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耙磺猩钣闷啡勘蛔莼鹕栈佟>萃臣疲窕乇簧辗课�9000间,迁西县2.9万间,迁安县6400间,总计,4。4万多间。
遵化县鲁家峪惨案幸存者张俊金惨案中日军在张俊金背部留下的伤疤
在制造“无人区”的过程中,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了疯狂地屠杀。1942年9月10日,迁安县日本驻军将从长城线上“无人区”里抓捕的312名群众,集体屠杀在大杨官营老牛圈。据遵化县的调查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共屠杀在本县群众人2238人,其中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就屠杀了1200人。迁西县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本县屠杀群众2503人,其中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就屠杀了1460人。
日军在长城内侧制造“无人区”,没有像伪满方面那样建设部落集家并村,而大部是武力驱赶。但是对一些根据地的群众,则采取了搞集家点的办法,强令群众集中居住,并派军警加以控制。由于居住条件恶劣,生活困苦,许多人死于饥寒和瘟疫。据统计,迁安县几个集家点里就冻饿和病死1000多人。小关庄村800口人,就死了300多口。遵化县死于瘟疫的650人,死于饥寒的570人。迁西县死于瘟疫的约2200人。而有些集家点上的群众更遭到一些意外灾害,如迁西县大韦庄的集家点,设在了一条空旷的大山沟里,附近19个村2000多户1万多口人被强迫搬来居住,家家户户都是搭的茅草窝棚,挨挨挤挤连成了一条五里长街,不意一场大火烧了个净光,有20多人丧身火海。
…
第六章长城南侧的“无人区”(6)
…
这就是《华北治安战》一书所美化的“保障今后生活”的真相。
顽强的斗争
1943年冬季反扫荡中,冀东八路军攻克遵化夏家峪敌人据点,日寇碉堡在炮火中土崩瓦解。
日军在长城南侧制造的带状“无人区”及多块的“暂时无人村”,大部地区都是抗日游击根据地和稳固的游击区,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抗日军民团结奋战展开激烈的保卫和坚持根据地的斗争。像古北口东翼长城线内侧和黄崖关内的广大山区,虽然被日军划为“非治安区”,反复烧杀摧毁,但始终没能制造成“无人区”。遵化县沙坡峪至洪山口一线,迁西县喜峰口里长河川及迁安县小关庄等地区,都是抗日根据地,虽然日军用重兵反复“扫荡”摧毁,并且认为制造“无人区”成功了,实际上根本没有成为“无人区”。据调查,在遵化县长城线上“无人区”里,始终有138户,380多人坚持在根据地里。迁西县喜峰口内大片“无人区”里,始终有1。2万多人坚持战斗。
为了保卫长城线上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游击队积极寻找战机打击日伪军。据迁安县统计,1942年9月以后,在坚持“无人区”斗争过程中,八路军和民兵共作战15次,歼灭日伪军1000余名。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对日伪军发动政治攻势,收到了很大效果。如迁安“无人区”内的黄金寨、高古庄、大庄等碉堡的伪军相继起义,参加了八路军。遵化县洪山口驻防的伪治安军,经过政治争取,倾向抗日,不但尽可能地保护群众,而且暗地里支持抗日工作,使洪山口、龙井关一带的“无人区”封锁线有名无实,成了由冀东基本区通往热南的一条重要的地下通道。在长城南侧“无人区”里,设有许多处物资站,开辟了许多条地下通道,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热南根据地,对支持那里的更为艰苦的“无人区”斗争起到了很大作用。
长城内侧的“无人区”,是在1943年夏季被粉碎的。为了摆脱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冀东八路军在1943年春季和夏季连续发动两次恢复冀东基本区的战役行动,从长城外杀回基本区,突破“无人区”封锁线,荡平了沟壕碉堡,基本区内的“暂时无人村”,也随着战役的胜利进展而得到恢复,群众又纷纷回到家园,重新建设起更加巩固的根据地。
