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制》重视军事人材的选拔任用。认为〃国家治乱在人材,而兵材尤重。〃(《军材述》)主张选将不拘一格,任将量才而用,〃兵家之材不一端,而处之亦不一其道。〃(《军材述》)凡是有军事才能的,不问出身贵贱,都可破格任用,〃任侠、刺客、盗贼、乞丐、屠沽皆可将。〃(《军材述》)
  在防御方面,该书主张水陆结合,全国会剿。他针对当时〃重水轻山,重外轻内〃的倾向,列举了俄国侵吞中国领土的历史和当时面临的更大危险,指出在加强海防的同时,必须加强陆防,要水陆结合,〃海军必与陆军为一气,而后策应呼吸无罅漏乖舛之虞。〃(《军地述》)他还提出全国要一盘棋,同心协力,共同会制,〃一镇有警,数镇会剿,一省有警,数省环攻,无奏调之烦,无分疆之别。〃(《军地述》)
  《权制》还重视舆论的作用,提出督抚将军驻节之区,开设报馆,进行舆论宣传,译述外国历史、新闻,各国器械之殊,政治之异,使君臣将帅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
  《权制》从写作方法到内容,都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兵书,吸收了资产阶级军事学的知识,具有近代的显著特点。它对于当时反抗外国侵略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也有一定史料价值,但有的篇章较杂乱,有些观点也是错误的,如把亡国的原因完全归之于通商,〃今之灭国以通商〃等,在阅读时需要注意。
  《权制》现存有清光绪庚子(1900年)刻本、光绪壬寅(1902年)长沙徐崇立刊本、《陈澹然三种》丛书本。

  第八节将略要论

  《将略要论》又称《将略要言》、《将学要论》、《兵略要论》等。刘璞撰。刘璞,字连城,清末淘阳(今陕西省东南部)人。生卒年不详,据序跋知他出身行伍,有较丰富的治军和作战经验,〃连城镇军带兵数十年,身经百战,语皆从阅历而来。〃(《将略要论题跋》)
  《将略要论》不分卷,全书原文仅约五百字,而前有序言五篇,后有题跋十九篇,对本书多有赞誉。如支张典伯常序称此书:〃实由身心性命而出,与纸上谈兵者奚啻霄壤。且森严文字,悱恻衷肠,一片爱民婆心洋溢楮墨。兵民交关处,更为痛快淋漓,如蚁穿九曲,无间不入,末后以抚字结穴。〃瑞征在跋语中说:《将略要论》〃议论宏深,体用兼备,有古名将风。〃本书文字虽少,但言简意深,纵横议论,语气连贯,颇有章法。首论为将之道,次论行师之法,三论文武之分,四论兵民关系。
  《将略要论》吸收了古代优秀的军事思想,结合作者的军事实践和心得体会,阐述了军事上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些重大问题。其中有些思想,至今尚有借鉴价值。
  关于为将之道。他认为,将帅首先要能定、静、明、公,即安定、镇静、明察、公平无私。这四条并且具有因果关系。
  他指出:〃为将之道,首在定,定则静,静则明,明则公,公而无私,克私不犯,则进道矣。〃第二要善于用人,做到〃能得人,能知人、能用人、能爱人、能制人。〃第三要有天文地理知识和扶危定乱的才能,〃省天时之机,察地利之要,揽人和之济,详安危之变,知定乱之法。〃只有具备以上条件,并持之以恒,〃久而不倦,遇事不乱,始能受国家之重任。〃关于行师之法。他主张慎战,〃定乱之法,慎乎其慎。〃既要〃守微〃,持守微妙,〃守微者,兴帮之本也。〃又要〃应机〃,善抓有利战机,〃有机必战,战不可夺;无机固守,守不可摇。〃〃合乎机宜,必能兴军固帮矣。〃他认为贪战是招致失败的根源,所以极力反对贪战,〃行师之道,忌在贪战。贪战者,丧军之根也。〃
  关于文武之分。他认为,以往打败仗的根源是文武别分,互不了解。他提出〃文可为将,武可转吏。〃要求武将和文吏要〃相知〃、〃相应〃。这样才能管理好军队,治理好国家,战无不胜,〃必得将能其道,吏知其将,将吏相应,以道教兵治民,兵民怀将吏之德,畏将吏之威,降心伏志,如是则人和,人和则察地利,省天时,战无不捷,攻无不克矣。〃关于兵民关系。这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作者继承了古代的民本思想,而且又有新的发挥,并将其引申到民与兵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兵与民是鱼水关系的论断。他指出:〃民为帮本。国家之度用,将吏之奉禄,军中之粮饷,皆出于民。民为兵之源,兵无民不坚,民不安固,倘有耗损,则兵失源,如鱼失水矣。珍之!爱之!〃同时,他还提出,国家和民众又需要军队来保卫,以卵失壳来比喻军队存在的必要性。指出:〃兵为邦捍。国家之威望,将吏之用权,民间之保护,皆籍于兵。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兵不坚聚,稍有变动,则民失卫,如卵失壳矣。慎之!重之!〃最后提出民与兵要互相体谅,搞好关系,和衷共济。指出:〃为吏者,必使民知兵之辛劳;为将者,必使兵知民之艰辛。如能将吏相应,兵民相洽,倚民养兵,依兵护民,兵坚民固,和衷共济,不亦善乎。〃《将略要论》以简练的语言论述了军事上的重大问题,在清代兵书中堪称独树一枝,具有较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当然,他的所谓兵民鱼水之说,是有其特定阶级内容的,在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军队与民是对立的,不可能真正做到〃相洽〃和〃共济〃。该书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刻本传世。

