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刁蛮郡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城是靖朝的西部门户,出去后面对的就是西燕铁骑,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便是派十万将士防守也不为过。但当朝皇帝李铮生性多疑,唯恐各地亲王坐拥大军杀入京师,是故特别限定,各路亲王手下兵马不得超过两万,而防守边关者拥兵可以多些,但也不能超过五万。

  五万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于攻方的宇文龙来说,实在是太多太多。宇文龙想了几日,终于想出一个计策来,可以让这五万兵马少上一些。

  两个月前,他派出本部兵马中的两万人驻扎在凉州城西的十里坡。凉州城外巡防的靖朝游击将军发现后,火速报告上级军官。一级一级上传,报到李墉耳朵里。

  李墉微微吃惊,不知西燕派出大队人马,是否要攻打自己的凉州城,但抱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他还是命周泰传令城内所有将士,小心守城,不得疏忽。

  三日后,宇文龙命前驻兵士趁夜在凉州城外西北、西南扎下数不清的帐篷,再派手下一万轻骑兵,在城外圈地布阵,摆出一副即将攻打凉州城的样子。轻骑兵对于两军对阵大有裨益,可攻城就不那么好使了。宇文龙如此调遣,也只是为了给凉州城形成巨大压力。

  这下纵使李墉坐得住,手下的谋士将领与凉州知州一干文职也都坐不住了。凉州城虽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但是西燕国派出如此多的兵马来攻,恐怕也守不住。

  李墉老成持重,想先探知对方军马一个大概的数字,从而据此制定策略,所以派游击绕道南门出城查看,早被宇文龙的卫兵抓个正着,全部砍了脑袋。于是城内靖军对城外西燕大军底细一点不知,只能从满地的帐篷与撒欢儿的骑兵身上得个假象。

  是的,没错,城内守军号称五万,李墉自己却知道,真正可用的兵马只有一万不到,其他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而这些所谓的“精兵强将”都是当今天子李铮亲自派过来的,只能收下。一旦开战,这五万残兵又怎是城外那些如狼似虎的西燕兵的对手?

  没奈何,他与众多谋士商量后,疾亟派人前往兰州府找甘肃镇总兵官借兵。

  战事未起,王爷借兵,甘肃总兵官不敢应承,火速派人上表教皇帝知道。皇帝李铮倒也大方,听说西燕意图开战后,马上传旨甘肃总兵官,速援兵一万,粮草若干。

  援兵多半个月才开到凉州,暂时稳定了凉州城不稳的民心军心。

  宇文龙听到消息后只是轻笑,翌日再派一万攻坚兵,在凉州城西五里外遍插战旗,兵士在旗前成横向交叉排列,再派一千兵士,推扶各种攻城器械如抛石机、云梯车与巨木轮车立于阵前。

  此时在凉州城西门城楼上远观,城外俱是西燕人的兵马器械,几乎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无边无际。西燕国的黑龙军旗迎风飘摆,霍霍作响,更衬得西燕兵强马壮。

  李墉等人不看则罢,一看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心又凉了半截。这明显是西燕在积蓄兵力,一旦大兵集齐,自然全力进攻。

  李墉无奈,只得再向甘肃总兵官求援。哪知甘肃总兵官说只有奉皇帝号令才肯借兵。李墉只好又写表一封,派人八百里加急快马送给远在京师的皇帝。

  皇帝李铮听说西燕仍在积蓄兵马,也是微微着急,只能又命甘肃总兵官借兵一万。

  又来一万兵马增援,李墉等人的心才踏实了一点。

  这一来一回就又花了一月时光。

  可这以后,西燕兵马却又没什么动作了。他们迟迟不开战,李墉等人却不敢疏忽,生怕西燕有什么诡计,要趁自己麻痹大意时才进攻。此时众将士历经多月守卫,早已精神疲惫,若真的西燕来攻,怕也没有精气神作战了。

  殊不知宇文龙已命大军回西燕东部第一关龙阳关休整去了,凉州城西只驻留骑兵五千。他算准李墉等人不敢贸然出城来攻,是故满地的帐篷和攻城器械也不曾收走,一来可以做个幌子,二来等真的使用时不用再花费时间推到阵前。就算李墉真的冒险出城来打,他五千骑兵也可迅速撤走。

