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探花帅承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芹之祖父曹寅,在其著述《栋亭诗钞》封首之署名前的籍贯处即贯以“雷池”二字,可见其早以名扬天下了。 
  雷池开发尚古。流下来的传说中,就有秦庄襄王赢楚的三公主来雷池修炼,至今已有二千余年了。相继在汉代《三国志》中亦有记载。祖越寺,始建于唐代;龙泉寺,壮阔于隋朝;中会寺、南泉庵,兴建于明;无量观、五龙宫、产生于清。其他寺庙,亦均出现于宋、元、明、清季。 
  正因为其古老,更为苍凉古迈之鄂东增添一丝秀色,亦为游旅生就一分引人之情味。 
  陈月琴出家前,其祖姑陈兰君释玄子,曾把她带到雷池游览。雷池五寺、六庵、十观、十一宫,计三十二座寺院及其遗址,她都游览过了。最后相中了木鱼庵。木鱼庵又是她祖姑住持的地方。所以,待她后来剃度为尼、削发出家时,便将木鱼庵做为自己住持的地方了。 
  话说陈月琴与帅承瀛在雷池接触、久别重逢后,便往来不断。有时,月琴扮成男装以学友名义前来幽会帅承瀛;有时,帅承瀛着成女衣以尼友身份前去寻找月琴。月琴前来龙泉寺,不是在吐符应生石下或狮子峰石下谈心,就是在西阁书房倾吐;帅承瀛前去木鱼庵,不是在睡猫石边或木鱼石上交臂,就是在罗汉洞里相欢。雷池山石莽莽,草木森森,景致幽幽,自是情侣的好去处。他俩自然也是欢快无比。 
  乍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元空方丈并不觉。 
  一日,他来到西阁书房省视课业,忽见那个书生模样的“学友”又来了。待再看时,发现这个书生的形样有些不对。又看看帅承瀛,则有些窘困和忸怩。待那人离席搭后眼一望时,他不觉大吃一惊,这还了得! 
  乍开始的一个时期里,释玄子禅师并不知。 
  一日,她来到罗汉洞里进香火,忽见那个女尼模样的“道友”又来了。待再看时,发现这个道友的行为有些扎眼。又看看陈月琴,则有些慌恐和不安。待那人离洞用后眼一瞄时,她不觉大吃一惊,非同小可! 
  于是,她派身边女尼释绿了随后前去盯视。 
  于是,他派身边和尚释晋丘随后前去探察。 
  绿了和普丘途中,在中会寺相遇了。 
  他俩本来相识,将所见到的情况一说,便又都各自地返回到各自的庙里去了。 
  元空方丈听了,并未立即发火,而是将帅承瀛叫到龙泉寺讲经堂,向他讲述起一个古老而悠远的故事。 
  他说,寻阳南的鄂南一带,有一座山名叫望儿山。那座山,当人们从南面去眺望时,就会发现它像一个老母亲立在那里向南了望。望什么呢?望她的远出未归的儿子。 
  传说,很早以前在望儿山下这个地方,住着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清苦贫寒的生活。老母日耕夜织,省吃俭用,供儿读书;儿子刻苦攻读,又很孝顺,只盼望能够科场取中。后来,逢科考之年,儿子乘船跨海进京赴试。不幸途中遇险,船沉人亡。在家中的老母并不知道此事,只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登山眺望。 
  也许是由于望久了吧。在眺望时,竟幻化出一些图景来。 
  一次,她竟然地望到她的儿子归来了。那是在茫茫的大海中,扬起了一片白帆。风浪中,她的儿子向她奔来了。 
  她惊喜地向儿子问道:“儿啊,咋回来了?” 
  儿子答道:“遇到了风险,不能前行了。” 
  她又问道:“那么,功名呢?” 
  儿子答道:“暂时不取了,先在家陪伴老母。” 
  她不满意了,说道:“进取向上,岂能半途而废!” 
  儿子见母亲不悦,便退去了,旋即不见。 
  又一次,她竟然地又望到她的儿子归来了。还是在那茫茫的大海中,又是扬起了一片白帆。风浪中,她的儿子向她奔来了。 
  她再次惊喜地问道:“儿啊,这回可是真地回来了?” 
  儿子答道:“不,你的真儿子并未有回来。” 
  她听了,问道:“那么,你是谁?” 
  儿子答道:“我是你儿子的魂灵啊。” 
  她大惊,问道:“那么,我真正的儿子呢?” 
