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品典当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农喝了一杯黄欣怡给倒地热水,神情放松了许多,“文革期间,一个在我们村里蹲牛棚的四川籍画家在山上干活时无意之中被毒蛇咬伤,他生命垂危之际,正好我上山砍柴时经过那里。救了他一条命,这个画家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于是就把这块雕版送给了我,并告诉我说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木刻年画雕版,据说也有些年头了,送给我作个纪念,并再三嘱咐我一定要好好保存它。

我得到它以后一直藏在家里,从未轻易示人,如果不是我儿子开拖拉机出车祸受了伤急等着用钱,我还真舍不得卖掉它。可是你们这条街上的人欺负我们农村人不识货。使劲往下压价不说,刚才差点动手打人。”老农眼里含着泪水无比委屈地倾诉道。

年画雕版是历代画工精心雕刻而成,它是年画线描的载体。可以保存很多年,当然越古老的年画雕版越值钱,这件出自清代康熙年间的年画雕版刻制精美,季凡不由为之心动,“大爷,你准备多少钱卖啊?”季凡听说他家里出事急需用钱也有心帮他一把于是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东西能值多少钱,你就看着给吧!只要不象他们只给一头二百太离谱就成啊!”朴实地老农眼泪汪汪地说道。

随便给?这倒把季凡给难住了。这种康熙年间的木刻年画雕版的价格也就在三千元左右,给他多少钱好呢?既然人家有困难,还是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吧,季凡想了想于是问道:“大爷,我也不瞒你,这东西价格也就在三千元左右,我给你三千块,你觉得如何呀?”

“什么才三千块?这钱根本不够手术费,这可怎么办啊?”老农不无泄气地说道。

“那请问做手术需要多少钱啊?”季凡决定帮人帮到底。这时他被偷偷地陈子奇拉到了一边,“老弟照你所说这三千元已经不低了。我看这个价位已经到家了。”

“陈哥。你不用劝我了,我心里有数。”季凡拍了拍陈子奇的肩膀说道。

“小伙子你是个好心人。这我心里有数。你能花三千块钱买下这块雕版已经是帮了我大忙,我再也不能给你填麻烦了。”老农说道,“钱虽然不够,我再去想想别的办法。”

“大爷,治病救人要紧,你就别再和我客气了,你就直说还差多少钱吧!”

“我这里有张医院开的单子,这钱我已经交了一部分,还差四千块五百块。”老农哆哆嗦嗦地从兜里掏出一张邹邹巴巴的催款单递给季凡,季凡大致瞧了一眼,又还给了他,从随身携带的手包里点出五千块递塞给老农,“大爷,这里有五千块,你收好了,赶紧到医院去吧!”

“我今天真是碰到贵人了,谢谢你啊,我儿子这下子有救了。”老农千恩万谢地握着季凡的手激动地说道。

季凡拉着他来到大街,伸手给他截了辆出租车,看着车渐渐远去,这才如释重任地回到店里。

“老弟,三千块地东西,你居然给了他五千块,这下你可亏大了。”陈子奇不无责备地说道。

“赚不赚钱无所谓,我自求能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季凡淡淡地回答道。

“你小子这么乐善好施,我看以后干脆不如管你叫季大善人好了。”陈子奇笑嘻嘻地说道。

“嗯,我也觉得这个称呼对他来讲得确很合适。”黄欣怡眨着大眼睛调皮地说道。

“大小姐,你别看热闹不怕事大,尽跟着瞎起哄了。”季凡捧着那块雕版说道,“走,跟我到沈老爷子那里去。”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二十章 … 出自鄱阳湖底的水捞瓷

君山接过这块年画雕版,仔细审视了半天,然后指着说道:“这块雕版从这上面沉积的墨色来看,它的刻制时间相当久远。”接着他按照绵绣年画的制作方法,先是雕版上薄薄的刷上一层墨汁,然后再将一张宣纸盖在上面,用毛巾均匀地在宣纸上转圈按压,稍后轻轻揭开,一张制作精美的绵竹年画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嗯,线条流畅细腻,人物刻画生动,典型的清代门神年画风格。”沈君山非常中肯地说道,“这块木刻雕版多钱淘来的?”

“不贵,才花了五千块。”季凡淡淡地说道。

“还不贵,这种清代的年画雕版也就值二三千块,你居然还说不贵,我可真有点搞不懂了。”沈君山白了他一眼说道,“花这么高的价格淘宝,这可不是你的风格,你小子这次不会是看走眼了吧!”