  此时靖朝京师内,受宇文龙收买的细作开始散布消息,说梁王李墉聚精兵却不战,意图谋反。

  皇帝李铮本来就善于猜忌,对自己这位久经战阵的叔叔更是心存忌惮,不许拥兵过众,此刻见他两次求兵,得兵后却又未战,恰逢城内谣言四起,疑心终于起了,发旨命其出城作战。

  李墉毕竟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而城外的西燕大军数都数不过来,如何敢轻易出城作战?派谋士写书回复圣旨,词语尽量委婉,但总之就是不肯出战的意思。

  李铮收到回书后终于怒了,一道旨意下去,李墉所借兵马全数归还不说,另麾下五万兵马减至两万,其他兵马划拨嘉峪关。

  李墉这里距京师遥远,哪里知道那里的故事,收到旨意后虽然震惊却又不敢抗旨,只能从了。于是次日起,仅有两万兵士在十数里的城墙上守卫。西燕大军城下不动,自己却要时时刻刻用心守卫,纵然是铁打的人又能捱上几夜?何况差不多已有两月之久?兵士们个个埋怨不已。

  计谋终成,宇文龙反而不急了。

  又等十数日,估摸着城内靖军兵士再无精力、个个昏昏欲睡了,副将李光向宇文龙提议,可以发起总攻了,反遭一顿训斥。

  没想到又过两日,一纸诏书传来,梁王李墉竟然被皇帝李铮招到京师询问边防。凉州城只剩一个右副总兵官周泰!!!

  这倒是宇文龙始料不及的。不过既然老天都帮他,那也没什么可说的。宇文龙懒洋洋地一笑,终于下达了攻城的命令。从龙阳关调出来的八万精兵,加上前线的五千,对外号称十万,对凉州城发动了总攻。

  这一刻是卯时。

  从攻城开始到现在,过去了三个时辰,如今靖军已现破绽,城破只是早晚的事。宇文龙强自抑住心里的兴奋,望着凉州城方向,双目如水。那里有一个女子,一个他极为景慕的女子。

  他,年仅二十岁,就位列西燕国上将军,那是凭着无数战功得来的。攻城掠地对他来说,等于家常便饭,几乎没有什么可兴奋的。不过这次不同,这次攻打的是汉人的西部要塞。汉人素来喜欢争斗,对外征伐腻了,便自己内部对战,因此汉人对战争的了解最多,理解也最深。他们善战的某位军事家不是留下一部叫作《孙子兵法》的名著么?据说懂了这部兵法,带兵可以无往不胜。为何这次面对的汉人将军…据说还是一个亲王,如此的愚蠢与不堪一击?是我太强,还是他太弱?难道是一个酒肉王爷?

  宇文龙又想:“历数以往的战役,没有一次是跟汉人打的。虽然每次都胜得酣畅淋漓,但总是有以多欺少、以精辱弱之嫌。这次能跟天下最善于战斗的汉人开战并且大胜,委实是件大乐事。”至于得胜后国王封赏、为家族增辉却不考虑了。

  另外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也是主要令他期盼的是,早在开战之前,二弟宇文虎就跟他透露过,凉州城内梁王的女儿…英华郡主,不仅貌美如花闻名西北,更是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端的是汉人女孩儿中万里无一的人物。此次攻占凉州城,如有机会,一定要将她拿下,收作妾宠。

  宇文虎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面前嘟囔:“若是娶了英华郡主做夫人,就是给他皇帝他也不做。”

  宇文龙听一次没感觉,听两次不稀罕,可听多了就动了心。

  莲花公主死后,西燕国王慕容承也很不好意思,想把二女儿许配给他吧,却早跟丞相大人的公子定了亲,再生个三女儿已经来不及了,因此,这位颇有政治手腕的皇帝当堂宣布,收宇文龙为义子,允许他再婚。

  宇文龙对什么都抱着平常心,唯独对夫人之选,总是眼高于顶。见过太多太多达官贵人的大家闺秀之后,他彻底失望了,没有一个可以一见钟情的,全是些娇惯恃宠之辈。这种女人,怎能陪自己度过一生?

  这次听到弟弟这么说,他死去的求妻之心再度复活了。既然这个英华郡主如此出色,那就一定要见上一见。可彼此是生死大敌,怎么见?

  联想到即将开战的对手与英华郡主的关系,他瞬间想到了一条妙计。他叫过兄弟宇文虎,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地吩咐下去,宇文虎带领亲信潜入凉州城内去了。

  这一切都发生在凉州之战前。

  这当儿攻城战已经进入最激烈最血腥的阶段,两军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