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那书生呵呵一笑,道:“仁兄这却不知了,此时前往京城,觅得一个僻静处,好好备些学问,也顺便适应京城的风土人情。总比明年开春马不停蹄赶过去好吧。”
李静点头道:“哦,原来如此。我我并非去赶考去的。”
那书生上下细细打量李静,只瞧得她全身别扭,半响后说道:“那请问仁兄,去往京城所为何事?”
李静心说你这家伙是不是当警察的呀,怎么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我凭什么要告诉你,我是公主耶,想了想,没好气地道:“进城当官,嘿嘿,嘿嘿嘿。”这只是句玩笑话,也算是凑合回答了那书生的问话。她本待那书生听出其中不耐烦的意味,自行离去,省得麻烦。
61狂傲书生 (2)
哪知那书生一笑,拍手道:“巧了,仁兄,鄙人也是前往京城为官去的。”
李静再好的脾气也怒了,道:“你先时还说是去赶考的,怎么转眼就去当官了?你这人,生得老实,哪知满口瞎话。”
那书生不怒反笑,得意地负起手来,朗声道:“赶考是为了什么?”
李静一呆,道:“为了金榜题名,封妻荫子?”
那书生笑道:“着啊。所谓金榜题名,不就是要当官了么?哈哈,哈哈哈。”
这下轮到李静吃惊了,目瞪口呆地望着面前这个英俊书生,半响道:“你你就这么自信,你此次大考可以金榜题名?你你太狂了吧。”
那书生微微一笑,道:“鄙人少年狂傲,四乡皆知,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至于金榜题名,在鄙人以为,不过是探囊取物。”
李静嘿嘿冷笑,道:“现在别说出大话,到时却名落孙山?我瞧你躲到哪里哭去,嘿嘿。”
那书生毫不介意她的说话,问道:“我当官是因有必中之心,可仁兄呢?我瞧仁兄年纪不大,却哪里来的官职?莫非是”
李静打了个突儿,道:“莫非是什么?”
那书生笑道:“是仗着家族姻亲,或有什么爵位,世袭罔替的。”
李静又吃了一惊,心说这书生好不聪明,自己随意一句话,倒惹出他这许多猜测来,罢了罢了,最难缠是书生,还是赶紧躲开点吧,敷衍道:“方才是我说笑了,我如此年轻,哪里能当什么官?见笑,见笑了。这位朋友,我还有些事,先行一步啦。”说罢抱拳要走。
那书生忽道:“鄙人浙江绍兴人士,姓宋名承宗,仁兄若不嫌冒昧,京城之路,咱们做个伴如何。一路游山玩水、唱词做赋,也算逍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88小说网
62狂傲书生 (3)
李静嘿然一笑,并不理会,再一抱拳,快步走向自己客房去了。哎,这个书生非但狂傲,竟然还是分外喜欢结交朋友。可惜自己跟这书生没什么可聊的,不能结伴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李静三人上路时,正巧见那宋承宗也在准备上路。这宋承宗一身轻便,手里只牵着匹马,身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似乎是个仆人,也只是背着一个大包裹,手里牵着匹骡子。二人轻装简行,哪里像是去京城赶考的,倒像游山玩水的富家少爷。
李静忍不住开口奚落道:“宋公子,你既是进城赶考,为何不见一部书籍?”
宋承宗回头瞧见是她,满脸堆笑,指着自己的肚子道:“书籍早已全部吃透,都在这里了,带一堆废纸上路,还有何用?”
李静呵呵一笑,道:“宋公子倒不谦虚。”
宋承宗道:“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所谓出言非虚,谦虚倒也不必。”
李静见这人行事说话自有一番傲骨,倒也生了好奇之心,很想多跟他谈论一番,看他是死读书的草包,还是只会吹牛的家伙,可是碍于昨日当众驳了他的面子,此时又不好主动说:“啊,宋公子才华横溢,小弟十分佩服,咱们一路走吧,也顺便聊聊。”只能点头示意,行出客栈门去了。
宋承宗却没那么多顾虑,见所行方向无差,也急忙斥马跟了上去。
李静三女堪堪驰出阳泉东门的时候,只听身后马蹄声响,回头望去,是宋承宗主仆跟上来了。
李静也不等他,兀自向前驰着,心中暗想,胡能那小子现在在做什么?不会是陪着那个会武功的美貌少女行走江湖呢吧?他答应了那司马长空的话,要护送我进京城的,难道反悔了?可以依着他的行事作风,似乎又不会那么做。还有,那个张云为何要保护我,还说让我去问胡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来只要能找到那野小子,一切谜题就全部解开了。可是,又哪里去找这个见色忘友的家伙呢?
