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5)
第十七章 新的篇章
“善邻胜远亲”。经过十余年精心的呵护和引导,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伟大邻邦的关系已经步入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不远的未来两国必将携手迎来共同的繁荣。
我们期待着,留苏学人的精神火炬,将在新一代留学生手中传承下去。
历史,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后记
序
五十年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
五十年前,众多中华学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聆听了毛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讲话。“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豪迈誓言在莫斯科大学礼堂里回荡不息。
五十年前,上万名青年学子在异国的土地上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十年间,留苏学子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勤奋工作,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才智。虽经历坎坷和磨难却无怨无悔。
今天,昔日英姿勃发的青年已然变成了年逾古稀的老者。可是,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每当我回首往事,心中仍禁不住激情澎湃。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热血青年涌向无产阶级革命的圣地——苏联,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启蒙,学习革命斗争的理论和经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经过革命斗争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党和军队的建设和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才华,乃至热血和生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面对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大批管理和专业人才,新生的共和国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一万多名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一万多名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
学子们在克服重重困难与取得优异成绩学成回国后,无条件地服从分配,愉快地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才智和青春,为振兴中华创造了丰功伟绩,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他们当中,有的人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有的人成为一些行业和部门的领导者,有的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的人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了杰出贡献,有的人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不论声名显赫,还是默默耕耘,他们都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最瑰丽的建设事业。他们的名字,已经并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隔阂后,中苏两国间留学生交流成为融化两国关系坚冰的第一泓春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国政府恢复向前苏联及独联体国家派遣公费留学人员。与此同时,大量自费留学人员来到独联体国家学习。他们为增进两国间了解和友谊,巩固两国战略合作关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纵观近一个世纪的留学苏联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这就是永远胸怀祖国、视祖国声誉为生命的爱国主义,永远将祖国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奉献美德,和永远追求真理、不向困难低头的科学精神。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革命时期,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无论是肩负重任,还是历经磨难,留苏群体始终没有辜负民族的期望。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接见留苏学生并发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重要讲话五十周年。尽管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但领袖的谆谆教导却言犹在耳。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又看到了一部翔实、生动地记述二十世纪留苏群体学习、奋斗历程的著作。
单刚、王英辉两位年轻的留苏学子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通过长期的访谈和资料收集,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素材。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部充满了质朴真情的文字。编纂横亘七十余年的留苏群体史录的行为,正因出自新一代留苏学子之手才显得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味。
《世纪风华》一书,不仅是对近一个世纪留学前苏联和独联体国家的中国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工作等若干方面的生动刻画,更是对这一群体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内核的深度发掘。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是纪念毛主席讲话五十周年的珍贵礼物之一。
朱训(签名)
自序(1)
1988年9月28日早上7点40分。
十七岁的我,作为中苏关系解冻后国家第一批派往苏联的学习大学生,登上了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列车。
站台上,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父亲也不时掏出手帕擦拭红红的双眼。从没离开过家的我,实在是让他们放心不下。
列车徐徐启动了,并且越开越快,而父亲仍在追着火车跑,边跑边向我招手,可终于什么也看不见了。刚刚与父母亲人潇洒道别的我忍不住痛哭失声,心里竟是那般茫然,不知这隆隆列车要将我带到怎样遥远而陌生的国度
在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根被拔出的小草,从此离开了坚实的大地,开始了未知凶险的漂泊。
到达了莫斯科后,我被分配到基辅工学院学习。
在最初的日子里,我深深地陷于思乡的哀愁中。语言不通,上课听不懂,也无法和别人正常交流;饮食不习惯,自己也不会照料自己。没有了亲人的关怀,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和不可理解。被选拔时的激动和豪情早已荡然无存。
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的正确性。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在不上课的时间里,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徘徊,被纷乱的心绪所困扰。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的一瞥。
这一天,学校为新生安排了一次校史参观。我无心关注讲解员冗长的介绍,目光开始漫无目的地在墙面的照片上逡巡。
猛然间,我的视线凝固在一张老旧的照片上。
那是一张张清俊的东方男女青年的面孔。他们的神态明快而自信,目光平和而坚定。他们穿着统一样式的西装,身材同样瘦削,然而却洋溢着同样不可掩饰的青春热情。在照片下方用俄语标注着:“1961年某某专业中国毕业生合影”。
跨越三十年的时空,两代炎黄学子的目光在异国他乡碰撞了。
是他们——五十年代的中国留苏学生!
在出国之前,我曾被告知,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大批和我一样年纪的青年学生,和我一样被派遣到苏联学习。那时对于我来说,他们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现在,他们的形象终于真实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是的,他们和我一样年轻。他们一定也有和我相同的经历,也一定体验过和我相同的苦闷。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呢?我的目光仔细地扫描每个人的眼神,试图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我像是被施了魔法,呆呆地伫立在照片前,以至于没有听到同行者催促的呼唤。
大学的第一年级就在混沌中度过了。期末第一门考试是高等数学。我由于没好好准备,一下子考了个四分。教数学的是一位名叫亚列姆丘克的老教授。在成绩册上写下成绩后,他近乎于痛心地看着我,问道:“我的孩子,你怎么啦?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让你只考了四分?要知道,三十年前我教过的中国学生,他们都是那么的优秀,他们永远只考五分。”接着,他回忆起五十年代的中国留学生,提起他教过的每个人的名字。讲起当年的事情时,他充满深情。
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
我的眼前浮现出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三十年前,他们一定曾经坐在这个教室里,从容地回答问题,用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老师的赞许和敬重。
我是他们的后代。我的身上传承着他们的血脉和基因。我应当和他们同样优秀,我有能力和他们同样优秀,我必须和他们同样优秀!
从这天起,我发誓只考五分。
六年后,我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又过了两年半,我获得了副博士(博士)学位。
回到国内,工作之余我参加了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的活动,有幸获得了许许多多和五六十年代留苏学长接触的机会。
那些曾支持我走过艰难的求学之路的高贵灵魂,如今就有血有肉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