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翠微先生北征录》为抵御外侮而作,所言皆当时军事上的实际问题,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军事思想。他崇尚黄老道家好生恶杀之说,《司马法》〃杀人安人,以战止战〃之论,认为〃兵本于不杀,武在于止戈。〃(卷二《治安药石序》)规劝皇帝不要轻意兴兵,〃臣愚欲望陛下详黄老氏好生严杀之意,明《司马法》安人止战之方,兵不得轻举,谋不得妄发。〃(卷二《治安药石序》)对于金朝是用兵还是和议,是摆在南宋文臣武将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且也是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从本书中可以看出,华岳的主张既不同于逞忿恃兵的主战派,也不同于放弃武力的乞和派。他认为用武力征伐不能放弃用和议这一斗争手段;而和议又要靠强大的武力作后盾,〃兵争之失在于士大夫逞忿恃兵而讳言和议;和议之失在于士大夫惩已往之咎,而耻言用兵。〃(卷一《平戎十策》)他不反对用兵,〃四夷不庭征之可也。〃(卷一《平戎十策》)但是反对内政不修,国力不足时,去与强大的敌国硬拼。所以,他认为当时南宋王朝没有金朝强大,提出以〃和议〃为缓兵之计,积蓄实力,等待时机,恢复中原。他特别指出:〃今日之和非真怯也,今吾仁以待他日可乘之机耳;非真畏也,养吾智以俟异时可投之隙耳。〃(卷一《平戎十策》)他特别重视贤才在治国御军中的作用,认为〃英雄豪杰之去留,为社稷帮家之休戚。〃(卷一《平戎十策》),他还公开指出,南宋兵败国弱的原因就是皇帝未得到真正的贤才,并对皇帝说:〃十者之弊非有英雄豪杰之士为陛下洗而新之,则他日败亡之患盖有不可胜言矣。〃(卷一《平戎十策》)针对南宋朝廷不能用贤的实际情况,提出广开贤路,提倡贤才自荐;重赏有功之人,〃聚天下之材者在乎财;散天下之材者在乎财。〃(卷十《将财相用》);因材制用,〃夫有技则生一材,有一材则济一用,因技以求材,因材以制用。〃(卷一《平戎十策》)他特别重视人心民意,指出:〃故善用兵者,必先守其心,而不失其所恃焉,斯为善守之策矣。〃(卷一《平戎十策》)他认为,失掉民心,违背民意,就会激起怨恨,四面树敌。因此,他反对扰民,〃夫用兵之策莫大于足兵,足兵之策莫患于扰民,扰民则心失,心失则怨起,怨起则衅生,衅生则吾舟中之人皆敌国矣。〃(卷十二《省运》)为既省民力,又保证军饷,提出〃兴屯田以省支费,浚水道以便转输。〃(卷十二《省运》)对于将帅的要求,他既提倡轻死贱生,又反对恃勇好战。认为古有〃贵死贱生〃、〃好死恶生〃、〃奋死则生,幸生则死〃之说,但都是对士卒讲的。所以他提出将帅也要与士卒一样,具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同时,他又要求将帅不可一味斗勇角力,还要会斗智赛谋,懂得〃不战之妙〃。所以他认为〃学战易,学不战难。〃(卷十《将帅好战》)在作战指导方面,重视敌情侦察。他认为,〃庙堂恶闻边备,将帅不买间谍〃,〃贼将之姓名,贼技之能否,贼势之进退,贼情之勇怯,盖殆若异世之事耳。〃(卷九《采探》)这是用兵失败的重要原因。只有召募间谍,设置烽堠、递铺等侦察通信设施,及时获取情报,才能使〃屯边之兵无事得以休息,有事不至窘束。〃(卷九《采探》)他针对金朝善用骑兵的特点,提出了以车御骑,以驽陷骑的作战方法,具体论述了各种地形条件下的制骑战术。
《翠微先生北征录》真实地反映了南宋军事斗争的实际和军事思想的特点,弥补了《宋史·艺文志》及省府县志缺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军事学术价值。
本书今存本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刊本,被收入《贵池先哲遗书》。此本据丁氏十万卷楼抄本刻印,而丁氏抄本又传录自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
第五节百战奇法
