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绕采取何种纹饰题材,大家坐下来专门研究了半天,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好的方案,唐俊忽然想起黄山之行谢东源曾经提起过青分五色,而黄山的瑰丽景色同样浓淡相宜,极富有层次感,绘制在青花瓷上效果一定不错。想到这里,他提议道,“我倒是有个好的建议,前些天公司组织大家对黄山一游,想必在座的各位对黄山的美景定然是记忆犹新,并且多少绘制了几幅黄山山水画吧!大家认为如果把黄山美景绘制在瓷器上效果怎么样?”
“这是个大胆创新的想法,我认为觉得可行,至少能够避免与别人创作题材撞车。我可以提供两幅画作供大家参考。”季凡当初自己安排大家到黄山游玩,只是为了给大家放松放松,却没想到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
唐俊这个颇具想象力的创意被大家一致通过,取来此次黄山写生的画作,由于这些人大多从事绘画艺术多年,画功精湛老到,因此这次所绘制的画作线条流畅,淡雅清爽,墨色淋漓,构图疏朗,每一幅画都各具特色,大家经过精心挑选,从中选取了二十四幅写意水墨画作做为瓷器创作的纹饰题材,包括唐俊在内的十二名陶艺师开始了青花瓷的绘制。
季凡这些日子即使天天泡在画坊里学习青花瓷的绘制,但是由于在瓷器上绘制不光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功底,而且这还是个熟练工种,因此他和黄欣怡、谢东源等人一样虽然上手很快,已经初步掌握了青花画法,但与唐俊等人比较起来无论是画功还是技法都略显稚嫩,倒是不敢奢望自己绘制的青花瓷能一步登天成为公司参展的作品。
什么时候能象唐俊挥洒自如地采用勾、描、填、涂、抹、皴等行笔技法在瓷坯上绘画就好了,看着黄欣怡等画家看着宝石蓝青料羡慕的眼神,季凡鼓励道,“大家不要气馁,以大家的绘画功底,我想只要经过努力,不久的将来很快就有资格使用这种宝石蓝青料了。”
这十八名画师尽管对于一个画坊里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多少有些想法,但看到季凡也同自己一样使用珠明料绘制,心里原有的牢骚立刻冲淡了许多。知道这是技不如人所形成的差距,这些刚刚入门的画师自然想尽快提高自身实力来弥补实力上的不足。
为了认真透彻地钻研元青花的纹饰,他特地安排易明俊从网上按元青花的比例下载了大量元青花的图片,并装订成册,闲瑕时就拿出来翻看研究一番。他从元青花最常用的纹饰画起,绘制出的波浪纹、变体莲瓣纹、如意云头等几种纹饰倒是象模象样,而绘制出画面开阔的疏朗型的纹饰虽然不能做到象唐俊那样快速一气呵成,但至少已能独立完成。
与另外十八名画师比起来,他在绘制瓷器方面进境很快,甚至连唐俊看了他所绘制的瓷器都连连赞不绝口,夸奖他在青花瓷绘制方面极富天份,进步神速,对此季凡只是一笑置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进入了九月下旬,还有不到半个月就是正式向瓷业协会递交展品的最后期限,此时景德镇的大瓷厂埋首于准备博览会的展品,而小作坊则加班加点赶制大量高仿品,准备借这次博览会的东风进行倾销。
这一天,又到了出窑的日子,龙兴瓷皇公司的陶艺师都聚集在窑前,想一睹自己的作品经过窑火二十四小时的烧制,究竟会变出什么样子。瓷器的出窑在易长风的主持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首先进入大家视线的是高温色釉瓷,随着匣钵揭开后里面一件件难以令人打起精神的废品,盛夏炎热的天气,可大家此时的心里却冰凉到极点,暗自在心里猜测道,看样子这次又是前几窑烧制的高温色釉瓷的同样结局了。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九十七章 … 素肌玉骨的冬青釉
随着匣钵盖子再次的打开,一件青釉戟耳瓶呈现在众人面前。青釉是中国传统色釉之一,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称景德镇的青釉为“素肌玉骨”,青釉以雍正时期最佳,制作工艺娴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官窑青釉瓷可根据颜色的深浅分为豆青、冬青、粉青三大类。青釉发色以豆青最重,冬青次之,粉青最浅。从这三种青釉中又繁衍出淡青、天青,虾青、橄榄青、蟹甲青等数种新色釉,最深的蟹甲青发色近乎于墨绿,光泽感极强,而最浅的则是淡青。
青釉历朝历代都有烧制,无论是“雨过天晴云破处”的柴窑,还是“叠千峰翠色”的越窑,那神秘的一抹青色,都令人痴迷不已。这件青釉瓷色呈冬青,器形古雅端庄,色泽青翠温润,线条简洁流畅,温润如玉的外表给人以流动般的韵律感。
“老天爷开眼,这回终于让构烧制出一件高温色釉瓷器精品。”易长风激动地说道,围观的陶艺师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知这是出自哪位大师的作品啊?”季凡好奇地问道。
“是我绘制的。”一个人从人群走出平静地回答道。
季凡瞧见此人有些眼熟,忽然想起他就是陶瓷之家成立那天曾和自己交谈过的那个福建的陶艺师,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原来是出自钱大师的手笔,你这件作品堪称精品,可以代表公司参展,在这里我要提前向你祝贺了,另外公司决定奖励你一万元,一会儿你到财务科去领取吧!”
