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长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中间沈藏锋身先士卒,昼夜鏖战,既要寻找陆颢之踪迹又要命人看好了辎重免得叛军绝望之下玉石同焚,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不免就疏忽了卫新咏——等到陆颢之伏诛,西凉军抢先一步占下燕州守将府,开始大肆搜查时,沈藏锋才接到苏秀葳的消息,道是原本在城破后就跟着苏秀葳的卫新咏跟莫彬蔚都不见了。

苏秀葳是沈藏锋的嫡亲舅父,也是有意提拔外甥,因此把破城及先入城的风光让给了外甥,自己率军殿后当然这也是为了让西凉军先在前面捞一遍好处,毕竟苏家跟沈家关系更好,这时候果断要压着刘家的东胡军,放西凉军先行一步嘛。

但想不到的是苏秀葳一行人跟沈藏锋分开后,却忽然遭遇了一群乱军冲击。亲兵拼死保护苏秀葳杀出重围,与东胡军大部汇合之后,却发现跟在苏秀葳身边的卫新咏与莫彬蔚都没了人影

然后,沈藏锋只能一面派兵追杀陆颢之残部,一面令斥候四散寻找这两人的踪迹。

但乱军之中,卫新咏与莫彬蔚又是刻意隐瞒行踪,一时间却哪里找得到?

这消息让朝中之人都非常头疼,少了卫新咏联络,在支持太子立刻登基的事情上他们不得不拉下脸来拿不了架子事小,问题是任谁也不会以为卫新咏与莫彬蔚双双失踪会是出了意外。这卫新咏先前能够不动声色的埋了莫彬蔚这枚棋子坑了陆颢之,谁知道如今找不到人,又去打什么主意了?

其实卫长嬴对自己这六叔的去处,隐隐约约的倒是有个猜测:卫新咏很有可能,是带着莫彬蔚去凤州了!

他当然不是去探亲,估计就是要对卫崎直接下手!

莫彬蔚本就极有才干,他虽然就带了十几号人投奔陆颢之,但潜伏的这些日子,必定又笼络到一批可用之人,没准那批将苏秀葳与他们冲散的乱军就是莫彬蔚备下的人呢?

凭这些人攻城当然不可能,但卫新咏也没必要去打凤州啊!

趁着兵荒马乱的,他带人悄悄潜回凤州,把卫崎干掉——本来卫焕也视知本堂如眼中钉肉中刺,亦承诺过有机会时会把卫崎父子交给卫新咏处置。现在这种大好时机,卫崎活着对于卫焕来说又没什么用了,派人私开城门,容卫新咏一行人入城之后,为其遮掩行踪,去把知本堂端了,既完成了对卫新咏的承诺,也是给瑞羽堂去了个心腹大患,卫焕何乐而不为?

如今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戎人大举进犯以及燕州余韵上面。凤州早在卫长嬴出阁那会就闹了一场“戎人潜入”这么好的机会,估计卫新咏不行动,卫焕都要打发人来给卫新咏面授机宜了。

知本堂现在是全靠卫崎支撑着,卫崎死了,卫新咏往后想要收拾卫清鸣等人,却要方便许多。而且卫新咏弄死卫崎之后立刻返回燕州,大可以推说他跟莫彬蔚一干人被乱军裹胁,被冲散了,又被困在某处,这才耽搁了返回。

这种说辞众人虽然不见得全信,但至少场面上是能够交代过去了——谁叫幽燕如今都乱七八糟的呢?

眼下这局势,各家保全自己都来不及,哪里有功夫去管旁人家的家务事。卫新咏只要拿出来的说辞不至于太过荒谬,没人会深究。

卫长嬴越想这种可能越大,只不过这份猜测涉及到自己娘家人的品行,却不好跟人说,因此只是沉默。

而卫新咏虽然意外“失踪”,但朝野对于圣上也是忍无可忍。

可圣上到底是坐了几十年帝位的老君,不是说让他退位就能让他退位的。

即使百官齐心协力逼宫那也要过得去御林军那一关。否则以圣上如今的疯狂,索性拼着千秋骂名,把百官全部屠戮殆尽、血洗帝都的事情他真的不是做不出来。

即使他可能做不出来反正像沈宣之类的官吏是不想拿合家大小性命去试试看的

所以现在最紧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御林军之事。即使不策反他们,至少让他们袖手旁观。

问题是顾孝德对圣上极为忠诚

而他统帅御林军也有二十来年了,在军中威望极高。想对御林军下手,可以说是完全绕不开他的。

御林军里虽然有许多勋贵子弟,可以被各家长辈叫走。可三十万御林军当然不可能个个都是士族晚辈。更要命的是,因为顾孝德自己是世家子弟,在族里出身也不是很高,全是靠着妹妹做了皇后才被委以重任。

