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探花帅承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横批是:“当当挡穷”;落款是:“帅承瀛”。 
  “前来当当的人颇识几字。他搭眼一看,再看看那字体,知道今天是逢上大才子帅承瀛了,甚觉荣幸。他谢过后,便将对联贴上西当铺的门口了。” 
  当铺掌柜一看见这联,便找到和?,把这事说了。 
  和?一听说是帅承瀛写的联,知道不好惹。又问一下联字,知道只是有些讽喻,他人不知道详情,也无伤大局。再者,帅承瀛的字又好。于是,他便来个将计就计,将对联贴在那里了。 
  果然,由于此联,前来当当的人愈多。 
  一日,和?见到了帅承瀛,说道: 
  “帅翰林,多谢你的关照,吾家当铺开得很红火。” 
  帅承瀛听了,知道是上当了,便说道: 
  “过几日,我再送你一副对联。” 
  “啥内容?” 
  “临时现编。” 
  和?知道他下副对联决不能留情面,便恳求道: 
  “帅翰林,你要写联,得让我看看。” 
  “要不让你看呢?” 
  “最好别再写了。” 
  “那也好,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请讲。” 
  “穷人中,不少人都是我好友。他们要找我帮忙,我便写张“免当票”。这样你见字后就给二两银子,不用他再当东西了。” 
  和?机敏,脑袋灵活,用心一想,有了。于是,他说道: 
  “可以,可以。多谢帅翰林支持。” 
  果然,和?见一张帅承瀛写的“免当票”,便付二两银子。 
  没想,这事竟使帅承瀛上了当。 
  过后不久,帅承瀛才知道,和?将他写的“免当票”当做字画出售了,不但没有赔上银两,反而赚了不少银子。大家都知道帅承瀛的字好,争相购买。 
  后来,和?将这事当他的干父乾隆说了。乾隆笑道: 
  “这是乖提督遇上了呆翰林,没想他也赔了本。” 
  嘉庆帝永琰,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十月初六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14岁时被乾隆秘定为太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九月初三日乾隆于勤政殿正式宣布立为太子,并定明年为嘉庆元年纪元。 
  嘉庆称帝后,改名永琰为?琰,作避讳。 
  原来,雍正于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暴死,弘历继承皇位,称乾隆帝。他在即位大典上,曾焚香祷告,祈求上苍,曰: 
  “当年皇祖康熙帝,曾御极六十一年,我不敢相比。若承蒙皇天眷佑,能在位六十年,即传位于嗣子,本人归政退闲。” 
  是年,为乾隆在位六十年,春秋八十有五,足符初愿。 
  然而,就在乾隆帝正式宣布此事的前一日,即九月二日,和?抢先一步,给?琰呈递了一柄如意,意在透露消息,表明?琰得以当选为太子,是他拥戴的结果。 
  嘉庆?琰以前对和?就不满,见此更为恼恨。 
  嘉庆即位登极之后,和?又以拥戴自居,出出进进呈一派狂傲之色。 
  随即,又有二事发生。 
  嘉庆即位,乾隆曾有意将他的老师帅承瀛擢升为礼部尚书,将他的另一位老师朱圭升任为文渊阁大学士。可是,由于和?作梗,将朱圭发到安徽做了巡抚,帅承瀛也只做了个安徽铜山铸钱炉元局丞。 
  太仆寺,是为皇帝供养坐骑的地方。一次宴席上,和?挑唆乾隆减掉太仆寺马匹,弄得嘉帝很尴尬,叹曰:“从此不复乘马矣。” 
  一日,嘉庆将和?召至便殿,问曰: 
  “太上皇待你如何?” 
  “太上皇恩典,天高地厚,奴才万死不忘。” 
  “那么,朕待你又如何?” 
  “陛下恩典,虽不能与太上皇相及并论,奴才亦以死相报。” 
  “太上皇与朕,哪个贤明?” 
  “奴才不敢说。” 
  “随便。” 
  “太上皇有知人之明,陛下有容人之量。” 
  “好个容人之量,你等着吧。” 
  嘉庆说了,一声冷笑。 
  和?听了,一身战栗。 
  又一日,早朝上罢,太上皇又专召和?入见。 
  见太上皇于皇帝的位子面南独坐,嘉庆则于召臣子坐的位子面西而坐。 
  和?下跪良久。 
  只见太上皇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但听不懂一字。 
  过了好久,太上皇突然睁开眼问: 
  “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和?闻听,知是问己,马上答道: 
  “徐天德、苟文明。” 
  复,太上皇又闭目喃喃叨念起来。 
  很久,才让和?退去。 
  嘉庆见此,十分惊骇,事后问和?,和?告诉他: 
  “太上皇念的,乃是西域一种秘咒,只要对所恨恶的人诵读此咒,这人即便在千里之外,也会无疾而死,或遭奇祸。” 
  “那么,方念何者?” 