“就算是吧。”对于帮助老农这件事,季凡懒得跟他解释,省得人家说他沽名钓誉,捧起那块雕版向沈君山说了声回见,然后离开了古玩店。

这天,季凡正在大厅里忙碌时,来了一位小伙子,张口就问这里能不能鉴定瓷器。

“当然了,我们典当行不但可以为你典当物品,还提供鉴定物品、保管物品等多项服务。”季凡微笑着答道。

“本来这件东西到古玩店就可以做鉴定。但说名实话,那些个人开地店铺我还真有点信不着他们,因此特地大老远上你们这来了,你给看这件瓷器是哪个年代出产的?”小伙子从兜里掏出一件瓷盘放在柜台上,

这是一件青花瓷盘,画工精美,楔入式的圈足、酱口、锯齿纹,都是乾隆时期青花瓷器的典型特征,只是十分令人惋惜的是它的面表层已被破坏,致使它如同脱去一层皮。并似乎有一层胶状物质遮住了光,釉面暗淡无光,呈干燥状。

“你这件瓷器是清代的乾隆豆青青花大盘,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品相实在是太差了,这东西似乎是在水里长时间浸泡过。”季凡说着把手中的放大镜递给小伙子指着盘上面的层说道,“你用放大镜能清晰地看到上面地气泡破状。”

“你真让我佩服得五腹投地,实不相瞒这件瓷器的确是我从水里打捞出来的,为了得到它还差点搭上我哥哥的性命。”小伙子动情地说道。

我国是陶瓷的发明生产制造大国,自汉代开始已有少量的向海外输出陶瓷器,在历史上。中国著名的瓷器就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各国,所以这条线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可是海上波涛汹涌和连绵海战,吞没了无数商船。也造就了今天的“海捞瓷”。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外贸活动,从汉代开始至清代,每个时期的“海捞器物”都有,证明从未间断。近年来大宗沉船“海捞瓷”例如“南海一号”沉船、福建“碗礁一号”藏家们的追捧

古代国内贸易也有很多是通过水上交通进行的,古代地内河船同样怕台风、战争和意外,都存在发生沉船的风险。只是这些沉于内河的瓷器一直以来还未被发现。难道说这件瓷盘就是从内河里打捞出的“江捞瓷”、“河捞瓷”、或者是湖捞瓷”吗?

季凡听到他提到这瓷器是从水里捞出来时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先生你贵姓?”

“我免贵姓纪,大名叫长虹。”

“纪先生,你能给我仔细介绍下这件瓷器的来历吗?”趁着此时大厅里工作不太忙,季凡于是开口问道。

“这事说来话长,还要从我家乡鄱阳湖发生的怪事说起。纪长虹神情肃穆地说道,“我们家住在长江下游南岸,这里有一片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水域。这就是鄱阳湖,我家住在湖边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

每当渔讯到来时。家家户户地渔船都会因丰厚的收获忙个不停。而沿湖的市场,也是一派繁忙喜悦的丰收景象。然而。就在这平静安详的鄱阳湖中,因为它的东岸有座老爷庙,我们那一带的人就叫它爷庙水域”。都有些毛骨耸然。

“那是为什么呀?”左思思听到他讲起自已的经历不禁好奇地问道。

“这是这是一个阴森恐怖地死亡地带,它是一片神奇的水域,现在看来它十分宁静,但是船老大都知道,这里时时刻刻都暗藏着杀机。转眼之间,狂风会突然而至,假若不能及时靠岸,便在劫难逃。巨浪拍打着船身,水从四面八方灌入船里,即使再

,也无计可施。只要十几分钟,它就会葬身水底,踪,然后,这片水域又会立即恢复平静。据老一辈人讲,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这里被湖水无情地吞噬,然而更为离奇地是,重达上千吨地货船居然也会在这片只有18米深的湖水里神秘地消失,何寻找,也没有发现它们地踪迹。

这说起来就是前几年发生的事,安徽有条运沙船装满了沙子,正准备离开老爷庙水域,灾难却突然降临了。的都可以观天气,有大风暴应该要靠船,那个风暴好突然。眨眼间,狂风大作,浊浪翻滚,当时我也在湖上,我们这些离岸边不远的渔船看势头一对,纷纷靠了岸,惟有这艘运沙船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