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统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的军用运输机和临时征用的民用运输机共向海湾地区运送了539000吨的货物和近50万名各类作战人员,执行了14000次远程运输任务。美军的强大空运能力为实现其战略构想创造了条件,也满足了战场中快速机动运输的要求。
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因为长期奉行国土防御作战思想以及因为各主要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一直以来军事空运发展较为缓慢,建国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空中的主力机型只有仿制的运5轻型运输机,另一种装备数量较多的运7。因为技术问题,直到80年代才得以定型。而另一种仿制的运载量较大的主力大型运输机运8,在我国已算是“战略运输机级别”的机型了,但也是在80年代后才定型并投入量产。但是运8飞机不论是运载能力还是飞行性能,均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在高温高原性能方面较差。
但是,中国一直没有发展大型运输机的计划。而曾凌风提供给国家的飞机设计,也并没有战略运输机这一块。
直到91年海湾战争爆发,中国看到了大型运输机的重大作用,才开始立项,设计自己的大型运输机。
因为有了设计战略轰炸机这类大型飞机的经验,中国的战略运输机的设计很顺利。从项目立项,到设计制造出样机,只不过花了六年多一点的时间。
新的大型运输机被命名为“天鹅”,运输机身长58米,机高15。2米,翼展48。8米,最大起飞重量215吨。它可在1100米长的简易跑道上着陆,目前世界上符合这种条件的机场世界上有上千个,这将大大加强这种运输机部署的机动性。
“天鹅”满载不空中加油的航程为3200公里,空载转场航程6600公里,空中加油后的最大航程9500公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已经完全能满足中国的需求。而且这种飞机造价相对较低,仅需约1亿人民币,低廉的造价和很好的性能是中国成规模装备该型运输机的前提。在其通过飞行测试,并组建中国航空防务航天公司负责生产改型飞机后,总装备部就秘密向该公司递交了60架的首批订单。
“隼”式战斗机、“金雕”轰炸机和“天鹅”战略运输机,构成了捍卫祖国空域的拼图,并将中国的空间利益向外延伸。无疑,在这几种飞机正式服役后,中国的空中威慑力将覆盖整个南中国海,而自此以后,南中国海才是真正的成为了中国的领海,成为中国不可侵犯的利益所在。
中国的神鹰,自此翱翔天空。
第三十章 合作
3月18日,曾凌风离开呆了近一个月的基地。
邓老以及中央的大佬们早就离开了,他们是在“隼”试飞后的第二天就离开了的。
在这段时间内,“枪击事件”也有了定论,经军事法庭审理,史逸庹被开除了军职,同时被判监禁6年。
对于这样的判罚,曾凌风的意见是无可无不可。他根本不重视这样一个小人物,只要是离开了军队,像史逸庹这样的人,那就真的是屎一坨,起不了什么作用。
曾凌风也知道,在这里面,基地里面的两个副司令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都是史逸庹老爹的战友,他们一起在越战战场上的死人堆里爬过,如今,史逸庹的老爹将生命留在了战场上,他们就像是史逸庹的老爹,自然是不希望史逸庹将一切都丢掉了的。这样的心情,曾凌风也理解,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明显偏袒的判决,曾凌风也没有说什么,一个中将,一个少将,所代表的不算是小势力,曾凌风虽然不太在乎,但是在不能彻底拍死对方的前提下,曾凌风也不愿彻底的得罪对方。
其实,曾凌风和史逸庹也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在那天之前,他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甚至,要是在离开的时候,不是基地的陈司令告诉他审判的结果,曾凌风都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
但是,对于王琳少校的判决,曾凌风却是感到有些不满意,但是对于结果,曾凌风也只能是觉得有些遗憾。
王琳只是遭受了池鱼之殃。
曾凌风并没有看见王琳,听说,她已经转业回了地方。也许,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毕竟,她一个女孩子在军中的发展前途并不是太光明,哪怕她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少校军官,哪怕她的父亲也是一个肩挎金星的少将。
曾凌风并没有直接回丹兴,而是去了北京。在离开前,邓老曾对他说,让他在飞行测试结束之后再去一趟京城。
见过邓老后,邓老让曾凌风去见李总理,说是李总理有事情找他。
曾凌风很意外,李总理有事情找自己?这,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既然是邓老说的,而且能够和李总理见一见,也没什么坏处。
见面之后,曾凌风直接将话题转到了正题上。
李总理就说:“是这样的,凌风,这些飞机都已经通过了飞行测试,即将大量的装备军队。但是,如今国内的飞机制造厂都不足以承担起这项任务。经过中央的讨论,最终决定成立一家新的飞机制造公司。”
曾凌风笑道:“这很好啊!只是,这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吧?”
