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

朝房内,裴俊背着手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来回踱步,和长安普通百姓相比,他得到地消息更加全面、更加准确,他已经知道朱泚的三万先头部队在大散关前遇阻,他也知道崔庆功已经下令淮北军集结,准备大举进攻广陵,他更知道崔庆功与朱泚已经勾结,欲分大唐东西而治。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一连串严重事件的起源,竟然是张焕的一次被刺事件,这就使裴俊不得不深思这次被刺事件后面的玄机。

目前,整个关中地区约有十五万大军,他裴俊的千牛卫就占了十三万,另有从汉中败退下来的李纳领一万残军驻扎在长安北面地新平郡,还有就是凤翔的八千军队,剩下约两千零星军队则是崔家的金吾卫,主要驻扎在长安城内的几个坊里,由崔寓次子崔平率领。

千牛卫十三万大军是裴俊的嫡系精锐之军,牢牢控制着关中,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动用,这次汉中朱泚发生异动,裴俊虽然知道攻入关中的可能性不大,但他还是决定从河东调八万军入关中防备(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地是。现在河东地势力划分已经不是三年的局面,崔家节节收缩,只剩下上党和高平两郡,其余全部被裴家蚕食,现在裴家的四十万大军中,河北地区分布十万,河东有二十万。关中十三万,关陇以北驻扎七万。)

而现在。不仅朱泚狗急跳墙,而且淮北的崔庆功也蠢蠢欲动,这就让裴俊一时难以决断,河东调来的八万军究竟怎么安排?是西来还是东去。

正思考时,文书在门外禀报,“楚尚书有急事求见。”

“让他进来!”裴俊笑了笑,他当然知道楚行水来是为了什么事情。说起来楚行水的女儿还是裴俊的儿媳,这两个大唐权臣当年为对付崔圆而结成了联盟,随着崔圆地倒台,两个盟友之间也因裴俊加强对江淮地区的财权控制而渐渐出现了裂痕,时至今日,两人早已是同床异梦了。

裴俊话音刚落,楚行水便大步走了进来,他掩饰不住脸上地焦急。大声道:“相国可知崔庆功为何返回淮北?”

“贤弟不要着急,来!请坐。”裴俊笑呵呵请楚行水坐下,他眯起眼睛不紧不慢地道:“崔庆功只是跳梁小丑,贤弟不必将他太放在心上,我也知道,贤弟手上有十万军队。又有雄厚地财力和物力保证,对付他应该是绰绰有余,若不放心,我可命兵部调江南东道的团练兵来相助。”

裴俊地话一下子让楚行水的心凉了半截,他腾地站了起来,冷冷道:“相国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要我一家来抵敌崔庆功吗?我淮南有十万军不错,但大部分都是新兵,而且正是因为相国再三阻挠,今年才得以招募。训练不过数月。能与崔庆功的虎狼之军相抗衡吗?至于团练兵,衣甲不全、军心散乱。这种军队就算来五十万又有什么意义,何况江南东道的团练兵也不过三万人,我就不相信,难道相国真希望崔庆功占领整个江淮吗?”

“别生气!别生气!”裴俊笑着将楚行水按坐了下来,“我只是给贤弟开个玩笑而已。”

他快步走到地图旁,用木杆指着墙上地地图道:“我已经下令从陕郡和弘农郡调八万大军东进新郑、许昌一线,并着令洛阳的两万守军配合,若崔庆功真的胆敢进攻淮南,这十万大军将从后面进攻淮北。”

说到这,裴俊将木杆一放,自信地笑道:“不过我认为崔庆功进攻淮南的起因,其实是在赌我无暇东顾,既然我已经出兵,他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楚行水沉思片刻,立刻站起来拱手谢道:“多谢相国援手,我现在就赶回淮南,若平安无事,我会争取在新年前回来。”

“也好!淮南有贤弟坐镇,我也就放心了。”

楚行水匆匆地走了,裴俊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适才他并非是应付楚行水,而是真的决定陈兵警告崔庆功,广陵郡至余杭郡一带是大唐最富庶之地,若被崔庆功占领,将是他裴俊的噩梦,无论如何,他也不会让崔庆功得手,只是自己把精力放在淮北,那汉中朱泚怎么办?难道真的只能交给张焕不成?

