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恒清俊的双眸里有被理解的感激。但也有着挥之不去的痛苦,“你说的那些我都明白,可这件事,确实是我做错了。我的心里,一直很难过”
钱灵犀把他的手贴在了自己脸上,“我知道,你不是有心的,可错了就是错了。我们不逃。该做什么弥补的我陪你一起,可你不能因为这样就惩罚我。”
“我”邓恒似要辩解,可钱灵犀很快把他打断了,佯怒道,“你到了这里都不回去,把我一人丢在家里,难道不是在惩罚我吗?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怕见了我,想起那些人和事。更加难过。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也会因为见不到你而担心难过?”
邓恒一时语塞。只听钱灵犀道,“已经做错的事情谁都没办法改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去做更多会让人痛苦的事。我做了你的妻子,注定就是要和你同甘共苦的。有什么福我会跟你一起享,有什么祸我也会跟你一起当。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了心里的不安而避开我,因为不管你好与不好,我。还有我们的孩子,都和你的命是绑在一起的。那么,就让我们陪你一起承担。一起赎罪,不好吗?”
邓恒定定的看了她许久,然后才缓缓道出一个略带哽咽的字,“好。”
钱灵犀温婉一笑,拉着他坐下,“那现在,你来告诉我,你是怎么跑在这里修路,又是怎么弄到那药方的?”
邓恒定下心来,这才将出门后的事情一一告知她听。
原来邓恒出海离开九原,摸清水路后,先回了趟京城。这当然是秘密的,他也没有胆大妄为的违反太上皇的旨意,而是让人替他捎了个信进去,告知皇上,这条水路虽险,但确实可行。如若打通,将来九原的繁荣更加值得期待。
后来太上皇为了不失信于天下,亲自出京私下见了这外孙一面,主要就是听取了邓恒关于这条水路建设的汇报,然后初步同意了他试行这条水路的构想。
可要修路修码头,最缺的就是银子还有船工。
邓恒原打算亲自回吴江府的老家去要,然后一路上也好去抚恤那些跟赵庚生出征,却死伤在北燕的将士们。可没曾想,突然就接到钱灵犀的消息,得知她有了身孕。那他再也呆不住了,一门心思就想往回赶。
钱扬武倒是对航行及船舶等事极有兴趣,他不愿跟着邓恒早早回来,便和钱扬威石明睿一块儿下江南了。
钱灵犀听及此不由诧异,“你说我大哥和石家表哥?”
邓恒点头,钱扬威不用说,已经历练出来了。石明睿办事老成稳重,邓恒觉得可以托付,就把此事交给他三人去办了,另安排了吉祥去代办抚恤等事。
“你干爹说,年轻人总是要出去闯一闯的,所以他也同意让他们出去历练历练。他老人家眼下已经卸了官职,在荣阳守孝。打算等着你兄弟他们返京时再一起回来,那时真正是无官一身轻了。”
钱灵犀知道,邓恒虽是这么说,但要不是他主动提出来,钱文仲哪好意思说这话?因为这事一旦做成,不仅是钱家,连带石家也能沾光的。邓恒此举,分明是有心提携石氏家人了。
心中暗暗感激不说,却只问他,“那药方是怎么回事?”
邓恒说到此处,总算露出丝笑颜,“这事儿可真是巧了,我一回来就听说九原那边虫灾闹得厉害,可我这良莠不分的人又怎么懂治虫?于是便只好让人在百姓中查访,没想到真问到一户人家,祖上传下来个秘方,专治那虫子。于是我便把这药方买下,让人给你送去了。你可曾送到官府?”
钱灵犀当然送了,在得到方子的当天下午,她就带着熬好的汤药,并让人弄了几个简易的喷洒器,交由钱文佐钱文佑两兄弟,送到官府去了。
钱扬名自告奋勇,拿自家和严家的田地做了试验,当天就把药水喷洒下去,结果一晚上杀死行军虫无数。
这下不用宣扬,周围的百姓纷纷来他家讨要药方,钱灵犀直等了两日,看这场虫灾确实得到了控制,这才放心的收拾了行李过来找邓恒了。
眼下虽听他说得轻描淡写,但钱灵犀知道,能弄到这个药方肯定很不容易。不过她也没有细问,只将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向他叙述了一番,又问他将来有何打算。
邓恒静默了好一时,才缓缓道出心里一个重大决定,“灵犀,如果你日后会随我过苦日子,你怕不怕?”