《百战奇法》又名《百战奇略》,最早著录见于明杨士奇撰《文渊阁书目》,其后见于明晁瑮的《宝文堂书目》,明周弘祖的《古今书刻。明焦竑的《国史经籍志》等书目,均未著录作者。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李赞刻《武经总要》附刊本,此本《百战奇法·序》中说:〃书亡作者姓氏。〃说明作者已不可考。清黄虞稷等撰《补辽金元艺文志》著录有《百战奇法》,有人便以为是元代作品。但明李赞把它与宋代兵书《武经总要》合刻在一起;明茅元仪撰《武备志·战略考·序》中明确指出〃宋有《百战奇法》,继有《百将传》、《续百将传》、《史略战宗》〃;明崇祯年间刊行的军事丛书《韬略世法》,以《新编白战百胜合法引证》为题全文收录《百战奇法》,卷端著录为〃宋谢枋得编辑,明汪湛参订〃。明邹复序中指出,《百战奇法》〃未详作者姓氏,殆宋人手笔,张预、戴溪之流亚也〃;又核查书中征引近百个战例均为五代之前的,而不见宋以后战例的踪影,据此推断,它当成书于宋代。清澼絖道人辑的军事丛书《水陆攻守战略秘书七种》和清抄本军事丛书《帷幄全书十四种》,均收有《百战奇略》,题明刘基(字伯温)撰,将其与明刊本《百战奇法》对照,内容相同,由此可见,清刊《百战奇略》即为《百战奇法》,题名明刘基撰显系伪托之举。对此,清咸丰三年麟桂重刻《水陆攻守战略秘书七种》时,在其为《百战奇略》的题词中已经指出:〃此书题刘伯温作,盖亦托名。〃近年学术界开展了对《百战奇略》的考辩,一种意见认为是刘基所撰,并断定是刘基〃隐居力学〃八年期间,攻读《武经》时写下的笔记。(郝兆矩《刘基军事思想述评》,载《浙江学刊》1984年第2期)另一种意见否定为刘基所撰,其中有的并具体认定为清澼絖道人根据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的资料改编而成。称〃澼絖道人既不是驰骋沙场之名将,也不是运筹帷幄的军事谋略家,然而有了《武经七书直解》这部战略理论与史例引证齐全的宝藏,就轻而易举地托出《刘伯温先生百战奇略》这部伪书〃。(周大海《〈百战奇略〉辩伪》,载《浙江学刊》1985年第5期)以上意见和考辩都局限于清代伪称刘基撰的《百战奇略》的抄本或刊本,没有与《百战奇法》联系对照起来进行考证,所以用功甚勤,然而结论却大谬。
《百战奇法》是一部有编纂特点的兵书。本书作者广收博采,将战争的诸方面概括归纳为一百个题目,即书名所讲的〃百战〃,每篇先阐发自己的认识,然后引一句古代兵书(主要是《孙子》)中的名言粹语概括本篇内容,最后引用战例或将帅事迹言行以证之。如《谋战》:〃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谋。〃接着引证了春秋时,晋齐两国君臣相互伐谋的战争实例。它溶兵法理论和战争战斗实例于一体,便于理解和掌握,是其一大优点。
《百战奇法》的篇目有:计战、谋战、间战、选战、步战、骑战、舟战、车战、信战、教战、众战、寡战、爱战、威战、赏战、罚战、主战、客战、强战、弱战、骄战、交战、形战、势战、昼战、夜战、备战、粮战、导战、知战、斥战、泽战、争战、地战、山战、谷战、攻战、守战、先战、后战、奇战、正战、虚战、实战、轻战、重战、利战、害战、安战、危战、死战、生战、饥战、炮战、劳战、佚战、胜战、败战、进战、退战、挑战、致战、远战、近战、水战、火战、缓战、速战、整战、乱战、分战、合战、怒战、气战、归战、逐战、不战、必战、避战、围战、声战、和战、受战、降战、天战、人战、难战、易战、饵战、离战、疑战、穷战、风战、雪战、养战、书战、变战、畏战、好战、忘战。
《百战奇法》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战争性质、战略战术、军事谋略、国防战备、作战指导、后勤补给、军事地理、将帅修养等方面都有所论述。在战争观方面,它继承了古代传统的军事思想,反对黩武穷兵,认为〃不可以国之大,民之众,尽锐征伐;争讨不止,终至败亡〃,同时又主张〃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认为〃天下虽平,忘战必倾〃。在作战指导方面,它主张灵活用兵,认为〃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在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主张〃以计为首〃,〃先胜后战〃。在确有胜利把握的情况下,要不失时机地进攻,〃见可而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