李总理说道:“是这样的,国家希望能够和你合作。”
曾凌风奇怪的问道:“和我合作?怎么说?”
李总理不好意思的说道:“是这样的,国家这几年的财政并不是太宽裕,但是建立这样的一家大公司,需要的钱不是小数目,至少都是需要好几十亿美元,这对现阶段的国家财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曾凌风理解的点点头,这几年,为了填补国企亏损的巨坑,国家财政不知道填进去了多少资金,要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财政还宽裕那才是有鬼了。而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好几年。
在前些年国企的改革中的失误,使得国有经济整体陷入困境,国有企业普遍困难。在曾凌风的记忆中,1998年至2000年,政府声势浩大地对国有企业实施“推动改革攻坚与三年脱困计划”。三年扭亏期间,国家支付大量资金救赎国有企业,共核销银行呆坏账1261亿元,实施债转股4050亿元,剥离国有企业不良资产13000亿元。同时通过让307家国有企业优先上市筹集资金2723亿元,在国外上市国有企业22家,筹集资金267亿美元。另外,国家还因为贴息安置下岗职工也支付了大量资金。有专家估计,国企脱困国家投入的救赎资金不下30000亿元。
曾凌风就问道:“我投资没有问题,只是,在这方面,政府是如何考虑的呢?”
李总理说:“我们是这样打算的,国家以土地和人力资源入股,你以资金入股,国家占60%的股份,你占40%的股份。”
曾凌风摇头道:“李伯伯,你们这完全是欺负人吧!”所谓的国家提供土地和人力资源,在土地上很好说,就是国家划定一块地方,作为飞机制造公司的厂址;而国家提供人力资源,则是说国家提供工人。但是,之后的一切都是曾凌风的责任了,建厂房、负责公司运作,当然,还得负责所有职工的薪水支付问题。
李总理也清楚,政府最初提出的条件,曾凌风不可能答应。“凌风,那怎样的条件你才能答应?”李总理问道。
曾凌风想了想,说道:“我知道,这个公司国家控股是必然的,我也没有想控股这家公司。但是,国家必须在其它方面对我做出一些补偿。”
李总理就说:“好,你将你的意见提一提,我会在获得政府讨论通过后回复你。”
曾凌风就将自己的条件提了出来,说起来也就那么四点。
第一,曾凌风希望新成立的公司交由寒雨迷蒙集团运营,但是控股权在国家手里,也就是说,寒雨迷蒙集团代国家管理这家公司。曾凌风对国家派遣的管理人员很不放心,在这个时候的国企中,绝大多数都是处于亏损状态,而管理人员也是浮于人事,曾凌风担心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
第二,虽然国家拥有控股权,但是寒雨迷蒙集团的持股比例必须增加,具体比例待寒雨迷蒙集团和政府商讨确定。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国家只能是在战略层面上对公司加以指导,而在日常管理中,国家不能做太多的干涉。
第三,曾凌风希望新成立的公司落户新直辖市,这也算是为他老爹争取了一份功绩。一家总资产数百亿的大公司,不是一个小项目,曾凌风自然不愿放过这么一个机会。
第四,曾凌风希望得到国家在其它方面对寒雨迷蒙集团的优待,而曾凌风将其明确到了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