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原计划在2000年左右将该级巡洋舰投入现役,用于代替80年代服役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并和新一级核航母组成混合编队,对抗美国核航母编队。
◆设计思想
苏联海军在论证过程中除考虑填补退役巡洋舰出现的空白外,也充分考虑了2000年后造船技术和兵器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舰船上的应用,此外还考虑到届时可能遇到的敌方采用的对抗方式。从"夏伯阳"级巡洋舰的论证过程,可以窥见当时苏联海军在新造舰艇中的一些设计思想:
突出单舰特点,提高编队综合作战能力:"夏伯阳"级巡洋舰虽然具有多用途能力,但更突出的是它的核攻击能力和防空能力。前者是因为苏联海军的一惯作法,即想尽一切办法击沉美国的航母;后者主要是为参加编队的考虑,该级舰有足够对付4次"饱和攻击"的能力,可作为编队防空力量的中坚。
追求经济性,注重效费比:在保证舰艇性能先进的前提下力求提高效费比。要做到这一点是有一定难度的,例如"夏伯阳"级就不得不放弃部分续航力和区域反潜能力,以不致于大幅增加吨位和建造费用。在保证攻击和防空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并限制该级舰在其它方面的费用,并简化非主要舰载设备。为了减少风险,"夏伯阳"级计划装备的基本都是成熟的系统,比如动力系统采用的就是"无畏"级驱逐舰的燃气轮机。使用成熟技术及成熟设备既能保证性能,加快研制进度,减少风险,还可以使后续舰的造价大幅下降,可谓一举数得。
重视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舰上任何装备出现质量问题均会影响到本舰能否完成战斗任务,也会危及战斗编队的安全和所担负作战任务的完成,因此苏联海军在"夏伯阳"级的设计中非常重视可靠性和可用性。
苏联舰艇设计师在设计"夏伯阳"级时,特意强调了装备在战时及平时的可维修性。此前苏联很少考虑装备的平时维护,因为以前他们认为一旦开战,在核战争的条件下,武器的寿命只有几十天甚至是几天,维护得再好也是浪费,还不如造新装备比较好,所以苏联长期以来对维护都不是很重视。而在"1170工程"上的一反常态,说明当时苏联认识到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开始对军费逐步控制,由此装备的可维修性自然显得重要起来。
注重提高生存性:当时的几场局部海战实例使舰船设计人员发现,过去的舰艇在设计、材料选用及生存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上层建筑易燃、重要部位生命力弱、损害管制能力差,一处中弹波及全舰等。为此,苏联海军在设计"夏伯阳"级的时候重视了以下几点。
1、重视隐身设计:"夏伯阳"级尽力减少舰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如降低上层建筑和桅杆高度,上层建筑的外壁有一定的倾斜,选用雷达吸波材料,控制并降低本舰的噪声(如配备螺旋桨通气降噪系统)以及通过气幕屏蔽船体的系统等。
2、重视作战系统生存能力的提高:在"1170工程"中,采用了总线结构分布处理的作战系统,目的是为了防止舰艇由于一次中弹而丧失全部作战能力(英阿马岛海战中,英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就是因为指挥中心中了-发"飞鱼"导弹而导致全舰失去战斗力)。为此,除了将作战指挥中心移至水下部位并加装防护装甲外,对作战系统以外的其它重要部位,如通信舱、计算机舱、弹药库等部位也都使用了大量的复合装甲材料。
3、加强三防能力:全舰继续采用经过改进的"无畏"级上的三防系统。全舰分成7个密闭的三防区,如机舱、工作和生活等密闭区。密闭区内部施加0.5千克/平方厘米的超压,以防外部污染空气侵入。上层建筑采用全钢结构,既抗高温也抗冲击,其抗压能力可达0.55千克/平方厘米,从而提高了该级舰抗核冲击波的能力。
采用全新的防空垂直发射系统:自从第一代"左轮"式垂直发射系统诞生后,苏联就开始研制第二代垂直发射系统;二代系统大量借鉴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设计,并与苏联的垂直系统先进之处进行了结合。它与第一代的最大不同在于取消转轮机构,全部安排成类似于美国的模块化箱式结构。全舰防空系统共拥有两大发射区,舰前部区域共拥有9X10个单元,舰后部则拥有5X10个单元。这样,"夏伯阳"级共拥有140个防空发射装置,超过"光荣"近一倍。而且这些垂直发射系统都为多用途型,可容纳多种防空导弹。以前的SA-N-6系列可以继续使用该发射井,甚至允许一次将4枚防空导弹包含着发射筒放入同一发射箱内,如S-400的舰用型防空导弹就可以这样做。也就是说,140个垂直发射系统可一次装载560枚防空导弹!