“谢谢季总!”钱伯雄高兴地说道。
接下来唐俊等人烧制的黄山二十四景宝石蓝青花瓷器也一一展示在大家眼前。这批青花瓷采用中国水墨画的技艺,构图严谨,用笔娴熟。线条流畅,极具层次感,青花发色浓艳,晶莹亮丽,仿佛镶嵌于釉下的蓝宝石,熠熠闪光,凝聚处有明显的浓黑色结晶斑点和晕散现象。
虽然这批青花瓷绘制水平极高,但由于晕散过重和呈色过于深重的原因,只好无奈地淘汰了大多数瓷器。最后从中选取了五件青花瓷做为参展的作品。
看着又有五件作品获得了参展资格和公司地奖励,想到此次参展公司总计才有八件作品,除去这六件能够参展之外,只剩下两件参展作品的资格要由近六十名陶艺师来争夺,这个机率实在是太小了。没有作品被选中的陶艺师脸上不免露出失望之色。
“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既然大家对此次参展非常重视。公司可以与瓷业协会协调,放宽参展作品的名额限制,只要大家在规定时间内创作出精品,我保证不要说八件,就是八十件也可以入围参展,并获得公司的奖励。”季凡见到大家满脸顾虑,于是出言安慰道。
参展作品已经完成了六件,令季凡松了口气,还有半个月的期限,现在唐俊等人对于宝石蓝青花瓷的绘制已经驾轻就熟。看来这次如期完成参展应该是问题不大了。心情大好的他刚回到办公室。就见到品牌部的主管鲁明拿着瓷器外包装地设计方案来向他汇报工作。
季凡来到景德镇后,细心的他发现这里大多数瓷厂和瓷器商店仍然沿用稻草来包装瓷器这种陋习,对此他感到颇不理解。俗话说:货卖一张皮。瓷器毕竟是精细之物,使用稻草来包装,无形之中降低了瓷器的身价。细节决定成败,在包装这个问题上,季凡认为至少国外的同行比景德镇瓷业人士显得更为专业。比较而言。景德镇瓷器的包装过于残破,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这可能也是国外地名瓷可以卖到几千至几万美金,而景德镇的瓷器价格却徘徊于几美元地一个重要因素吧!
准备走精品路线的季凡深知产品形象的重要性,因此公司成立以后,他特地组建了一个专门负责公司产品形象和包装策划事宜的品牌部,并给品牌部下了一条指令,利用最短的时间设计出一套既能反应龙兴瓷皇瓷器高贵典雅艺术特征,又能体现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民族精神的包装。鲁明先后提交了几个设计手稿都不太令季凡满意,这次他忐忑不安拿着设计方案来见季凡,也不知是否能够过关。
这是一个以龙为主题的设计方案,手稿上一条青龙腾空做盘旋状,这条青龙双目圆睁,龙身扭曲,腿爪翻转,神采飞扬,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画面四周缀以传统的三多吉祥和凤尾草的装饰图案,线条工细,圆润流畅。
“自古以来,龙就是华夏大地的人们所崇拜地图腾形象,也是中华民族审美追求和精神象征,在古时龙可是皇家独享地专利和皇权象征。鲁主任,方案我已经看过了,看样子这阵子你也花了不少心思,这条青龙气势威猛,而不失华贵精巧,的确不错,你马上着手按照这个方案找个厂子,抓紧时间争取在博览会前把这批包装赶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