冀热边战区的形成
冀东“无人区”被粉碎和热中、热东、辽西广大新游击区的开辟,并且热南及冀东基本区联成一片,就形成了冀东、热河、辽宁三角地带的新战略格局。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于1943年7月决定,撤销中共冀东地委,建立中共冀热边特别委员会(简称冀热边特委),下设5个地委;在行政方面,也撤销第十三专署,建立冀热边行署,下设5个专署。
…
第六章长城南侧的“无人区”(7)
…
回顾1938年中共中央派遣八路军四纵挺进敌后并在冀东发动抗日大暴动,当时的战略构想就是要在河北、热河、辽宁的结合部创建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一时轰轰烈烈,但当时未能实现战略目标。此后又经过5年多的艰苦斗争,在日本侵略者大搞“治安强化”和疯狂制造“无人区”的严峻形势下,在全国敌后战场都面临空前困难时期,游击区被大大压缩的形势下,地处深远敌后的冀热边地区,却能在四面受敌岌岌可危的困境中,四面出击,爆炸式地发展,实现了党中央5年前的战略目标,这是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的胜利。当时冀热边地区,流行的歌曲是“战斗在敌人的远后方,在祖国的最前线”,成立的剧社命名为“尖兵剧社”,办的报刊称为《尖兵报》。冀热边形成独立战区,在全国敌后战场,发挥着战略突击队的作用。
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在抗日战争艰苦环境中,坚持为连队和地方群众演出。
尽管日军疯狂制造长城线上“无人区”,强化其战略封锁线,然而冀热边八路军始终坚持向东北推进战略主攻方向,一直持续到最后胜利反攻阶段。这同样是冀热边地区作出的特殊贡献。
*第四部分
日伪制造“无人区”规划制订后,从1943年2月开始,就集中兵力大“扫荡”,强迫群众修建部落,驱赶群众集家并村。刚刚组建起来的凌青绥工委、办事处,在第十二团和七区队的支持下展开了激烈的反集家斗争。十二团和七区队,曾集中兵力在青龙县杨树窝铺、龙王庙伏击日伪军,配合游击队打开三岔口、安子岭等几处日伪“义仓”粮库,把日伪军抢来的粮食还给群众。为了适应反集家斗争的需要,第十二团、七区队各抽出一部分兵力,分散成以排为单位,主动接受地方党组织的领导,组成党政军民一体化的战斗队,分配到各区去支持反集家斗争。为了保卫老岭根据地,帮助花厂峪建立起民兵爆破组、侦察组,经常出击到五道岭、娄子石、江水岭、白雀沟等地去摆设地雷阵和侦察情报,并配合七区队拔除了由老岭根据地通往关内的吴庄据点,粉碎了日伪对根据地的封锁,打通了凌青绥与关内基本区的主要通道。
…
第七章热辽地区全面制造“无人区”(1)
…
1943年间,热中、热东、辽西抗日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冀热边区战略格局的形成,中共冀热边特委和行署新体制的出现,引起伪满方面日伪的密切注视,斗争形式急剧升级。出笼于1943年的一份《对中共冀东党的战略分析及对策》文件中指出:“为形成冀热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一贯的动向”,冀热边新体制的出现,“表现了冀热区之特性”。针锋相对提出对策,即从1943年春开始,在1942年已在长城沿线大规模制造“无人区”的基础上,又重新作出规划,猛烈扩大制造“无人区”的范围,凡是抗日游击区,全面制造“无人区”。
在热东、辽西
前面已经交代过,1942年间日伪在长城线上热东、辽西制造“无人区”的范围,东至青龙河岸,从凌源叨尔凳至卢龙桃林口一线。1943年春,日伪在热东、辽西制造新的“无人区”规划的范围,扩大到西迄青龙河东岸,向东至九门口(距山海关10公里);南迄长城线,北抵建昌要路沟至王宝营一线,宽约30至50公里不等,包括青龙县东部、凌源、建昌南部及绥中西部广大山区。
日伪制造“无人区”规划制订后,从1943年2月开始,就集中兵力大“扫荡”,强迫群众修建部落,驱赶群众集家并村。刚刚组建起来的凌青绥工委、办事处,在第十二团和七区队的支持下展开了激烈的反集家斗争。十二团和七区队,曾集中兵力在青龙县杨树窝铺、龙王庙伏击日伪军,配合游击队打开三岔口、安子岭等几处日伪“义仓”粮库,把日伪军抢来的粮食还给群众。为了适应反集家斗争的需要,第十二团、七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