◆全舰概貌
由于"夏伯阳"级的反舰、防空、反潜导弹武器皆采用垂直发射系统,所以在外形上与"光荣"级有很大差别。在舰体线型上,"夏伯阳"级继续采用了小长宽比与大水线面系数的建造方法。舰型为长首楼型,舰体型深大,纵向强度好,储备浮力大,干舷高、适航性好。但由于型深大,也使其风压侧面积加大,排水量增加。
"夏伯阳"级舰体丰满,舰体最宽处到舰尾末端宽度不变,首部细长,顶端上翘,宽敞的尾部呈方形。舰的后部依然设有可容纳2架直升机的固定机库。为进一步增强舰的适航性,"夏伯阳"级继续将上层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的布置方式,并设置舭龙舰体结构,分3层,为纵骨架式。
在舰载装备的布局上,"夏伯阳"级和"光荣"级区别更大,其主要的反舰、防空武器基本上都布置在舰的前部,雷达与电子装备位于中部上层建筑上,直升机平台则设在中后部。
阿尔马兹设计局在"夏伯阳"级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化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它将舰艇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而各功能模块又是按照标准化设计的,因此在建造时可以象"搭积木"一样,不但大大加快了建造速度,降低了舰艇建造成本,而H.还可以根据使用者对舰艇的不同性能要求和成本限制,自由更换或增减不同的功能模块,也会使未来的升级与改造难度大大减少。据俄刊的-些报道称,"夏伯阳"级共由68个不同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包括8个武备模块、9个电子模块、11个设备模块、24个仪器仪表模块、12个通风模块和4个桅杆模块。全舰一共划分为16个独立的水密隔舱,每个隔舱都能抗得住一发300千克装药的重型战斗部打击。
◆隐身性能
由于当时苏联已受到西方舰艇隐身化的影响,所以"夏伯阳"级在设计时就将隐身性能放到了第一位。为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夏伯阳"级的武器系统全部采用垂直发射,因此舰面上没有多少可值得探测的东西。这还不够,"夏伯阳"级还对甲板以上结构采用全封闭设计,舰体设计避免大的平直表面,折角线以上舰体和上层建筑明显内倾,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桅杆,采用了"金字塔"形封闭式桅杆,主桅杆顶部采用了类似于钻石那样的多面体结构,各个面均采用倾斜设计,并且在各面相交处采用圆角过渡,舰面布置简洁,烟囱采用"V"形布置等。为降低红外信号特征,在动力装置的通风设备上安装了减小热扩散和降低温度的系统;对烟囱则采取喷淋水雾的方法来降低温度,减少其红外辐射。
为降低噪声,"夏伯阳"级的主机和发电机全部换用运转噪声和振动最小的燃气轮机(全部为"无畏级"的改进型),而且都使用了专门设计的密封隔音箱装置,使机械噪声不能通过空气传递出来。同时还在舰体安装基座之间采取了双层隔振措施,隔绝了噪声和振动通过舰体结构传导到水下的途径。在机舱区的水下舰体表面,沿肋骨方向前后一共设置了4道喷气环,环上开有小孔,航行时由舰内专用供气系统通过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通过这4道喷气环不断喷出,形成一层具有相当厚度的"气泡幕罩",以有效地屏蔽与吸收舰艇器材噪声的能量,从而使传递至水下的噪声降低到最低程度。舰内的系统管道尽可能地采用了弹性连接管。对噪声的重灾区一螺旋桨,"夏伯阳"级选用了低噪声的5叶螺旋桨,此外还在螺旋桨上沿桨叶的导边开设有小孔,以将空气导入螺旋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