  第九节今兵利弊

  《今兵利弊》是清代论述当世军事利弊得失的兵书。郑曰敬著。郑曰敬,字德舆,号蕉园,湖南长沙人,光绪年间举人。著作有《九溪文集》。郑曰敬是一位有爱国之心的文人。
  他面对国难当头,朝臣误国,痛心疾首,愤而研读古今兵法,探讨天下大势,以谋救国之道。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他〃慨彼族之披狂,痛我军之废弛,发愤感激,著为此编。〃(《自序》)希望能因利革弊,复振中国兵威,赶走帝国主义列强。
  《今兵利弊》上下篇,约六千字。上篇是〃论兵利〃;下篇是〃论兵弊〃。他以兵法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外国侵略者和清朝军队的实际,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利弊,提出了〃利在我,而不在彼〃的重要论断,这在当时,对于鼓舞全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信心,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同时又分析了清朝军队存在的弊端,促进革除弊政。
  《论兵利》首先批判了当时流行的那种只看到外国长处,而看不见外国短处的偏见。指出:〃谈时务者,每谓各国富强,船坚炮利,步伐整齐,其利在彼。往往兵未交而气先阻。不知彼来图我,利在我而不在彼。〃具体提出了我国当时军事上的十二条有利条件,即十二利:(1)敌人为不义之师,正义在我一方,人心在我一方,〃普天共愤,率土同仇〃。(2)我为主,敌为客,地形险阻在我掌握之中,而敌人却不熟悉。(3)我众敌寡。敌人远来,师有定数,而且补充困难;〃若我中国四万万人,人人皆可杀敌〃,而且可以随时补充兵员,〃朝失一卒,夕补一兵,前军失利,后军补之。〃(4)敌人远离本土,供应困难,我在本土,后勤供应方便。(5)敌人劳师袭远,疲惫不甚;我则以逸待劳,以饱待饥。(6)外夷之间素有矛盾,〃外修和好,内怀猜疑〃,各有私图,貌合神离;而〃我国以一国之人,办一国之事情〃,共同为保卫祖国而战,〃朝野一心,万众一气。〃(7)敌人水土不服,久则力屈:我可深沟高垒,乘敌之虚。(8)敌人长于枪炮,短于击技;我则长干击技,可以利用山谷、林木、沟垒、凹凸等有利他形条件,或闯入敌营,短兵相接,使我之长处得以施展,使彼长处无用。(9)敌人图我,鞭长莫及、只能依据沿海几个〃近窝〃;我攻破其落脚之地,敌人便失去了依托。(10)敌人老巢越南、缅甸等皆我旧属,苦于敌人苛法,我可一举攻下。
  还可利用敌国矛盾,以夷攻夷。(11)敌人运兵转饷全凭几条运道,我则可以断敌运路,敌便不战自溃。(12)我可采用清野之法,使敌饥无所食,渴无所得水,烧无煤炭,使其困死。这十二利分析透彻,有理有据,颇能鼓舞人心。
  《论兵弊》首先指出:〃虽有可胜之机;使将不力,兵不强,恐其利尽失,反为敌制。〃并认为清朝军队〃积弊之深,由来已久,欲制勍敌,非痛除积弊不可〃。他总结归纳清朝军队有十弊:一是无军政之弊。〃今日统兵之官,习于玩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