裴俊犹豫了很久,终于心一横,走到桌几旁写了三封信命侍卫送出去,一封是命陕郡和弘农郡地驻军向东进发;另一封是给崔圆,希望他能考虑大局,从山东出兵彭郡,配合自己阻止崔庆功的野心;而最后一封就是给张焕,完全答应他的三个条件,希望他能替朝廷钳制住朱泚。

三封信发了出去,裴俊的心中也轻松了不少,他又回到地图前,仔细地研究中原的形势,看了半晌,他不由叹了口气,一个淮北的崔庆功、一个淮西地李希烈、还有一个陈留的李怀先,这三个人都是一丘之貉,若不尽早除掉他们,恐怕将来会是大唐动乱之根。

这时,门开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裴俊慢慢回头,见是裴淡名站在门前,他不由脸一沉,不悦地斥责道:“你是怎么做的事?你不是说已经收买了马思疑吗?为何崔庆功还如此行事?”

一连三个问题抛出,裴淡名胀红了脸半天答不上来,裴俊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亲自去联系马思疑,让他阻止崔庆功东进,若实在阻止不了,也要让他拖住崔庆功东进的时间,最少一个月,明白吗?”

“是!”裴淡名一声答应,转身便走。

“回来!”裴俊又喝住了他,“再派人到凤翔郡,给我盯住张焕的一举一动,随时给我报告。”

第二百五十五章 引而不发

宣仁六年十一月中旬,朝廷正式任命张焕实领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封其为征西大元帅,全权负责处理河西、安西事务,原来的兵部尚书崔庆功则改为校检兵部尚书,另外,朝廷又忽然启用赋闲多年的张破天接任为门下侍郎。

在一连串的人事变化后,五万陇右军兵分两路,一路奔赴大散关,接替了凤翔军的防务,另一路则守斜谷,并分出五千人守子午谷,防止朱泚出奇兵袭击长安。

与此同时,朱泚的先头部队突袭大散关失败,退兵三十里等待主力增援,此时的朱泚终于听进了兄弟朱滔和谋士齐禄的再三苦劝,一改进攻姿态,开始进入防御阶段,并遣使入朝,申明自己并无反叛之意,‘不窥关中’。

张焕的大军在进入关中后,却也并不急于进攻,一方面引导汉中逃出的难民前往陇右安居,另一方面扩大粮库、积极备战,大军进攻姿态高举,却引而不发。

十二月初,汉中的局势渐渐平稳下来,而崔庆功欲进攻淮南的消息却又不胫而走,长安的目光又回首东顾,向东南方向投去。

大江奔流,碧空如洗,一支三百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在万里长江上航行,携带着巴山蜀水的气息奔向东南,这是一支将行军数千里前往江淮支援楚家的军队,在数日前。楚行水特地绕道凤翔,请求张焕出兵支援淮南,虽然相隔千里,张焕依然慷慨应允,命三万陇右军从蜀南南平郡登船出发。

船队已航行了五日,这一日船队过经了夷陵,前边便是宜都城。江面顿时宽阔起来,天水相连。含着腥味地江风从背后刮来,将商船旗拍得‘啪啪!’直响。

在首船的船头,一身短衣打扮的蔺九寒眺望着远方,眼中的激动和凝重都同时流露无遗,今天正好是他三十岁,男人三十而立,三十岁的蔺九寒在外已经闯荡了十五个年头。他曾负一把孤剑纵横淮河两岸,闯下了‘侠盗’的名头,又曾被绑缚法场,在死神的狞笑中侥幸脱身,但无论过去岁月如何辉煌,无论他地心智早已成熟,都无法和他此时的心境相比,都难以抑制内心地激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直到今天,三十而立之际。他才有一种不负今生的豪迈心胸,望着海天一色的浩荡大江,蔺九寒几乎要长声而啸。

‘此去江南,名为救楚,实为布棋,两淮事罢,君可领军驻长沙,监视两淮异动,为我陇右外应……’

张焕的嘱托此刻仿佛还在他脑海里回闪,走出一步全国性的远棋,这标志着都督的思路已经突破了一地一域的桎梏,开始心怀天下,而这副重担便交给了他蔺九寒。蔺九寒心潮澎湃,他忽然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地冲动。

“蔺将军。”一名士兵在眺望塔上高喊,“右前方有船拦阻。”

蔺九寒微微一怔,他随即走到右船弦探头下望,只见十几条小船一字排开,蔺九寒身负重任,他不敢大意,立刻吩咐左右,“叫弟兄们都进舱去。”

片刻,小船靠近了大船。它们一下子散开。俨如一群灵活的小鱼,在大船间来回穿梭。每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