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二十八日又记:太医云:“腰间溃如椀,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见“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但他又说:“宫廷隔绝,其事莫能详也。”
  但清宫史专家指出,清朝的典章制度是非常严格的,皇帝私自从紫禁城里出去寻花问柳,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另一种意见却认为,同治重修圆明园计划遭百官反对而失败后,百般无聊,便在太监引导下,微服出宫,寻欢取乐。时外国人可能已知同治帝之病,如美国公使给本国政府的报告说,“同治皇帝病若以西医及科学方法诊治,决无不可医治之理,决非不治之症。”然而,同治帝是一国之君,太医开方要经过严审,出于为君者讳,是不能公布病症实情,也不能按病开方,下药不对症,医治无疗效。
  主同治死于天花梅毒说。也主要是根据历史档案与文献资料推断。御医诊断同治的症状是: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盘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这种看法是:同治或先患天花未愈而又染上梅毒,或先患梅毒而又染上天花,两种疾病并发,医治无效而死。
  民间对于同治皇帝死因有种种说法,清朝官方则保持沉默,不予申辩。因此,同治到底是死于什么病,成了一个历史疑案。
  同治死后,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急召惇亲王奕、恭亲王奕、醇亲王奕,孚郡王奕、惠郡王奕详,贝勒载治、载澂、公奕谟,御前大臣伯彦讷谟祜、奕劻、景寿,军机大臣宝洌А⑸蚬鸱摇⒗詈柙澹谖窀蟪加⒐稹⒊缏凇⒖洹⑷俾弧⒚魃啤⒐蟊Α⑽奈焙氲碌钚焱⑽掏槨⑼跚祆鳎鲜榉炕祁凇⑴俗嬉瘛⑺镖本⑿爨M、张家骧入,奉懿旨,以醇亲王之子载湉——既是同治的堂弟,又是同治的姨表弟,入继文宗(咸丰),为嗣皇帝。
  《清史稿·穆宗本纪》论曰:“冲龄即祚,母后垂帘。国运中兴,十年之间,盗贼刬(chǎn)平,中外乂安。非夫宫府一体,将相协和,何以臻兹!”同治年间,机遇难得:内处“太平军”与“义和团”两大社会动荡之间,外处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太后垂帘,亲王议政,宫府一体,尚能协和,推行新政,有一定成效。
  同治寿短病故,载湉入继大统,就是光绪皇帝。
  载淳个人小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载淳出生: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
  属相:龙卒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
  享年:19岁谥号:毅皇帝
  庙号:穆宗陵寝:惠陵(清东陵)
  父亲:奕(咸丰)母亲:叶赫那拉氏,后尊为孝钦显皇后
  初婚:16岁结婚,配偶阿鲁特氏,配偶:5人,皇后阿鲁特氏
  为皇后
  子女:无继位人:载湉(光绪)
  最得意:兴办维新诸事最失意:父亲早故
  最不幸:身后皇后自尽最痛心:无子女
  最擅长:戏耍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阎崇年:《清朝皇帝列传·同治皇帝》,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2)徐立亭:《咸丰同治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3)马东玉主编:《清朝通史·咸丰同治朝》,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光绪帝载湉(1)

 


  光绪皇帝名载湉,4岁登极,在位34年,享年38岁。年号光绪,意为继承光大咸丰统绪。载湉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是大清国的第十一位皇帝。
  光绪皇帝38年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作四个时期:从出生到4岁为醇亲王子时期,从4岁到17岁为少帝时期,从17岁到28岁为亲政时期,从28岁到38岁为“囚帝”时期。
  下面先从载湉4岁入继大统说起。
  慈禧一言定大统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皇帝病死。同治没有儿子,皇位由谁继承?
