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笪鞅敝灰怼3滦蛔荻尤允襞硐靶蛄胁槐渫比允艚铰吃ソㄖ啤!�
彭德怀到小河村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陈赓等一起反复研究了4 纵队的使用问题。7 月21日,小河会议开始,毛泽东第一个讲话。他先告诉大家,原来计划把陈康的第4 纵队调到陕北来,同西北部队集中作战。前天中央几个同志同彭总、陈赓在一起又作了一次研究,考虑到西北的粮食困难,又考虑到陈赓率部进南豫西、陕南更有利于从外线钳制胡宗南军和配合刘邓军出中原,因此,决定陈赓率部南渡黄河作战。
陈赓与毛泽东是同乡。1921年,陈赓离开湘军,来到长沙,进入毛泽东倡导开办的湖南自修大学,与毛泽东结识。从那时起,毛泽东就对这位同乡有了很深的印象。他性情活泼,能说会道,富有表演才能。一次,他演拿破仑,维妙维肖,引得台下的毛泽东眼泪都笑了出来。陈赓在毛泽东面前从来不受拘束。毛泽东对陈赓从来不求全责备,他了解陈赓的脾气,大胆、诚恳、坦率,有时还很会开玩笑。
陈赓到小河村后,毛泽东多次就陈谢纵队的使用问题,与他交换意见,并进一步向他说明当时全国的大好形势,深刻地阐述了新的战略决策和挺进豫西的意义。毛泽东说:刘邓大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把蒋介石搞得手忙脚乱,到处抽兵去堵。胡宗南现在头在陕北,尾在豫西,肚子在西安,他的头已被彭老总扭住了,想缩头也不可能了。豫西一带,确是一个空子,你乘虚而人,南渡黄河,出师豫西,在西至潼关东到郑州的八百里地区,打他个天翻地覆!既踩着了他的尾巴,又威逼其心脏,既支援了刘邓和陈粟两路大军南进,又可西向配合陕北作战。从背后抽他胡宗南一鞭子,他胡宗南脚下的八百里秦川必然动摇!
会议结束时,兼任军委总参谋长的周恩来副主席说道:“刘邓直插大别山,朝蒋介石胸膛砍上一刀!陈赓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再砍他一刀!陈毅、粟裕大军进入鲁西南,挺进豫东,再砍他一刀!这三路大军,在战略上就布成了‘品’字阵势,在黄海的中原大地上,向敌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中央决定:将陈赓谢富治统帅的4 纵队,秦基伟和黄镇统帅的9 纵队,孔从洲和汪锋统帅的38军联合组成一个强大的兵团,由陈赓任司令员兼前委书记,在豫西一带突破黄河天险,直捣胡宗南屁股。”
会议决定陈谢兵团趁胡宗南陷在陕北,豫西敌军处境不利的时机。以雷霆万钧之势,南渡黄河,由晋南挺进豫西,依托伏牛山作战。
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毛泽东请陈赓到小河边散步。
小河哗哗流淌,山野透出一丝凉意。毛泽东先开口说:“你们进到豫西以后,应当放手发展,东南配合刘邓、陈粟,西南配合彭德怀,东西机动,大量歼敌,在豫陕开辟一片根据地。”
“好的。”陈赓爽快地回答道。
“你晓得‘破釜沉舟’的故事吗?”为了鼓舞陈赓的斗志,毛泽东讲起了历史上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陈赓看看毛泽东,没有回答,“破釜沉舟”的故事在解放军的将领中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他清楚毛泽东不是在考他,而是开始谈问题的一种方法。
毛泽东看看天空,说:“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以后就把锅砸了,把船也沉了,激励士兵不打胜仗决不生还!”
略停了停,毛泽东看看陈赓,继续说:“说来也巧,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们将要渡河的地方,你要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出去。”
陈赓知道毛泽东人题了,认真地听着。“现在,胡宗南几乎占领了边区所有的县,敌人离我们只有一天多的路程,目前我们南有胡宗南,西有马家军,北有邓宝珊,如果敌人再压,我们的回旋余地将更小,况且,粮食也是个大问题,彭老总几万人要吃饭,我虽然在会上讲了许多乐观的话,可是从陕北的形势看,我们仍然处于劣势。从全国形势看,我们还没有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陈赓没有答话,默默地点着头。
“如果你们不能”毛泽东显得非常沉重,“如果你们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的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一部,陕北则将难于支持!”
