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为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各部落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等。

    中秋节后,曹寅从江南到了京城,一来就做了一等侍卫,在康熙身边跟进跟出。通过他的爆料,玄烨知道了,江南的情况很复杂,很严重。

    当年的《明史》案哭庙案,通海案等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后遗症正在不断恶化。江南的反清势力非常猖獗,各种团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来并迅速发展壮大。朝廷对此速手无策。

    玄烨听后眉头大皱,这事儿他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他所知道的江南士子都是很有才却长期得不到重用因此郁郁不得志这种的。完全没有想到他们会是反清势力的中坚力量。

    更没有想到的是,江南鱼米之乡,是全国粮食的重要来源,但江南的农民却比北方更苦。贪官污吏乡绅恶霸比北方更多。北方怕旱灾,江南怕水灾。旱灾之后会有蝗灾,而水灾之后会有瘟疫,疟疾。疾病比虫灾可怕一千一万倍。

    于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南方,究竟该怎么治理呢?读书人,究竟能不能信任呢?江南居然是反清势力的大本营。这让玄烨原本羡慕山青水绿美好风景的心,渐渐淡了下去。他不能不重新考虑一些事情。

 第二百二十一章 问题很严重上

    满汉分歧的事情,一点儿都不好解决。至少在福临手里,是搞砸的。他一方面想重用汉人,搞一个满汉一家亲,因此弄出了满汉尚书,弄出了汉人帝师。但这并不能改变汉人在满人面前做小伏低的现状。

    福临的矛盾在于他既想用汉臣,又要提防汉人,生怕汉人影响到满族对国家的统治。民族主义思想的作用下,满汉一家自然就成了空话。无论是你把公主下嫁汉人,还是弄出满汉尚书分权,只要思想观念改不过来,一切都是无用功。

    如今,这个棘手的问题同样摆在了玄烨面前,轮到他操心了。他也觉得十分为难,父亲失败的经验在此,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从亲疏角度上来说,玄烨对汉人的亲近程度远胜过他的父亲。玄烨的奶娘是汉人,老师是汉人。

    虽说苏嘛拉姑教他写满文识蒙语,但他从小到大受到的最系统化的教育,来自汉文化。他还参加过汉人的科举。

    要说接受程度,玄烨比他爹福临更倾向于相信汉人官员的忠诚度。毕竟由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小于成龙,姚启圣,汤斌等现在都已经在各自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了。

    但是,反清势力在江南遍地开花,又是个不能争辩的事实。刚走出旱灾的阴影,他又陷入了新的纠结中。生活,总是问题叠着问题。

    眼看离过年越来越近了,这天晚上,玄烨去给太皇太后问安。太皇太后好像正等着他来一样,见他进来直接就招呼他:“你来啦?先别忙着行礼,来看看这个”说着递给玄烨几张信纸。

    玄烨一看,是孔四贞写给太皇太后的家书。言辞恭敬地汇报了广西目前的情况以及整个西南边陲的动向,内容十分详细。他粗略扫了一眼之后露出了笑容:“姑姑回广西好些年了。孙儿也有些想她,没想到她却先一步来信了。”

    太皇太后叹了一声:“她和那三家的情况又不一样,一个小姑娘,本该富养着,却不能不挑起这幅担子,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如何,只有她自己知道。”

    “祖母,您是担心姑姑过得不好么?”玄烨皱了一下眉头:“不会的,广西是姑姑的家乡。当年孔有德在广西的声望可谓如日中天,姑姑现在等于是广西的女王了,怎么可能不好呢?”

    “女王又怎么样?”太皇太后轻叱了一声:“女人一辈子的追求。不就是丈夫和儿子?你不懂这些也不奇怪。听皇后说,你连着好几天都在景仁宫里过?”

    “回皇祖母的话,表妹她”玄烨的话刚开了个头,太皇太后的眉毛就皱起来了:“她现在是懿妃,是你的妃子。人前称兄道妹,成何体统?皇后与她姊妹相称,人家是正妻与侍妾相互之间客气,你怎么能学了去?没规矩!”