钱灵犀淡然一笑,正要回他,却忽听薄薄的门板外头一阵嘈杂,本留下和软软一起看家的赵长生,慌慌张张的声音在外头就能听得真切,“大爷,大少奶奶,你们快回去吧,家里出大事了!”
是夜,邓恒一骑先行,带着人星夜往九原赶去。
而钱灵犀有孕在身,经不起这样颠簸,只好留下歇一宿,把邓恒手上的事情安排妥当,才缓缓乘车随后。
九原真的出大事了!
在钱家进献了治虫的药方之后,虫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莜麦的成熟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经过多位本地有富有经验老农的一致首肯,官府开始号召大家抓紧时间,给莜麦施最后一道肥,然后赶紧把麦子催熟,进行收割。
因为虫害的泛滥,今年的减产是一定的,老天这样晴热,备不住后面会下大雨,所以他们只能尽力保住现有的粮食。接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多种些白菜萝卜,一来养地,二来也可减轻些过冬的负担。
可莜麦要催熟,用水就一定不能少。官府当即就下了令,除了正常吃用的水,其余水源一概优先满足庄稼需要。
为了方便灌溉,也不与民争水,韩瑛下令士兵们抓紧时间去挖个渠,把流经九原的那条河水直接引到地里去。
这些天虽然因为干旱,水位下降得厉害,但还不至于造成饮水困难。上流来的水源也足够充沛,可等到士兵们拼死拼活,用两天一夜挖通了水渠后,竟然诧异的发现,上游的水位大减,根本就满足不了灌溉的需要。
士兵们可急坏了,莜麦的肥已经施下去了,要是得不到足够的水来灌溉,那他们这最后的一点庄稼也保不住了。当下不用下令,就有士兵自发的请愿往上游去找寻问题所在。
结果,他们在上游发现了一个渠,而顺着这个渠找下来,他们没有看见大片的庄稼,却是看到了一座山。
山的外头,搭着做泥活的棚子,可做些泥制品怎么要得了这许多水?这些当兵的起了疑,悄悄摸过去一看,里面虽然也有人在烧些瓦罐和陶盆,但产量并不大,而那水渠却被引进更深的山里。
他们想要进去查看,却不妨惊动了人。矿上的管事牛气轰轰的出来叫嚣,说他们这儿是通过监事院,拿了批文的。谁要查,得拿官府的行文来。
那些小兵不敢查了,但有一个从前在家里当过矿工的就私下告诉头领,感觉这里头象是在挖矿。
小头领一听,知道这事情不对劲。如果真是在挖矿的话,那应该由他们军方来负责,怎么可能就监事院说了算?
命人看住现场,他飞也似的回去报信了。这小头领留了个心眼,没敢瞎嚷嚷,只把这事告诉韩瑛身边,一个他绝对信得过的头儿了。
那人恰好就是樊泽远。
樊泽远闻言也吓了一跳,赶紧把这事禀告了韩瑛。事关重大,连韩瑛也不敢马虎,亲自点了最亲信的将士们跟他一起去查看。
结果,人赃并获了。
第584章 株连
一个天大的谎言就此戳穿,钱慧君这个对外号称是做泥壶的买卖,实质上是在挖铜矿。
这可不是件小事情,不说灭九族,抄家是一定的。万一谁在其中徇私舞弊,一样难逃株连。连韩瑛也吓得不轻,火速把现场封闭,并将一应人犯押解回了军部细审。
这帮子人敢来挖矿,无非是利字当头,可真正出了事,谁不是缩头乌龟的把事情往上推?
这样一层一层,很快就推出幕后老板了。
钱慧君和莫祺瑞,一个正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吃着冰,一个正在酒楼里对一个新来的小戏子眉目传情,同时被抓了。
甚至都来不及辩解,钱慧君连鞋也没顾得穿上,就这样穿着一双雪白的罗袜给逮到了军部衙门里。
韩瑛是儒将,素来又怜香惜玉,可他却对如此狼狈的钱慧君没有半点怜惜。事实上,他心内恨毒了这丫头!
要不是她黑了自家岳母的财物,他至于如今过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