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冰清皇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也有一句“素衣朱绣”,而这一句的前两句便是“扬之水,白石皓皓。”

    冰清清清吟出口来:“‘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皓扬’如何?”

    “皓扬?明皓扬?”明轩当即点头:“好,好名字!”

    宝玉王妃跟胤祺也大感欢喜,宝儿更是凑上去亲了冰清一口。

    “皓扬?嗯,本王喜欢”

    明锐话音一落,失手就跌落了桌上的酒盅,喝得已然酩酊大醉。

    明轩便让夜晏跟胤祺一起将他扶进寝殿去休息,但听明锐酒后一声一声地喊着“冰清清儿”,稀里糊涂地说着什么。

    胤泽当下就恼了,手中的玉盏不声不响地被他捏成了粉碎。

    看得明轩吃了一惊。

    欢宴顿成僵局。

    冰清垂眸,正是尴尬之时,却见了宝儿将她面前置放的一盏玉液酒给喝了个精光,还在意犹未尽地舔着舌头。

    冰清赶紧抱他离座,正不知该当如何是好,宝玉王妃适时接过,“皓扬,皓扬”的就开始哄上了。

    只看宝儿喝得小脸通红,趴在宝玉王妃肩头就睡着了。

    ==========*============

    “朕已经打定主意,先拿云峥,再取耶罗。”

    御书房里,胤泽这样跟太傅说着。

    牧庸略略一忖道:“先北后南,先强后弱,乃是一招险棋,却也不失为高明之棋。”

    得了太傅的肯定,胤泽眉宇舒展,续道:“那太傅觉得,朕确定战略方针之后,当前最为紧要的是做什么呢?”

    牧庸道:“目标猎物既已明确,自然是要开始物色猎手的。眼下当务之急,当是培养能够为陛下东征西讨,攻城略地的贤臣勇将了。”

    胤泽揉了揉眉心:“无相将军无疑是朕最可倚重的人,只是可惜老将军上了年纪,无色虽是将军的后继之人,可毕竟没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少了沙场上的历练,叫朕又如何能放心。”

 君当恕醉人

    胤泽揉了揉眉心:“无相将军无疑是朕最可倚重的人,只是可惜,老将军上了年纪。而无色虽是老将军的后继之人,可毕竟没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少了沙场上的历练,叫朕又如何能够放心。”

    牧庸一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用人之道,存亡之道也。得人才者得天下!选人用人,关乎大业的成败。如何根据德才勤绩,慧眼识人;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一切,都还在于陛下的掌握之中。”

    胤泽因问:“何为用人之道?”

    牧庸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所谓正患己不能知,不可诬一世之人!

    昔曹公举士:‘名至实归,重在实际;德才兼备,唯才是举;重用清官,不避小贪;招降纳叛,尽释前嫌。’陛下欲求得勤政清明,朝野臣民不噤口不语,就须得——不拘一格降人才。”

    “陛下,可还记得楚汉争霸的故事吗?”

    胤泽点头:“记得,太傅跟朕说过,刘邦所以胜项羽,乃是胜在用人之上。”

    牧庸笑而颔首:“刘邦最大的优点是用人上不拘一格,他的首脑谋士和大将中,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卖布的,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

    可对于他们,刘邦都能委以重任,各尽其才。借他自己的话说:‘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领百万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吾能用他们,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使人攻城略地,每得一城,即作为封赏,能与天下人共利,所以人人效命,而得有天下;相形之下,项羽妒贤忌能,多疑好猜,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故而人心懈体,乃失天下。”

    胤泽听后直是点头,慨叹道:“朕得一个太傅,便胜张良、萧何一对人杰!”

    牧庸笑意吟吟,不再接话,只问胤泽道:“陛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次兴兵,陛下可师出有名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胤泽苦笑:“只是,朕纵是师出有名,母后也不见得能答应。更别说,朝堂上那些见风使舵,只知一味附和的朝臣了。”

    牧庸看他虽然苦恼却不见得有懊丧之色,想来当是胸中已有丘壑,他暂不愿说,他自不会急着追问。

    方是时,见得常汀进门禀道:“启禀皇上,睿王和明王一同等在御书房外求见皇上。”

    胤泽顿了一顿,是有些意外了。

    下一刻就会意过来,唇角一勾,眼睛里却没有笑意:“宣。”

 国公说得是

    御书房的御案之前,明轩和明锐冠带齐整,并排立着,双双向胤泽执礼。

    胤泽抬头看了一眼,拿起案上的奏折翻阅着,一面凉凉问道:“睿王和明王可是有何事吗?”

