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澳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在悉尼、墨尔本、阿德雷德及其他州的首府。虽然如此,但工业产值仍有
较大幅度的增长,1900—1901 年度工业产值为6465。1 万英镑,1913—1914 
年度上升为16398。4 万英镑,提高了近1。5 倍。
澳大利亚的冶金工业虽然处于初创阶段,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07 
年产铁1。9 万吨,钢6000 吨,1910 年分别为4 万吨和8000 吨,1914 年产铁
7。5 万吨,产钢1。4 万吨。钢铁工业的发展是澳大利亚经济振兴的重要标志。
当时著名的钢铁企业是里斯哥钢铁公司。
对外贸易亦有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大批农牧产品,如小
麦、冷冻牛羊肉、羊毛出口增多。第二,黄金出口较19 世纪末有较大增长,
这是因为在西澳大利亚发现大金矿,澳大利亚因而又成了世界产金大国,同

一蒲式耳(英制)=36 升。

时铁、银、铜等产品开始有一定数量的出口。第三,由于进行工业化,引进
的技术、设备日益增多;第四,进入20 世纪后,澳大利亚大规模建造铁路,
大量进口钢铁。1902 年出口贸易额为1 亿澳元,进口贸易额为7600 万澳元。
到1912 年分别上升为1。5800 亿澳元和1。2200 亿澳元。这时澳大利亚是一个
顺差国家。
在1901—1914 年间,澳大利亚发展交通运输业仍以建筑铁路为主,从
1902 年到1912 年共建筑了4000 英里①的铁路。从1912 年开始修建横穿澳洲
大陆的铁路,由奥古斯塔港至卡尔古利。1917 年完成了这条长达1700 余公
里的铁路。这样,澳大利亚东部和西部,从悉尼和布里斯班经墨尔本和阿得
雷德直达西部地区重镇佩思,从而有机地联结了起来。这条铁路的修通对澳
大利亚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为了开发北部地区还修筑了从达尔文
港至伯德姆长达320 公里铁路。
这一历史时期的澳大利亚社会经济,仍残存有殖民地痕迹,所谓“殖民
地痕迹”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对英国的依赖。工业资金、设备、技术都要靠英
国提供。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因而在对外贸易上,出口农牧业产品和矿产品,
而进口主要是加工业产品,从经济结构上看,农牧业和矿业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工业所占比重则很小。以1912 年计,国民生产总值为
73300 万澳元,而工业净产值仅为10830 万澳元,占15% 还弱,由此观之,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还仍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但它已展示
了由农牧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前景。
1901 年后,澳大利亚人口有所增长,如该年人口为377。2 万人,1912 
年上升为457。4 万人,净增80。2 万人,较19 世纪下半叶人口增长率显著地
下降了,这是由于从1901 年开始强力推行“白澳政策”所致。这一历史时期,
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澳大利亚出生的人口增多,几乎占全
国总人口的80% ;大约有1/3—1/2 的人口住在城市中;有色人种人口的比率
和绝对人数都在急剧减少。所有这些变化对澳大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
二、“白澳政策”的确立与实施
新建的联邦政府为使国家法制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白澳政
策”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它是澳大利亚自建国以来长期推行的基本
国策。所谓“白澳政策”是指只允许欧洲白人(主要是不列颠人和爱尔兰人), 
而不允许或限制亚洲人和大洋洲人移民到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政策。澳大利
亚之所以推行这样的政策是有其历史渊源的。“白澳政策”最早是在新南威
尔士出现的。19 世纪40 年代,新南威尔士农牧业迅速发展,极感劳动力缺
乏,而牧放牛羊和垦殖农田的犯人不仅不可靠,且日益减少,后来流犯制在
这里遭禁止,因而便雇佣劳工,即有色人种来搞农牧业。当时澳洲人就产生
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有色人种进澳后势必和白人通婚,这既会混杂英人血
统,又会降低白人生活水平。此种观点随着移入的有色人种的增多而日益明
朗化。19 世纪50 年代,澳大利亚兴起“淘金热”,华人自印尼进入澳洲采
金,多时达数万人。华人的大批涌入更加强了推行“白澳政策”的思想,因
而在19 世纪50—60 年代多次发生排华暴行。一系列排华暴行的发生,标志
① 每英里=1。609 公里。