毛泽东向陈赓道明了陕北我军和党中央的艰难处境。
陈赓听了,表示说:“主席,那我更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到豫西去!”
毛泽东很快恢复了情绪,风趣地说:“这种决心要有,可锅别砸了,船也别沉了!”
接着,毛泽东又问陈赓:“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
陈赓回答说:“现在部队士气很高,在晋南反攻中又搞到了敌人大量的装备,兵强马壮,在主席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一定可以师出报捷。出师以后,部队迅速展开,弹药的运送补给可能有时跟不上;到了新区,伤员的安顿也可能有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毛泽东笑着说:“对嘛!弹药不足,由蒋介石来‘补充’你们;伤员安顿,靠群众嘛!我们从来是这样办的。根据地是创建起来的,不是一切搞好了才去革命。蒋管区的人民遭受封建势力和国民党的残酷统治,你们去了要好好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革命的高潮推动起来,这样就一定能胜利。”
陈赓离开小河村回部队时,毛泽东亲自把他送出了小河村外。路上,陈赓恳切地说:“主席,我看你还是过河吧!河东毕竟要安全一些!”
毛泽东爽朗地笑道:“不要担心,你们打得越厉害,打的胜仗越多,陕北人民的安全就越有保障,党中央的安全也就不会有问题。”
26.跨河南征缚苍龙
陈赓带着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和殷殷嘱托,由陕北回到晋南驻地山西翼城,立即向全军传达了党中央的进军命令,并开始了出征前的准备。
不久,陕北的形势越来越紧张。7 月29日,毛泽东在给刘邓等,并告陈赓、谢富治等的电报中指出:“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
第二天,毛泽东又在给刘邓等并告陈赓等的电报中说:“如陈谢于八月下旬渡河,可能争取一个月时间,在豫西立住脚跟。”
陈赓指导部队加紧进行准备工作。8 月初,在太岳解放区的首府阳城,陈赓主持召开了兵团前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央小河会议精神,经过详细讨论之后,制定了强渡黄河、挺进豫西的军事计划,还研究了新解放区的各项政策问题。
经过十多天紧张而周密细致的准备,渡河作战的一切准备皆已完成。在此期间,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刘邓大军已渡过黄泛区、沙河、汝河,国民党军从郑州、徐州、武汉、合肥等地抽调20多个旅进入大别山,尾追刘邓。胡宗南主力部队在陕北已疲惫不堪,自顾不暇。南线的国民党军均无暇顾及豫西、陕南地区,陇海路以南广大地区均由县保安团队守备。这正是陈谢纵队进军豫西的大好时机。
同时,刘邓大军南下后,也急需援助,牵制国民党军主力。为此,中央军委频频电示陈谢,命其急速渡河南进,先展开于潼(关)洛(阳),后转进豫西伏牛山区。毛泽东于8 月9 日致电陈康、谢富治,指示他们提前渡河:“为有力地协助刘邓行动,我陈谢集团应提前于未灰(8 月10日)到未删(8 月15日)间渡河,首先控制渲洛段山区,再看形势决定下一步行动。”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陈赓与谢富治率部于8 月11日分别由晋南浮山、翼城和豫北的博爱等地出发。全军振奋,士气昂扬。曾经养育过这支部队的太行父老,大力支援子弟兵南征,9 纵队的战旗上,写着太行人民引以为豪言壮语:“太行子弟结长缨,跨河南征缚苍龙。”陈赓和太行父老挥泪告别,依依不舍地开天了这片与子弟兵血肉相连的土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此时正值阴雨连绵的季节。白天,战士们在暴风中踏着泥泞的山道艰难行进。晚上,村边,路旁燃起了篝火,战士们脱下淋得透湿的衣服烘烤。尽管艰辛可他们不知疲劳,个个精神振奋,欢欣鼓舞。
此时,山洪暴发,黄河水势突然变化,河水暴涨。听到这个情报,陈赓心里异常焦急。他立刻派纵队司令部情报科长到黄河边日夜监视水情,又专门架起了一条电话线,随时向他汇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