    明轩移目明锐,见他还无动于衷,当下暗暗推了明锐一把。

    明锐这才勉强提起精气神来,淡淡启口道:“回皇上,臣明锐素来不胜酒力,昨夜里不小心多喝了几杯,迷迷糊糊的就说了些糊涂话,冒犯之处,还请皇上不要怪罪。”

    胤泽生出一副好奇的模样来:“明王是昨夜喝多了?噢,这今宵有酒今宵醉,得欢乐时且欢乐嘛,也无伤大雅啊。不过,朕听说的,都道是酒后吐真言,可明王却说自己酒后说的是糊涂话,那明王都说了什么糊涂话,不妨再说来给朕听听。”

    有没有这么能装糊涂的?!

    明锐抬眼直视着胤泽:“臣昨夜叫了皇后几声闺名,如此而已,臣以为臣身为皇叔,本当无妨,却不想,人心不古,小肚鸡肠。”

    含沙射影的吗?

    胤泽拧眉:“既然明王以为,明王身为皇叔,叫皇后几声闺名,便是无妨,那明王何须再来同朕解释一番,难道说,是明王心虚了不成?”

    明锐放下手来,正声道:“君子坦荡荡,本王何曾有心虚?!”

    胤泽道:“明王最好是坦坦荡荡!须知,聂冰清乃是朕的皇后,朕就是不宠她,不碰她,把她当作花瓶摆着看,也轮不到明王对她心心念念,牵肠挂肚!”

    明轩本想要明锐来向胤泽好生请罪,以求尽释前嫌,不想,这叔侄两人才一见面,两下里就呛了起来。

    赶紧拖住愠怒的明锐,进前一揖道:“皇上,明王乃是皇后娘娘的六叔,也跟臣一样心中欢喜皇后娘娘,却绝不敢对皇后有丝毫非分之想;明王本就随性,不拘小节,昨夜酒醉,叫了皇后几声闺名,全然是无心之失。还请皇上谅解再三。”

    见胤泽不说话,明轩从容续道:“皇上,臣明轩也爱喝酒,都道青梅煮酒好上好,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欢后笑,怒时嗔,醒来不记有何因。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还请皇上宽恕明王酒后的不敬之言,臣保证,他再不敢有第二次了。”

    胤泽听四叔说得这般千回百转,当下软下心来,向明锐道:“明王既然酒品这样差的,那依朕看,日后还是少喝些的好。”

    明锐看四哥对着胤泽那般低声下气,本就满心不痛快,一听胤泽叫他日后少喝酒,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连酒都不让他喝了,这还叫人活的吗?!

    当即拉下脸,撇撇嘴道:“叔叔知道了。”

    胤泽一双锐目倏地瞪起,明轩赶紧拿手肘在暗处撞了下明锐,明锐才又懒懒拱手道:“臣明锐谨遵皇上圣意。”

    胤泽将他二人的小动作尽收眼底,斜了明锐一眼,就再不予理会了。

 皇上有请

    太子当朝,国公、阁老辅政。

    这是胤泽登基之前的政治格局。

    待胤泽于国孝三年之后奉诏登上大位,这种僵局仍旧没有打破。

    朝堂人人尽知,辅政的虽是国公和阁老,可天衢真正掌权的却是太后聂飞凤。

    国公炎铸亦不过是太后安插在朝廷之上的一枚棋子。这枚棋子虽不受人欢迎,却时常有着令人莫名胆寒的蛊惑。

    这一日早朝,胤泽在灯烛辉煌中巍然坐上御宝台,文武百官在赞礼官的吆喝下,三跪九叩,同声山呼。

    国公炎铸每到早朝之时更是双目熠熠。

    莫名的欢喜。

    适逢边境骚乱再起,在赞礼官一声“有本奏上,无事退朝”之后,以镇国大将军姬无相为首的武官纷纷开始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