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仍然出在内部,玉龙杰赤城内的突厥、康里两族的将军们习惯性骄横,拒不相信摩诃末的死讯,更不接受扎阑丁的继承。
  扎阑丁被迫率领七十余骑穿越沙漠,向八鲁湾方向逃亡。事后总结,他唯一的收获是得到了灭里可汗的信任,两人一起逃向帝国的东南方。
  城里的将军们如愿以偿了,他们终于摆脱了摩诃末父子的统治,终于让他们所蔑视的“怯懦”血统滚得远远的。之后他们迎来了蒙古军队的攻击,蒙古之王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同时率军兵临城下。
  光是察合台、窝阔台所部人数就达到了十万以上,作为长子的术赤更是在征伐花剌子模的战役中迅速壮大了自身,为以后早作打算。
  如此重兵,本应迅速结束战斗,像撒马尔罕城一样。可是一连七个月,玉龙杰赤居然岿然不动,相反蒙古军队在城下屡遭败绩。
  不是城里的突厥、康里诸将神勇,而是城外大王子、二王子的宿怨爆发,没有成吉思汗本人的现场压制,术赤、察合台没有立即翻脸火并,已经是很给未来的大汗窝阔台面子了。
  成吉思汗闻信大怒,令人传令一切听窝阔台的,不从者立斩!玉龙杰赤的命运就此确定,蒙古军几乎是当天就狂攻进城。之后的战斗在玉龙杰赤城内的每一条街巷里展开,连妇女、儿童都奋勇参战。
  花剌子模终于在玉龙杰赤之战中证明了自己的勇气,让后世翻阅史书的人能正视这个曾经一度极致强盛的中亚大国。
  这是荣耀,只是代价惨痛。玉龙杰赤的毁灭比之撒马尔罕更加彻底,它的人口全部消失,除少数儿童、少女、工匠之外,全部被杀,城池被决河灌水,消失在一片汪洋之中。
  玉龙杰赤从此在史书中除名。
  战后的蒙古军也在这里分裂,令人心寒的歧视让术赤彻底绝望。再留在蒙古军中,宣称自己的忠诚还有意义吗?他是长子,既得不到诸弟的友爱,更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同——全军的主帅是窝阔台,这就是他的地位!
  术赤尽取城中财富,率本部军马向锡尔河北部进发。他一路向北,向遥远的、不可知的地域前进,他要建立自己的国家,哪怕在名义上仍然是蒙古人,可在实质上,他一定要得到自由和尊重。
  历史作证,他做到了。
  回到当下,术赤远行,察合台、窝阔台没有阻止,甚至坐视兄长带走玉龙杰赤的全部财物。他们并不是心胸狭窄之人,不只是窝阔台,哪怕是以残暴凶狠著称的察合台也有着他严明的一面,他是蒙古军中威望最高的裁决者,凡有纠纷,由他决断,总是很公正。
  可惜的是,术赤的问题与公正无关,血脉的联系是人类最基本、最强大的一面,谁让当年发生了那样的事。多年以来,察合台三兄弟一边与长兄拥抱,心里自然生成一奶同胞的温暖,可同时也会狠狠地在心中咒骂,该死的蔑儿乞人!
  但是,他们的祖母,所有蒙古人心中的圣母月伦夫人也是蔑儿乞人也就是说,哪怕没有术赤,没有那次抢劫,他们的身上、他们伟大的父汗身上,也流着蔑儿乞人的血液。
  人生的滋味就是这样复杂难辨。
  术赤远走,察合台、窝阔台回到成吉思汗身边,他们合军一处,沿阿姆河向呼罗珊、哥疾宁进发。那是花剌子模最后的一片土地,在那里,准确地说,在八鲁湾附近,蒙古军遭遇了扎阑丁。
  八鲁湾在现今的阿富汗喀布尔附近,扎阑丁竭尽一切努力,终于在成吉思汗的大军到来之前积攒下了一些实力。当蒙古军的前锋部队抵达附近的瓦里延堡的时候,他突然出击,消灭了这支部队。
  遭遇扎阑丁时,成吉思汗懒得派任何一名将军去,而是顾念旧情,让自己的义弟——当年月伦夫人的养子失吉忽突忽率领三万精骑去征讨。
  失吉忽突忽是蒙古帝国的大断事官,负责掌管民户分配、审断刑狱、惩治盗贼、察伪施刑,在帝国中位高权重,在最早确立的九十九个千户那颜中排名第十八位,享有九罪不罚的特权,是第一等的蒙古贵人。成吉思汗之所以派他出征,完全是蔑视摩诃末家族,想把这最后一击的荣耀赠送给义弟,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失吉忽突忽出征,连同他本人在内,都忘了一个事实——他是个民事官,不是个职业军人。当时的每一个蒙古人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风险,因为自漠北起家以来,蒙古士兵们只要骑上了马,弯弓搭箭之后,就再没有什么敌人能保持着尊严离开。
