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安庆失陷的警报传到京城时;李鸿章尚不知最新情报;正在海王村逛书摊。一个知情的同乡人见了他劈头就问:“你难道还不知咱们的省城已失陷了吗?为什么还在这儿闲逛?”李鸿章顿时感到时局严重了;连忙去找同是安徽籍的京官、时任工部左侍郎的吕贤基;怂恿他上书朝廷;建议立马组织精兵强将赶赴前线;夺回江淮战略要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清北方的安全。
吕贤基认为说得不错;就令他代为执笔;自己签个名上报皇上即是;因为在此之前;李鸿章经常为之代笔。“文忠归;翻检书籍;审查时势;惨淡经营;而得长篇”,写完奏疏已经深夜;幸好他住的地方离吕贤基家不算远;就赶紧差人送去;便于第二天早晨吕贤基上朝时呈递上去。报告送走之后;李鸿章蒙头大睡;醒来时已是第二天中午。
他心里惦记着昨天的事情;未见有消息传来;就直接驱车到吕贤基的家里听动静。谁知刚跨进吕家的院门;只听见里面嚎啕哭声一片;像是死了人一样。他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吕贤基从里面跳了出来;朝着他大声叫道:“都是你害的我!现在倒好;皇上派我回乡督办剿匪。你害我;我也要害你!我奏调带你同行;当我的帮办!”(见刘体智《异辞录》)
不知李鸿章当时有没有被他那阵势吓唬住;反正这回要放下书本去打仗是无疑了。不仅他本人要回乡督带练勇;半年多后;太平军接连拿下了桐城、舒城;庐州(合肥)也危在旦夕;实行戒严;清廷再次震动;他的父亲李文安也被派回去练勇协剿了。
其实,李家父子早就预感到局势不妙;迟早要挺身而出的。因为那时清廷的八旗军早已形同虚设;全不能打仗了。一旦有紧急情况;“文武以避贼为固然;士卒以逃死为长策”,而且;地方上多年不打仗了;军队又实在少得可怜;偌大一个庐州府(现合肥);守兵只有五十余名;全省能够动用的兵额;不过四千;这如何能挡得住太平天国的滔天洪水?所以太平天国短短两年时间就横扫了半个中国。刚刚当上皇帝的苦命天子咸丰;只好大派汉族官吏的用场;把他们尽可能地赶上战场。既然官军不可恃;那么就鼓励那些有本事的在京官吏;打回老家去;通过他们自己本乡本土的各种关系和势力;培植新的武装力量吧。所谓回乡“结寨团练”;就是一招。
李文安早就在暗中操作了;他不断有信写回老家;叫家乡的哥儿们筑圩练兵自卫;先为防患预备之计;同时把在京读书的三儿李鹤章也打发回家;叫他弃文从武。所以在他们父子回到安徽之前;当地早已是山头林立;圩主横行了。所谓圩主;都是些有势力的地主乡绅;趁着天下大乱;自立称雄。圩主之间是“贼来则相助;贼去则相攻”;并无官府的统一领导;诸如吴长庆、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刘铭传、潘鼎新都是当时不可小视的地方势力;后来在编练淮军时;都成了老李麾下的强将。人们所谓的“庐州团练整齐”;其实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与李文安的工作是直接有关系的。官派团练大臣的任务是要把这些游兵散勇组织收编起来;帮助朝廷对付太平军和捻军。
书生带兵打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吕贤基临出京的时候与其母亲告别;自知此一去必定有去无回;跪在地上大哭一场。去和咸丰皇帝告别的时候;君臣两个相对又是大哭一场。李鸿章在后来和何莲舫的诗句中有“谏草商量擀吾圉;伏蒲涕泣感君恩”、“追伧同胞烈士魂”之句;说的都是当时的实情。李文安虽不惧死;但回乡后不到一年半就战死了。
李文安从未打过仗;起初运气还算不错;初战安徽临淮;又战庐州和巢县;战事还算顺利。他会同御史袁甲三(袁世凯的伯祖父)和安徽巡抚福济;屡战屡胜;曾大破捻军;还曾亲率乡团千余人;联合清军;攻破了庐州城外的农民军营垒。在庐江的白石山一战中;直接与太平军的英王陈玉成对垒;围城打援;居然打败了英王的一支部队;切断了庐州城的外援。可是后来在会攻巢县的时候;后勤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军粮不足;那些临时招来的士卒们吃不饱肚子;就不肯卖命了;自然就劳师无功。李文安回到团练公所郁郁不乐;借酒浇愁;竟发病猝死。他临终前还不忘遗命其子:“贼势猖獗;民不聊生。吾父子世受国恩;此贼不灭;何以家为?!汝辈当努力以成吾志!”