  儿子答道:“他已经落海淹死,永远也回不来了。” 
  母亲有些凄然,苍茫中,儿子又不见了。 
  第三次相见,那是在一个日出的早晨。还是在那茫茫的大海中,又是一片白帆扬起。风浪中,她见到她的儿子了。 
  此时,她的儿子身着锦袍,腰扎玉带,头戴纱帽,满面春风地来到了她的面前。 
  她又是欣喜地问道:“儿啊,你咋才回来呢?” 
  儿子答道:“我已经考中,独占鳌头,夺得状元,并且在外面作官了。” 
  她听了,说道:“这么说,是你没时间回来看妈了。”儿子答道:“是的。我这回是来接你的,咱好永远在一起,以享天伦之东。” 
  母亲听了,满心欢喜,不由得呵呵大笑起来。 
  哪想,她的这一声大笑,竟然将她惊醒了。这时她才发现,此乃是个南柯一梦。待她睁眼再去望时,眼前又什么也都没有了。只是有着那迢迢的大地,茫茫的海洋。 
  此后,老母亲照样地登山望着,一次又一次,只将荒坡都踩成了道。 
  随着她一次次地登山眺望,她也一天天地变得年迈了。 
  一日,她又艰难地登上了山顶。 
  这是她最后一次登上山顶了。待她爬上山顶时,竟闭上了双眼。说来也奇,老人死后,身子并未有倒下,而是直直地站立着。日久,便化作了这山。 
  从此,这山便被唤作望儿山。 
  世上的事情无独有偶。在此山南还有一山名叫“馒首山”。因为它长得像一个圆圆的馒首而得名。人们都说,那是给这位老母敬献的供品,以体量她做母亲思儿的一片心。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是用来说明此种情况的。民谣云: 
  天为蒸笼地为锅, 
  柴在深山水在河。 
  万里云霄皆为气, 
  敬母献此大饽饽。 
  可怜天下父母心哟,这里面充满着无尽的凄惋和悲凉。 
  帅承瀛听到这个故事后,扑通给老方丈元空跪下了,说道:“师父,你不要说了,我全明白了,这是在说我。我今后,一定把心收回来。用在学业上,不辜负你的一片期望就是了。 
  我知道,这也是父母的一片期望呵。” 
  元空法师听了,弯腰将帅承瀛扶起,说道:“知道就好。 
  有些事情,待我以后慢慢地对你讲。” 
  与此同时,木鱼庵禅师释玄子也将红了找来。她也没有发火,而是向红了讲述起一个撩拨心机的故事。 
  她讲的是《西厢记》书外的趣谈。 
  她说,《西厢记》成书前,即有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传世。《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一传奇小说。盖写白衣书生张生与相府闺秀崔莺莺于蒲州普救寺相遇,一见钟情,月下相期,幽会相宿;然而美缘并未作美,最后以莺莺另嫁、张生别娶告终。曾有人,将张生说成是元稹的友人、以《枫桥夜泊》诗扬名于中外、并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唱彻于古今的唐代诗人张继。其实,这个说法被元稹的自身经历和思想境况给否掉了。元稹成名后,为寻求靠山,娶了尚书右仆射韦夏卿的小女韦丛为妻。在这之前后,他曾抛弃了一个他曾热爱过的少女。《莺莺传》,既做了此番描摩,又做了那番掩饰,为自己始乱终弃行径做巧妙辩解。这点,正是他自暴自遗的反映。这是《西厢记》书成前的书外的一桩趣事。《西厢记》书成后,又生出一些轶闻趣事来。《西厢记》十里长亭送别段中有这样诗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层林尽梁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传说王实甫写到这里时,构想甚苦,思竭意枯,遂仆地而死。他死后,其作并未完成,从此中断。其余下的未成功部分,为关汉卿拾笔续之。其实,此说并非传说,但亦并非实闻,历来多有争论。有说,《西厢记》并非为王实甫作,乃出自关汉卿手。持此说者,以元代学者《中原音韵》一书为依据。该书当谈到“乐府之感、之备、之难”时,只提到元代的作家“关、郑、白、马”,并没有提到王实甫。“关”为关汉卿,“郑”为郑光祖,“白”为白兰谷,“马”为马致远,乃元代四大杂剧家。此说本难成立,无需多议。但又有一说突起,那就是《西厢记》作者为关、王二人说。持此说者,还明确指出,“王作关续较为可信”。《西厢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