  贪婪到愚蠢、怯懦到变态的摩诃末家族凭什么能例外?蒙古军不必由哪位名将临阵,只需要保持着蒙古士兵们的正常状态,战力就足够了。
  抱着这种想法,三万蒙古精骑进抵八鲁湾,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等待他们的居然是全军覆没!这是个让世人震惊到无法相信的战绩,是蒙古起兵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败,甚至翻阅蒙古战史,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失败。
  由扎阑丁所创造,由花剌子模人所缔造。
  限于史料的缺失,时至今日没有谁能清楚地知道当时扎阑丁是怎样指挥的,凭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我们能知道的,只有两点:第一,八鲁湾很可能并不是喀布尔以北喷赤哈尔河谷中的那个八鲁湾,而是喀布尔以南卢加尔可源处的八鲁湾城;第二,战场上,扎阑丁命令部下下马,把马缰绳拴在腰带上,与蒙古军作战。
  关于第一点,不管是哪个八鲁湾都无关本质。蒙古军已经不是当年只熟悉草原作战的部落游骑,多年征战,他们在丘陵、高山、河流、平原、城池等全部地貌都取得过辉煌的胜绩,所以地形不是限制他们战力的因素,而且所有资料都没有显示出他们是中了埋伏。
  第二点更像是一个传说,充满了不懂军事的想当然。下马是为什么,是为了节约马力,等待蒙古军战马疲惫,后发制人吗?
  马缰绳拴在腰带上,是为了腾出双手,甚至以战马为盾,便于作战吗?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如果下马步战都可以抵挡住蒙古骑兵的冲击,甚至一直等到蒙古骑兵疲惫,那么直接上马力拼不是更简单吗?何必如此费事。
  至于以马为盾,或者怕马跑散了,更是无稽之谈。真要是这样,身为马背民族的蒙古战士还能不加以利用?
  所有一切的背后都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扎阑丁、灭里可汗的惊人战力,以及宁死不降、奋战到底的斗志。是这些,加上失吉忽突忽非专业低能,造就了这场世界军事史上的唯一奇迹——从蒙古崛起成建制到覆灭的唯一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失败。
  事实上,直至蒙古在中原建国,元朝成立之后,渡海东征日本之前,蒙古军从没有这样失败过。东征日本的失利,也是败在海啸上,而不是输给了日本军队。
  消息传来,蒙古全军震惊,连同成吉思汗在内,都无法相信这个事实,直到失吉忽突忽逃回。成吉思汗立即结束其他战场的战斗,召回主力,直扑八鲁湾。
  全力消灭扎阑丁!
  没料到去的路上也非常不顺。蒙古大军自塔里寒南进,逾大雪山进围范延城,察合台的长子莫图根就被射死在这座城下。成吉思汗素来钟爱此孙,说来察合台是他真正的长子,莫图根就是他的长房长孙!居然丧生在这座城下成吉思汗下令昼夜强攻,不拔此城誓不罢休。
  范延城下尸积如山,蒙古军是踩着这些尸体攀上城头的。城破之后,城中所有生物,从人到牲畜,全数被蒙古军屠绝,真正做到了鸡犬不留。
  赶到八鲁湾,却找不到扎阑丁。说起来上一次举世震惊的空前胜利,带给扎阑丁的不是荣誉和威望,而是众叛亲离。战后分赃,为了一匹蒙古骏马,统帅集团里居然内讧到火并。花剌子模人的劣根性真是没法说了。
  扎阑丁只能再次出逃,这一次山穷水尽,只好去投奔他妈的娘家——印度。在他背后,乌云一般的蒙古铁骑蜂拥而至,在申河(印度河)边追上了他。
  前有波涛滚滚的两国界河,后有残暴凶狠、绝世战力的追兵,扎阑丁、灭里可汗再一次展示了宁折不弯的硬汉本色,两人战至一兵一卒不剩,仍然苦斗不止。灭里可汗在哲别的刀下逃生,向遥远的下游单骑逃去。扎阑丁则在二十余万蒙古铁骑的注视下,手持花剌子模战旗,纵马跳进申河水中。
  在灭里可汗身后,成吉思汗命令蒙古战士不得放箭。他欣赏这个永不低头的年轻的敌人,想放他就此逃去。当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