忽听銮铃声响,宋承宗已经斥马赶上,与她并行了。
李静没奈何,侧脸对他一笑。
宋承宗笑道:“仁兄。”
李静听这仁兄两个字都快听腻了,发愁地道:“宋公子,不须如此客气,叫我李李公子就行了。”188小说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3心忧天下 (1)
宋承宗笑着点头,道:“好,李公子。”
李静想起刚才昨日他的口气来,有意试试他,笑嘻嘻地问道:“宋公子昨日言道,一定可以金榜题名,倒不知,宋公子如何有此把握?”
宋承宗哈哈一笑,道:“但凡应试之书籍,鄙人十四岁时便已滚瓜烂熟,还可举一反三。我朝应试之作文‘六行文’,鄙人亦不敢自谦,可说是洋洋洒洒数千言,无一字不精,无一句不名。更兼才思敏捷,平日对国策也有琢磨,是故才敢下如此保票。倒叫李公子笑话了。“
李静听得一愣,赶忙摆手道:“不敢,不敢。如此说来,宋公子可真是为考试而生。”
宋承宗收敛笑容,肃穆说道:“应试,不过是我等书生飞黄腾达的必经之路,或可说是开门之钥、挖井之锹。一旦金榜题名,圣上封下官职,那才是我等报效国家之始。宋某并非为考试而生,勤奋学习也非为了金榜题名,实是意欲以己之所学,下抚黎民百姓,上报皇帝重用之恩。敢以一生年华,尽报天下,鞠躬尽瘁而自怡然。”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听得李静是热血沸腾,不自主赞道:“宋公子真是好志向,在下佩服万分。”
宋承宗说动了情,竟然停不住嘴巴了,续道:“如今天下大势,于我靖朝分外不利。蒙古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西燕国虎视眈眈,而国内,朝廷内奸人结党,蒙蔽圣上,地方上官官相护,只为自己前程。听说广西境内大旱,已有不少人起来造反。如是看来,天下岌岌可危呀。此时若无匡扶社稷之臣,只怕嗨!”说到这里,重重叹了口气。
这一番话说完,这个狂傲书生的形象在李静心目中陡然高大了数倍。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书生,但心怀社稷人安,一心想要报效国家与人民,这已于寻常的书生不同了。
李静自己当然知道,无论古代封建社会也好,还是她来之前的那个社会也好,人们参加各种考试,为的只是升官发财,什么老百姓啊,什么国家啊,早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那些人的眼里,只要有官位,只要有钱捞,那可比什么都爽快。话说有没有真心想要干一番事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而报效国家的人,答案肯定是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想不到的是,今日就遇上这么一位。尽管此人有些狂傲,尽管还有些不靠谱,尽管还只是假设但就这样,也足以令李静佩服得五体投地。
64心忧天下 (2)
李静心里赞美了宋承宗一番,又问:“那敢问宋公子,如若让你当官的话,你有何治国良策?”
宋承宗嘿嘿冷笑,道:“我必先严肃整贪、清理圣上身旁的奸臣小人,使得帝目明,言路通,这是一;其二,推荐有功之将与清正廉洁之官,使朝上为官者正,为民者心;其三,派各路监察御史前往各州省巡察钱粮盐军诸事,铲除贪官污吏,重建黎民口碑;其四,严令各地总督操练军马,以防蒙古西燕侵入;其五”
他这里兴奋地说着,一口气说了十来条。李静听在耳里,不住地惊叹:“好一个治世之才。只不过,还是稍嫌年轻了些,书生意气太重呀。”摆手打断他道:“你这些治国良策,封你个什么官做,你才能顺利实施下去呢?”
这一问,滔滔不绝的宋承宗呆住了,张大了嘴巴合拢不上,吁了一声将马停住,凝目沉思,半响叹道:“是啊,要何等大的官,才能这样做而不遭掣肘?”
李静道:“是啊,你的想法确实很好,也确实是治国良策。只不过,你想得简单了些,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