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好事情。
当初,曾凌风为了降低将来的压力,是打算拉国家入股的。但是,当时的领导人却是因为前景不明,而且这个项目花费太过巨大的原因,放弃了入股。而曾凌风却是不愿意让这一技术长久的沉睡,强行启动了“燧人氏计划”,这就造成了现在这种极为尴尬的局面:虽然掌握了技术,想要开发利用,却是千难万难。
但是,随着能源危机的越来越突出,可控核聚变的利用又是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毕竟,矿石能源已经进入了夕阳期,随着矿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在不久的将来势必退出能源产业领域。
也许有人会说,曾凌风之所以能够掌握可控核聚变这一技术,那是因为前世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那么,这已经变相的相当于是国家投入了,曾凌风现在将其重新搞了出来,献给国家或者是与国家共享技术也是应该的。曾凌风如果爱国,那就应该将其无偿的献出去。
但是,事情却是不能这样说。诚然,在另一时空,国家的确是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但是,在这个时空,这一切却全是曾凌风的公司研究出来的。要真是因为另一时空的原因,曾凌风就要将这一技术献出去,那么,他旗下现在所拥有的那些矿产资源倒是应该全部献出去了,毕竟,在另一时空,这些矿产资源可也是其他国家或者是公司勘探出来的。
“凌风,那你打算怎么办?难不成你还让这个技术就躺在那里睡大觉?”周培林问道。
曾凌风有些恼火的抓着自己的头发扯了扯,苦恼的说道:“这事情真的很烦啊”
大家默然,这事情的确很难处理。周培林想说让曾凌风将这一技术献给国家,但是他真的没有那么厚的脸皮说出这样的话来。毕竟,他可是很清楚,寒雨迷蒙集团为了研究出可控核聚变,花费的资金可是以千亿美元来计算的。
当然,这只是周培林所了解的,那都是经过寒雨迷蒙集团处理之后的数据。不过,这个计划,的确花费的资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确确实实是超过了一千亿美元,只是超过的有限,大概在一千二百亿美元的样子。而寒雨迷蒙集团对国家汇报的数字却是高达四千亿美元。不过,这也不完全是虚报,要是按照前世曾凌风的了解,整个“燧人氏计划”花费的资金,可是高达三千亿美元的,而且前前后后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这要是考虑到时间与金钱的转换,四千亿美元也是保守的估计。毕竟,现在提前二十年实现这一技术,那不知道会为国家带来多大的利益。
“对此,凌风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周培林问道。
“我现在有两个想法。第一,那就是等待时机,第二则是和国家一起开发。”曾凌风伸出两个指头说道。
“说说你这等待时机到底是等待什么样一个时机吧?”周培林说道。
“毫无疑问,那就是等到全世界陷入了沉重的能源危机的时候,那时候,全世界对新能源的出现已经极其渴求。到那时候,即使是寒雨迷蒙集团垄断这项能源,想必人们也能够接受。或者就是等到寒雨迷蒙集团发展到一个不惧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势力的时候,那时候,寒雨迷蒙集团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开发可控核聚变。”曾凌风说道。
周培林摇了摇头,这两种时机,显然都是他不愿意看见的,也不是国家愿意看见的。
“那与国家共同开发呢?”周培林问。
“这个自然很好理解了,国家首先是出资购买可控核聚变的部分技术,然后,在技术属于双方共享的情况下,双方一起开发可控核聚变。”曾凌风说道。
显然,对于这个想法,周培林是持赞同态度的。当然,这个处理办法,也是曾凌风愿意看见的。这个办法,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寒雨迷蒙集团来说,都是最有利的。
将可控核聚变技术扣在手中对寒雨迷蒙集团毫无利益。寒雨迷蒙集团是一个商业公司,追求的当然是利益。而这个技术,如果不能用于商业开发,那就不能为寒雨迷蒙集团带来任何利益,反倒是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而且,这也与曾凌风的本意相违背。最先,曾凌风急于开发出可控核聚变这一技术,还不就是为了让中华民族在这项技术被开发后掀起的能源**中站在一个有利的位置,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么?要是这一技术不能运用,那曾凌风的愿望根本就不能实现了。