是以顾孝德初掌御林军时,颇在勋贵子弟出身的下属和士卒手里吃过亏。顾忌到这些人背后的长辈们,他不好发作,索性就找了个借口禀明圣上,从庶民里招募士卒,另成一部为自己的亲军,刻意训练为御林军中的精锐,好抬高自己对天子亲军的控制,也上借此抵御阀阅的辖制。

这部分号“玄甲卫”的士卒非同上次被派去跟刘家私兵一同攻打燕州城的御林军相比,圣上也将这支来自民间、没有祖荫,因此格外忠君的军队视作珍宝,从练成之日起就叮嘱顾孝德,任何情况下玄甲卫不得离开帝都——这才是拱卫皇室的核心,是圣上花天酒地不顾民生的底气。

这支军队圣上关心得很,内中无一出身士族不说,士族平常也不许有任何染指!虽然这几年圣上沉迷美色,但之前十几年的栽培放在那里,底子还是只认皇命不认旁人的。

有他们拱卫皇宫,想行那变天大事,谈何容易?

诸人商议良久,最后太师含蓄的建议青州军可以整装待发:“近来青州附近的民变闹得太不像话了,那边的士族私兵连败,叛军暴民气焰日趋嚣张,州勇亦不能支持,还得太保替朝廷分一分忧啊!”

之前不让青州军动身,那是怕万一圣上听到消息,刺激了他,这老家伙年纪一大把,又发疯到了子孙都不顾的地步,咱们何必招惹他呢?划不来的。但现在圣上太作死了,若还是老老实实的等他出了什么事儿再动作,万一晚了怎么办?跟着这种君上,还是冒一冒险的好,先从青州附近协助官府镇压民变起,慢慢向帝都靠拢没准就混过去了呢?

用这番话修复了与苏屏展上次不欢而散的裂痕,太师再次看向沈宣沈宣如今是被他看得怕了,警惕的道:“太师若有命,宣敢不附骥?只可惜如今四万兵马皆已离都,区区两万士卒不足谋事,怕是有负太师之望。”

太师您有什么想法,还请您走在前面,我这做晚辈的可以跟您走,打前锋嘛,这就算了——沈宣暗地里都干了那么多勾当了,几年下来劳心劳力的,可不希望临了临了还要背个弑君的名声还有,太师您可别再打我家那最后两万兵马的主意了!老子就弄了六万兵马进入中原,怎么可能一点后手都不留!

太师不知道是这次真没这么想,还是听了这话临时改了主意,却摇头道:“圣上行不智之事,我等臣子,理当劝谏。不到万不得已,岂可行那兵谏之事?老夫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想问一问太傅。”

沈宣小心的道:“太师请说。”

“令爱”太师眯起眼,道,“老夫是说府上的四小姐,传闻曾被顾孝德之次子提过亲?”




第二十二章:生于望族


沈宣回到府中,挥退左右,独自在书房里待了许久,才命人请来苏夫人,道:“之前你是不是给凝儿相看过顾孝德的次子顾严?”

苏夫人闻言就皱起了眉,道:“本来闻说那顾严颇有才华,性情也好,又跟凝儿年岁仿佛,我倒是旁敲侧击的问过一问。但顾孝德之妻起先还兴致勃勃的,话里话外的夸奖咱们凝儿千好万好,没口子的应允。不想回去跟顾孝德一商议,就立刻转了口风!我当时也就是打听一下,也没说一定要把凝儿许配过去呢!他们”

沈宣如今可没心情听苏夫人细说自家女儿受到的委屈,打断道:“顾孝德之所以至今深受圣上信赖,就是因为他一直忠于圣上一人,其子也是尚了圣上所宠爱的临川公主。若他的次子聘了凝儿为妻,圣上岂能不疑心他?他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儿子的亲事坏了自己的前程!”

“但”苏夫人虽然平常对沈藏凝又打又骂,在媳妇们跟前没少流露对沈藏凝的失望,然而私心里却也觉得自己这小女儿怎么说也是阀阅嫡女,配个世家子,还不是能够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已经委屈了,结果还被拒绝——怎么想都觉得女儿委屈、顾家无礼。

沈宣心烦意乱道:“这样,那顾严后日会去春草湖小住,你打发媳妇陪凝儿也去湖边。然后”

“什么?!”苏夫人闻听这话,也顾不得倾诉对顾家的讨厌了,愕然的瞪大眼睛,“顾严去春草湖小住,你就要打发凝儿去你想做什么?!”

“我想把凝儿许配给顾严。”沈宣看了眼妻子,目光复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