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探花帅承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帅承瀛来雷池山龙泉寺求读那年春天,便已经成婚了。夫人姓刘,黄州人。他的这门婚事,是由生母瞿云鹤作主定下来的。刘氏与曹彩凤同里,又是故交。刘氏的爷爷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原籍寻阳,后迁黄州,善诗文,工书法,著有《葛庄分类诗钞》十四卷传世。王士祯为其作的序文中云:“衡以名家子,妙文誉出,其所著以问世,大半午夜观书,备尝艰辛磨砺。其著高明抑郁之什为多。其间,筹国忧民、哭父赠妹诸作,则又见其忠爱孝友之诚。至若襟期卓荦不受羁绕,而摅词命意,仍不爽乎绳尺之间,则又其才其情一本乎,品与识俱矣。”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顺治年进士,由杨州司理累宦至刑部尚书。他卒后,后人避世宗雍正胤祯讳,改名士正,乾隆中赐名士祯,谥文简。士祯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朱王。善古文,兼工词。其干济风节,多有所传,只是为诗名所掩。著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精华录》、《精华录训纂》等数十种,堪为清季大家。其族人才倍出,亦为清代名门。其兄王士禄、王士祜皆为进士,都有学名,并为显官,世人以三王称之。而其另一兄王士禧,亦为岁贡出身,亦有诗才。而刘廷玑,与曹寅的父亲、工部尚书曹玺为至交。同时,刘廷玑与纳兰性德又是诗友。他们几代相往,未曾中断,关系尤为密切。据这种情况,作为帅上敬的夫人瞿云鹤,自是以为门当户对,所以选取了刘氏女儿为帅承瀛妻。 
  刘氏,名淑香,生得确也清秀,美貌,且多文才,琴棋书画无有不通者。这样,更为老夫人瞿云鹤所相中了。 
  其实,帅承瀛的二嫂曹彩凤,还是相中了周月琴的,只是希望着能将他俩的婚事撮合成。但是,由于老夫人瞿云鹤从中作梗,再加上曹彩凤本是曹门之女,为曹寅的孙女,刘氏与曹家几世交往,她也不好就此掰了两家的义气。就这样,帅承瀛与刘淑香的婚事便算成了。 
  然而,曹彩凤并未有将这事放下,她曾悄悄地对帅承瀛说道:“不用忙,即便是周姑娘作不了正室,将来也可以纳为偏房吗。”没想,这事竟走漏了风声,传到了周月琴耳里。周月琴本来是在帅家做佣人的,她听到这事后,一时受不了,便离开了帅家。周月琴的父亲也是个憨直、耿正之人,他见女儿由帅家归了来,又觉得帅家做事不妥,又不肯让自己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蹲在人家脚下做小,便不再让女儿周月琴去帅家了,从此算作一刀两断。 
  世上的事情,最难理的,当数是儿女情肠了。它真如同流水,尽管你用快刀去切,也是切不断的,又如同藕之丝,即便藕断丝还连着。帅承瀛与周月琴也是这样。周月琴离开帅家,心里还有着帅承瀛,而且离得愈远,离日愈深,愈是想念;帅承瀛更是放不下周月琴。他在婚后曾去找过周月琴。然而,不仅没有找到周月琴,就连她家都不在寻阳了。无奈,帅承瀛到故知“鄂东草中药铺”纳兰性政掌柜那里打听一下,才知道周姑娘全家已经到黄州去了。帅承瀛忙于学业,从此这件事便耽搁下来了。当然,对于周姑娘以后的情况,便无有所知了。说句实话,要不着帅承瀛在这次梦中梦见了,还真无从相见了呢。 
  翌日早饭后,元空法师带领帅承瀛上路了,他俩准备到木鱼庵去。 
  木鱼庵,位于雷池山中沟处,中会寺北二里许。木鱼庵有一碑载:“自大清定鼎以来,传说此地有玉皇庙基一所,号曰木盂庵。遂募化十方善人君子,共成胜事,建大殿三楹,塑圣于中央,以悦游人之瞻仰。”木鱼庵,盖因木鱼石而得名。木鱼石,置“罗汉洞”的山道上,为一表面平坦的岩石,击之则声笃笃,犹如和尚、道士、尼姑念经时所敲的木鱼声,因而以“木鱼石”称之。游人经此,以为好奇,总是少不了的要敲打上几下。 
  日久天长,这块“木鱼石”便被敲打磨砺得十分光滑明亮,有的地方已呈凹形,其名称更是有些相符了。 
  木鱼庵为一女尼庙。 
  出家人有一个规矩,那就是男僧与女尼不能单独相见,如要单独相见,则称授受不清了。他们相见,必须是二人以上,即:或男僧二人,或女尼二人。相见时,要两手合什,目不斜视,以呈纯贞。 