  据《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光绪朝东华录》、《翁同龢日记》等书记载: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酉时(17~19时),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东暖阁。戌时(19~21时),两宫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惇亲王奕、恭亲王奕等王公大臣29人,谕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宣布:“醇亲王奕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就是说,让醇亲王奕之次子4岁的载湉入继皇位,成为大清国的第十一位皇帝。诸臣奉懿旨退下,军机大臣退到军机处拟旨。一个时辰之后,“亥正(22时),请见面,递旨意,太后哭而听之”。然后,派人到醇亲王府(南府)接载湉入宫,到同治的御榻前,叩头号哭,即正皇位。
  又宣布懿旨:“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奕之子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就是说,先将载湉过继给早已去世的咸丰皇帝(庙号“文宗”)为子,即皇帝位。将来载湉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为嗣子。颁布这道谕旨,与吴可读尸谏的悲剧有关。吴可读,道光进士,官御史,为人耿直敢言。乌鲁木齐提督成禄滥杀平民,被告论斩。有的官员请改死缓。吴可读奏言:“请斩成禄以谢甘民,再斩臣以谢成禄。”因言语过于憨直,被降三级。光绪五年(1879年),同治奉安惠陵。吴可读自己请求送葬,夜间在蓟州废寺中自杀。怀中揣有一封遗疏,奏请让将来光绪的儿子继承同治为嗣。这件事震动朝廷上下。
  慈禧为什么要选择载湉(光绪)入继皇位呢?这要从道光说起。
  道光皇帝有九个儿子,长子奕纬、次子奕纲、三子奕继皆早死;第四子奕即咸丰皇帝;第五子奕过继给惇亲王绵恺(嘉庆帝第三子)为嗣,袭惇郡王,晋亲王;第六子恭亲王奕任议政王、军机大臣;第七子醇郡王奕,同治十一年晋亲王;第八子钟郡王奕,同治七年死;第九子孚郡王奕。当时入继大统的可能人选应当是“溥”字辈(永、绵、奕、载、溥、毓、恒、启),道光帝长孙是载治之子溥伦,慈禧以其宗支疏远而不同意立溥伦。溥伦时年17岁,如立溥伦慈禧便不能垂帘听政。那就只有在“载”字辈找。恭亲王奕长子载澂无子,第二子载滢出继。且慈禧根本不愿意立载澂、载滢,因其父为恭亲王奕,若立他们中的一人,则恭亲王的权力过大,对自己不利;那就在醇亲王奕家里找。醇亲王奕有4位福晋,共生育7个儿子:第一子、第三子早殇,第二子为载湉,就是光绪皇帝。第四子为载洸(guāng)、第五子为载沣(宣统皇帝的父亲)、第六子为载洵、第七子为载涛。醇亲王奕于咸丰十年(1860年),年19岁,奉旨同慈禧的妹妹叶赫那拉氏成婚。当时,慈禧还是懿贵妃,受咸丰帝宠爱。她曾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后又生皇子载淳,其地位更为巩固。懿贵妃在深宫之内,接触外人的机会少,能见到的男性除太监外,就是几个小叔子,即皇六弟奕、皇七弟奕和皇九弟奕(皇八弟奕已死)。懿贵妃有个胞妹尚待字闺中,她时常想在宗室中找个妹夫。在三位小叔子中,就年龄而言,奕已结婚分府,奕又偏小;就性格而言,奕过于机变,奕又羞怯腼腆。懿贵妃看中皇七弟奕。咸丰十年(1860年),醇郡王奕奉旨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的胞妹成婚。依例,奕应分府出宫,受赐在宣武门内太平湖东岸建府邸(今中央音乐学院和三十四中学址)。这就是第一座醇王府,后称醇亲王府南府(光绪做皇帝后,依雍亲王府后升为雍和宫例,改为醇亲王祠;慈禧皇太后懿旨又将什刹海北岸的一座贝子府赐给醇亲王奕,这里又称醇亲王府北府,也就是今宋庆龄故居)。载湉就出生在这里,是醇郡王与慈禧妹妹的骨肉。
  醇亲王奕在咸丰朝的11年间,除10岁那年因咸丰登极按例封为醇郡王之外,几乎没有受到大的晋封。咸丰病逝时,奕20岁。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