  “乃诅咒川楚陕教匪无疑,我所指二人名,即教匪首领。” 
  嘉庆闻听,越发惊骇。他知道和?也娴于此术,若他年给我用上咋办! 
  随即,嘉庆咬了咬牙。 
  乾隆驾崩,秘不发丧,嘉庆假传太上皇旨,将和?召入宫。 
  和?见太上皇未在,只有嘉庆在坐,便有些悚然。 
  嘉庆也未多说,只拿出一件箭衣,要和?当即穿上。 
  箭衣为马蹄袖,又短又窄。 
  和?一时穿不上,便解释道: 
  “袖子太小。” 
  “不是袖子太小,而是你的拳(权)太大了。” 
  嘉庆说着,又是一声冷笑。 
  和?情知有变,越发毛骨悚然。 
  嘉庆也不多说,引和?去太上皇寝宫。 
  和?见太上皇已死,遂放声大悲。 
  嘉庆在一边,问道: 
  “你以前不是说过吗,先帝恩典,天高地厚。” 
  “喳。” 
  “既如此,让你跟随先帝去如何?” 
  和?吓得万死,叩头拼命哀求。 
  嘉庆没有作声,只要他与同党福长安去为乾隆守灵,总理丧仪。借机,剥夺了和?军机大臣、九门提督职。随即,会意言官出奏。时有御史广兴、给事中王念孙及广泰等,立即交章弹劾和?,嘉庆就势将其革职拿问。 
  这些事,都办得紧锣密鼓,丝丝相扣,非常紧凑。 
  据说,这些计谋,都出自帅承瀛。嘉庆帝向他求教,帅承瀛道: 
  “前车有之,可效皇祖诛鳌拜也。” 
  嘉庆本想将和?处以凌迟剐罪,其他人等,从重发落。 
  帅承瀛见此,打了一个唉声,出了一口长气,对嘉庆奏道: 
  “刑不必过重,事不必过极。过极则易生变,过重则易失心。现下,刚刚归政,又有川陕之乱,更是不宜。况有十公主在,先帝刚去不久,怎好劾和?子丰绅殷德!还是点到而止吧,也免落个不孝之名。” 
  嘉庆听了,亦以为只好如此了。于是,遂将和?以二十行大罪赐死,抄没其家资,以充盈府库。对于其同党和家人一干人等,也都从轻处置,草草收场。 
  由于有乾隆的关系,看在十公主和孝公主的面上,只夺和?之子丰绅殷德伯爵袭职,改任散秩大臣了。对于其生活,也只是赏给半拉旧院落,便算了事。十公主还算刚烈,跟她父亲乾隆一样,以后的日子总算挺过来了。即便后来丰绅殷德因病早逝,她还能照样支撑着家业,人称“乃强女子”也。和?死后,抄没家资,计获赃折银2亿2000两。当时,国库年收入仅4000万两,相当于5年多国库收入。此案,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污案了。朝野闻之,无不拍手称快,声称:“和?跌倒,嘉庆吃饱。” 
  然而,也有为其悲怜者的,那便是和?的小妾吴卿怜。 
  吴卿怜,苏州女,原为甘肃布政使王?望的爱妾,貌美异常,体态轻盈,有怜怜盈盈状,令人触目动心。 
  王?望在甘肃布政史任上,以收“监银”为名,大行贪污之能事。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三十日,王?望案发,被处斩。偏巧,此案正是由和?一手来办。他见王?望小妾吴卿怜长得秀美,便掠来归为己有了。 
  吴卿怜,毕竟是个纤弱女子,哪里能经受住多大轰击!她入得和门后,见和?对她并不坏,又见和?势大通天,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于是,吴卿怜便也就真心相依了。待到和?被除,她似乎有些惊梦初醒。随即,写下八章绝句来,以为怜之,以为纪之,其情也算惋惋,动人心脉。诗云: 
  晓妆惊落玉搔头, 
  宛在湖边十二楼。 
  魂定暗伤楼外景, 
  湖边无水不东流。 
  香稻入唇惊吐日, 
  海珍列鼎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