  这日,元空法师邀帅承瀛同去木鱼庵,即是这个意思。 
  由龙泉寺去木鱼庵,中间经过一个莲花湖。那湖里有小船,供行人往来乘坐用。 
  元空与帅承瀛来到莲花湖边,便登上一条小木船,向对岸划去。山间小湖,本不太大,又加上僧尼道士常常走动,自然都会划船。 
  此刻,在湖的对岸,正好有一木鱼庵的小尼姑在提桶汲水。 
  那小尼姑,见和尚摇船行在湖面上,人影倒映在水中,那撑船的长篙一打,只将水中的人影打乱了,这真是有点自己打自己。她不由得好笑,随即说道:“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罗汉”,即指和尚。 
 帅承瀛听了这个语声,觉得有些耳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只是瞅着,有些**。 
  元空看了,笑着向帅承瀛使使眼神。 
  帅承瀛看了,心里明白,这是师父暗示自己和联。 
  帅承瀛也有此意。他顺眼再看看那小尼姑,只见她站在岸边用绳拎桶汲水,而自己的影子却映在水中。待她将水汲在桶中,那水中的影子因波光乱动,也看不见了。这样子,就像汲水将自己的影子也汲进桶中、提水将自己的影子也提走了一样。他想到这里,顺口答道:“佳人汲水,绳系波底观音。” 
  “观音”,即指女菩萨。 
  那汲水的女尼听了,提桶就走。 
  可是,她提桶走了几步,便停了下来。她觉得这个声音好熟,像在什么地方听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正在她迟疑时,帅承瀛与元空已经来到了跟前。 
  帅承瀛与那女尼一对望,只使两个人都惊呆了。 
  帅承瀛一看,那女尼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青梅竹马时的恋人周姑娘月琴。 
  那女尼一看,来到跟前的不是别个,正是自己的时刻想念的意中人帅学士帅承瀛。 
  两个人都站立住不动了。 
  蓦地,帅承瀛像想起了什么,随即向元空望了一眼。偏巧,这时释玄子禅师见元空来,已迎了出来。元空便奔向了释玄子,总算没有看出他俩的心中奥妙来。释玄子也只顾去迎接元空法师,没有注意到别的,总算没有察觉到他俩的隐隐私情。 
  从释玄子禅师那里得知,周月琴出家已经一年多了,出家后的法号是“红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也不便多问。 
  待临往回走时,红了以相送为名,暗暗地塞给帅承瀛一张字条,确立约会的地点和时间,帅承瀛看了,点头示意。这些都在不语中。 
  这是一个月满中天的时候。一个衣着清秀、举止文雅、生得美貌的青年书生来到了帅承瀛的身边。 
  这个人就是女尼红了,也就是姑娘周月琴。 
  他俩幽会的地方在帅承瀛读书的西阁之偏北侧。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镌刻着“吐符应生”四个大字,人们都以吐符应生石称之。 
  他俩在吐符应生石下谈起话来。 
  此刻,周月琴全是一副男相妆扮。她所以要这样,那自然是为着往来方便。 
  石下,周月琴谈起她出家的事来。 
  原来,虽然她一气离开帅家,其家又迁移黄州,但是她心中还有着帅承瀛。心想,即便是做小当妾也可以,只要能与帅承瀛在一起就行,也算今生没有白过。怎奈她家屡屡逼婚,想把她嫁给黄州的富绅戴亨的孙子戴石云。其实戴亨也是个有名之士。字通乾,一字嘉会,号遂堂,黄州人,原籍钱塘,其父戴梓,以事戍鄂东,遂来此。戴亨为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进士,官顺天教习,历山东齐河知县。后因以耿直忤上而被解职。他能诗。其诗宗杜少陵,上溯汉魏,无不涉猎,卓然为名家,著有《庄芝堂诗集》传世。像这样的家庭,周月琴也自是当嫁的,怎奈她心中有着帅承瀛,便将此婚决意谢绝。她是个刚烈女子,恐家人再有此类事骚扰,便产生削发出家之念。偏巧,千山木鱼庵禅师释玄子,乃黄州人,俗名周兰君,与周月琴为户族,以辈份相论,月琴称其为祖姑。周府也是个名士之家。周兰君的胞兄周景元,字石闾,汉军镶红旗人。其先祖由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一带)迁鄂东。工诗。其诗拟孟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