    玄烨眉头大皱:“祖母,表,懿妃她年幼。又是刚入宫没多久,还是不要这么严苛吧?”“严苛?年幼?皇帝怎么不想想,皇后入宫时年方十二。那规矩却是丝毫不差。你这样宠着懿妃,旁人只会觉得是佟家人恃宠而骄。”

    “孙儿谨遵祖母教诲。”玄烨终于低头。太皇太后这才和颜悦色起来:“既然四贞来信了,我倒是想起一个事情,正好与皇帝参详。”

    “祖母请吩咐。”“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以及孔四贞,都是我大清巩固西南边陲的重臣。皇帝自登基以来,他们还从未正式朝觐过。不如找个机会宣召他们几位进京述职吧?”

    一听这话。玄烨的眼前一亮,吴三桂他们三个,是当年的汉人降将。现在是反清势力的眼中钉,如果他出面予以优抚,不是能将祸水东引,让他们去消耗反清势力的实力吗?这样,朝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坐享太平,岂不妙哉?

    “祖母此意甚好,只是如今已然是年尾,今年是来不及了。不如请他们携带家眷明年进京来过中秋节吧?皇祖母出面招待他们,让公主和额驸们也好见见家中长辈。”玄烨笑容可掬。

    “嗯,这样也行。皇帝你拿主意吧!”太皇太后见目标达成,也就不再说什么打发玄烨出了慈宁宫。

    一出来,玄烨就对小魏子说:“摆驾坤宁宫。”刚才太皇太后左一句皇后,右一句皇后听得玄烨心里非常不舒服。

    赫舍里怎么可能是这么小心眼儿的人,自己只不过在表妹宫里多留了几天,皇后何至于要到祖母那边打小报告?定是祖母又在重蹈当年赶赫舍里回家却在我面前说她不告而别的把戏了。

    祖母就是这样,总喜欢试探人家,他们还不能揭穿她,还得装作不知道一样陪她演戏。真是人越老,脑子里的弯绕越多,不服不行。

    坤宁宫里,赫舍里正在教两个女儿看图说话。画着水果和花卉的纸片飘得到处都是,两个三岁的娃娃,哪儿懂得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什么的,赫舍里一句话没说完,两丫头就你追我赶地跑开了,对此,赫舍里非常无语。

    清朝只听说皇子读书,没听过公主读书。孩子的奶娘又都是目不识丁的底层奴婢,她很担心女儿长大后会变成文盲,清朝读书人的比例本来就很低,女儿成为白丁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所以她才会要求内务府准备了这些水果画册,用来给女儿启蒙。可怜上辈子做了一世的女强人对付孩子对她来说却是缺门。

    承瑞虽不在她身边,好歹已经六岁,太皇太后和苏嘛拉姑已经教他认了一些字。不至于像眼前这两个小魔星一样听不懂人话。

    现在,看着两个片刻不停的女儿,赫舍里说不出的头疼,忍了再忍才没把她们揪过来揍屁股。就在她气得相撞墙的时候,外面报告说皇上驾到。赫舍里一愣,心说你都好几天不来了,今天愁什么风?

    吩咐宫人收拾残局,奶娘抱起两个小捣蛋,跟着赫舍里到门外迎接皇帝。此时已经过了长至节,大雪中,玄烨的暖轿出现,赫舍里注意到,曹寅就在他的轿子边上走着。

    当初,曹寅刚来京城的时候,玄烨还特意把他带给赫舍里认了一认。赫舍里得知此人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时候,脸上的惊讶一时没能收住,只好搪塞了一句:“原以为要到明年才到,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曹寅啊!康熙朝大名鼎鼎的近臣啊!未及弱冠就跟在玄烨身边做了侍卫,也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了。此后每天看他跟进跟出对玄烨甚是恭敬,她就感叹,怨不得皇家的奶妈都要从上三旗的包衣里面挑选呢!这些人果然是最忠心的。

    抛开这些思绪,赫舍里望着车架由远及近,最后停在宫门口。小魏子把玄烨从轿子里扶出来,赫舍里上前几步:“皇上来了,臣妾给皇上请安。”

    “走,里面说话。”玄烨习惯性地主动去拉赫舍里的手,两人相携进到寝宫里。然后玄烨就看见了矮几上放着的一叠纸:“这是什么?”

    “回皇上的话,臣妾让内务府弄的,给女儿们认着玩儿。”赫舍里轻声说。“唔,这东西挺新鲜,亏你能想得出来。”玄烨随手翻了翻:“最近祖母又请你喝茶了?”

    这是他们夫妻间的默契用语,用喝茶代表单独留下来“教训”。“就为了上回臣妾在坤宁宫办茶会的事儿,臣妾已经跟祖母认错了,皇上不必放在心上。”赫舍里解释着。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