的回答让卢象升深感意外,颔首同意道:“百姓从贼多因饥寒,官军从贼多因缺饷,若百姓无以温饱,就算暂时剿灭,终究还是会复苏。”
“大人高见。”赵岩由衷说道。卢象升苦笑的摇了摇头,“如我这般见地者大明遍地都有,持坚你也看到了其中的问题,只是看到并不意味着能解决。当年杨鹤巡抚陕西,同样看到了,也真心去做过,奈何天不遂人愿。”
卢象升同样擅长收拾残局,但面对残破萧条的生产,时常也只能深感无力。
赵岩微微摇了摇头,想要改变这种状态,还得有大把的银子投入才行,不过朝廷的财政拮据,显然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
行至城门,突然一股香味飘了过来,那是地瓜粥的香味,赵岩一闻到这香味,不由皱眉。
在后世时,小时候也吃过地瓜粥,一开始很喜欢吃,不过多吃几次就腻味了。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都不吃地瓜粥了,地瓜粥主要拿来喂家里的狗狗。
每次闻到地瓜这东西的味道,赵岩都有些反胃。他这种情况还算好,后世那些老人吃了几十年的地瓜,连肠胃都吃伤了,见到这东西更是无比厌恶。
卢象升闻到这股香味,不由朝着源头寻去,马上看到了几百口大锅里面煮得热腾腾的地瓜粥,还有一些玉米棒。
那些百姓正在后面排队,每人一碗地瓜粥,外加一跟玉米棒,领到了吃食,多数百姓蹲在边上的空地上无比香甜的吃了起来。
“这是?”卢象升勒住马匹停下,看着那锅里的地瓜粥和玉米惊奇的问道,这两样东西他竟没见过。
“禀告大人,那是红薯和玉米,红薯若是精耕细作,亩产可达数千斤,也可种下后不去管它,亩产也有两三石。地里种完小麦和红薯,还可以再种一次玉米,亩产也能到二石左右。”赵岩说道。
玉米是一种廉价的粮食,在后世种植面积很广,是世界产量第三的粮食作物,不过大多数都是作为饲料使用,占了98%左右,一些非洲的贫穷国家,还主要吃这种廉价的果腹粮食。
“红薯?可是曾在陕西激起民变的白薯?”卢象升问道。
“就是这种东西,产自万里之外的美洲,传入我大明的时间不长,百姓不知这是何物,强行推广必然会激起民变。”赵岩说道。
卢象升突然下马,走向了分发吃食的地方,赵岩也只好跟着下马。
“午饭就在这儿吃吧!”卢象升突然说道。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