“那要是国家与寒雨迷蒙集团一起开发这项技术,寒雨迷蒙集团能够出让多少股份?”周培林对这个问题显然比较关心。
“呵呵,这个当然是可以商量的。甚至,只要国家能够给出对等的利益,就是国家想要控股这一技术也不是不可以商量。”曾凌风笑道,“当然,国家想要控股这一技术,那付出的资金就不可能真的按照我们集团研究出这一技术所花费的资金,那样对我们来说,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也就是说,国家想要控股这一技术,如果是要以金钱赎买的话,将是一个很恐怖的数目,毕竟,其影响因素非常之多。”
PS:雪恋求求月票啊,各位有票票的支持一把啊,谢谢。
第159章有人想向两房公司注资
第159章有人想向两房公司注资
“非常恐怖的数字?有多恐怖?”周培林显然不大相信曾凌风的话。
曾凌风笑道:“我们公司的统计部门给出了一个出卖股权的公式,也就是一个分段函数。按照那个公式,要是国家只购买百分之三十以下的股份,那么,只需要简单的按照我们公司的总投入资金的比例来算就行了。但是,一旦超过百分之三十,那国家需要的资金,将会迅速增加。按照公式计算,国家要是想取得大约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需要花费的金钱大约为一万亿美元。当然,要是国家想要取得控股权,那么,计算公式又变化了。按照公式,国家想要获得控股权的最低代价将是接近两万亿美元,而要是想获得百分之六十的股份,需要付出的则是大约十万亿美元。”
看着曾凌风淡淡的说出的几个数字,众人目瞪口呆。
曾凌风看着周培林他们的表现,笑了,说道:“舅舅,你也不要只看见这需要付出的资金数目很大,但是一旦你考虑了它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这付出的资金就是微不足道了。”
周培林连忙问道:“这怎么说?”
曾凌风笑道:“要知道,可控核聚变提供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按照我们的计划,建设的电站,装机容量最少都是百万千瓦级的,也就是低于一千万千瓦级的电站属于小型聚变电站,一千万千瓦到五千万千瓦的聚变电站属于中型聚变电站,装机容量大于五千万千瓦但是小于一亿千瓦的,则是属于大型聚变电站,最后,装机容量大于一亿千瓦的聚变电站属于巨型聚变电站。”
周培林他们眼睛瞪的更大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在寒雨迷蒙集团的计划中,现在的电站,即使以装机容量巨大的三峡电站来说,也只能勉强算为中型电站了。而且,他们都知道,聚变电站的发电和水力电站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不会有季节性的变化,只要保证基本的冷却水的供应,那就能够全年性的发电。可以说,相同装机容量的聚变电站,其每年的发电量,恐怕将远超同等装机容量的水电站,即使是火电站或者是裂变电站,其能量的利用率恐怕也没有聚变电站高。
要真是这样,那在中国,每个省市只需要建立一个中小型的聚变电站就完全可以解决其电力需求了。甚至,就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世界级的大都市,也最多需要一个大型的聚变电站就可以搞定其全部的电力需求,最不济也就是建设一个巨型聚变电站而也。
可以想象,要是聚变电站真正实现商业化之后,将没有传统电力能源的生存之地。因为,聚变电站巨大的价格优势,将使得它具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也难怪曾凌风会说一旦聚变能源用于商业开发之后,会带来一次能源**,遭致所有传统能源的一致打压了。
曾凌风随即爆出了一个更为劲爆的消息:“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聚变电站不能小型化,只是受限于如今的技术限制而也。只要技术储备够了,将聚变反应堆小型化是可能的,甚至就是将其制造成汽车的发动机都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了,将其应用到大型舰艇上更不是什么难事,也许,在十年之内,我国就可以出现聚变反应堆的航空母舰。”
如果真的能够将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到能够将其制成汽车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