有其父就有其子。后来李家六兄弟都加入了剿灭太平军的战争;为清廷卖死命。两位女婿也不示弱;也为老丈人脸上添了不少光。大女儿张绍棠夫妇在李家困难的时候;曾屡番接济李家;令李鸿章数年后还感激不尽(见李鸿章《诰封一品夫人亡妹张夫人家传》及其给弟弟的信)。李家子弟兵中;除了老四李蕴章因有眼疾;只在其大哥李瀚章的衙门里做过短时间的差事;不能直接率兵打仗;其余都上过战场;并有累累战功。
第5节 曾国藩的“钱袋”李瀚章
李瀚章的学位和官位都比其弟李鸿章差了一截;打起仗来;“帅气”和“霸气”也略显不足;但他有他的长处。他有经济头脑;会“抓钱”;会当家;会料理后勤;周旋人事;办事扎实可靠无二心;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讨上司喜欢的。这可能与他在家是老大;其父初到京城做官时;他必须学会帮助母亲管家;安排全局有关。
李瀚章(1821—1899)名章锐;号小泉、筱泉、筱荃;晚年自号钝叟。他命运不错;除了刚入仕途时碰上连年打仗外;战争结束后就一帆风顺;青云直上;从湖南省的一个小县官、总理湘军的后勤官;一直升到湖南巡抚、浙江巡抚、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一生没有什么大的跌宕坎坷;他既没有二弟李鸿章那样闻名中外;也没有鸿章那顶“卖国贼”的帽子;是个非常务实的;有点老土兮兮的地方官。
他是1849年的拔贡;又朝考一等;很不容易。因其老爸与曾国藩同年的关系;他得以拜曾为师。也许他们父子原本就跟曾国藩有缘;1851年当局分配工作时;他就分配到了曾国藩的老家湖南;在永定县当县官。
不知他的运气是好还是不好;1851年正是洪秀全起兵反清的时候;第二年就打到了湖南。当时他原本要调任益阳当代理知县的;还未及上任;太平军就已打到了长沙城的城门下。湖南巡抚骆秉章立马把李瀚章派上用场;命他率兵把守长沙城的南门天心阁。李瀚章在此之前还从未打过仗;临危受命;身先士卒;居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虽无显功;也得到了六品衔的奖励;显然清廷是看到了他的忠诚。
他到湖南的第三年;太平天国的势头越来越猛;直逼长江边;这时曾国藩也被朝廷赶回老家来打仗了;李瀚章遂成为曾的忠诚部下;随营差遣。1855年,曾国藩在江西设立湘军后路粮台(后勤处)时;曾国藩认为李瀚章“醇厚明白”;头脑清楚;忠诚可靠;于是叫他当后勤总管。李瀚章知道;军粮军饷就是军队的生命;就是胜利的保障;他的父亲李文安在安徽战场上脑筋动足;出钱出力;就是因打巢湖时军粮没有跟上;结果引起部卒哗溃;大败而归;连老命也送掉了。这种萧何式的差事;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但是军队的给养毕竟要有来源;连年的战争;军费开支不断增加;清廷拿不出多少钱来;全靠部队就地筹饷。清廷只给政策;不给饷银。战线不断扩大;筹集军饷的活儿就是个无底洞;李瀚章肩头的分量可想而知。他又在江西主持过报销局;后来去广东专办牙厘(设卡收税);都是专为湘军筹集军饷的;的确颇有成效。难怪曾国藩一再表扬他:“精细圆适;其从国藩也久;其为国藩谋也极忠”时常想着要对他专折保奏。
李文安去世不久;庐州(合肥)失陷。李家老家合肥东乡磨店距城只有三十多里地;村里男女老少都在逃难。李瀚章身为长子;这时就把母亲、弟妹都接到了江西;先住奉新;后住南昌。在此先后;他们兄弟都成了曾国藩的帮手。
1862年春天;清军与太平军的对峙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关口。太平军虽然由南而北地打过长江去了;但没有继续北上直捣皇宫;夺取全中国;而是挥师折向东南;扑向风光绮丽、物华天宝的江南。这就给了清军大大的喘息时机;同时给了老曾以极大的灵感;调兵遣将;接连作出重大决策。
其中与老李家有关的就有两条:一是派李鸿章去上海借洋助剿;二是派李瀚章去广东;到这个太平军的大后方;兴办厘卡;筹集粮饷;以接济久围在南京城外的曾国荃部和浙江的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