“白澳政策”已初具轮廓。例如1857 年,一个叫约·帕斯科·福克纳的人要
求维多利亚立法议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制定限制华人移入的法案,并且
提出“有效地防止澳大利亚福地的金矿变成中国皇帝和亚洲蒙古人、鞑靼部
落的财产”。白人采金工人亦对中国采金者无理地加以责难。
从1863 年起,在昆士兰的甘蔗和棉花种植业中广泛使用喀纳喀人
(Kanaks ),到1901 年“白澳政策”出笼时约有6 万这样的劳动力。他们是
由所谓“黑鸟喂养者”(Blackbirders )的人贩子从太平洋岛屿上贩运来的。
据考证,大部分喀纳喀人原系今瓦努阿图群岛上的居民。从种族上说,喀纳
喀人属美拉尼西亚黑人。喀纳喀人在美拉尼西亚语中意为“男人”。他们是
由人贩子用船运到昆士兰来的,第一批喀纳喀人是在1863 年运来的。他们来
后对开发昆士兰殖民区,尤其对这里的制糖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为白
人劳动力缺乏,而在热带和亚热带种植甘蔗和棉花,白人吃不了这样的苦。
到20 世纪,黑人的劳动已奠定了澳大利亚制糖业基础,白人对喀纳喀人的劳
动不那么急需了,便用“白澳政策”来驱逐他们。为此,他们制造出种种理
由,终于促使以民族和种族歧视为基础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白澳政策”
的出笼。
持“白澳政策”观点的人不仅认为有色人种进入澳大利亚会减少白人的
就业机会和导致白人工资和生活水平的降低,而且还认为来自亚洲和太平洋
岛屿上的黑人处于奴隶或半奴隶地位,来澳后会造成新的阶级矛盾,以致引
起社会动乱。他们顽固地胡说什么引进有色人种,会使澳大利亚形成为多民
族多种族的社会,因而形成民族矛盾和种族矛盾,导致社会动乱。此外还有
一些宗教人士和人道主义者认为贩卖黑人和引进华工是人为地制造新的奴隶
制,是不名誉的生意,是侵犯人权的罪恶行为,因此他们写文章,著书立说
予以谴责。
倡导这种政策最有力的是澳大利亚白种工人和工党。当时的《布里斯班
工人报》曾写道:“澳大利亚一定要避免有色人种的祸害。。,不然的话,
它就变成一个杂种人的国家,因种族纷争而动乱不安,因工业竞争而受摧残,
贫民充斥,并为律师、银行家、商业冒险家和金融冒险家结成的派系所统治。”
当时很有影响的《新闻公报》甚至提出了“一个民族、一个政府、一个大陆”
的口号。
“白澳政策”并不是具体法律,而是联邦政府推行的一种理论原则,是
用以作为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早在殖民地时期,几乎所有的殖民地当局都
制定过限制以至禁止非欧洲移民进入澳大利亚的法律,不过那时这些法律并
不是非常有效力的,因为六个殖民区各自为政,法律也不统一。然而,澳大
利亚统一后,其情况就不同了。在联邦第一届国会所通过的《邮电法案》、
《限制移民法案》和《太平洋岛屿移民法案》中都包含了排斥有色人种的规
定,这些法案使“白澳政策”具有全国性,并使之法律化。
《邮电法案》是联邦政府在1901 年6 月首先通过的法案。在6 月中旬第
二读时,西澳大利亚议员斯坦尼福·斯密建议该法案应补充一条:凡接受联
邦邮政补助金的船只,不论其是否在澳大利亚注册,只应雇佣白人劳工。这
条动议被国会接受,即《邮电法案》中的第15 条。不准雇佣有色劳工,这显
然是“白澳政策”的具体体现。斯密是关税保护派的激进分子,又是最狂热
的种族主义分子,后来加入了工党。
1901 年8 月,联邦第一届国会又通过了充满种族主义的《限制移民入境

法案》。该法案是政府制定的体现“白澳政策”的主要法律。它是由联邦总
理巴顿起草的。他在起草该法案时,遭到了英国保守党人、殖民大臣约瑟夫·张
伯伦的批评。张伯伦热切地希望澳大利亚的这一立法,不要触犯帝国的其他
成员国,尤其不应触怒印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