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见证权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床晃薜览怼!   �
    作为一名总统的讲演撰稿人,塞缪尔·罗森曼法官有着最美好的回忆。他曾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执笔,后来他写出了热情洋溢又鼓舞人心的《与罗斯福一起工作》。罗森曼回忆起罗斯福的炉边谈话,罗斯福认为与他的国民围在壁炉边谈话,他和他的听众们都感觉轻松自然。许多年后,迪克·穆尔把罗森曼的书介绍给我和其他人,以使我们能对我们的老板理查德·尼克松有更大的帮助。直到今天,我还不时地翻翻它,它已成为了我的珍宝。    
    里根本人如同他所饰演的角色一样令人感到和蔼可亲。他的自然也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让他的听众也感觉放松。他们可以不去过多地考虑这个正在讲话的人,而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他所讲话的内容上。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灵。    
    对里根,还有对罗斯福、威尔逊、肯尼迪来说,作为一个能吸引观众注重力的讲演者,只有轻松自然的态度是不够的。一些更为基本的因素在起作用。演讲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与环境里,而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听众们的反应不仅仅是他们的梦想与挫折,还有对这个讲演者的一连串的疑问。他本质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他的话有权威性吗?他关心像我这样的人吗?我可以信任他吗?他有能力改变现状吗?演讲者的本质会在他所说的话中展露无遗。    
    这一点却常常为政要及他们的工作人员所忽略,其实对于领导者来说,它至关重要。这么多年,我写过太多的总统讲稿,创作的实践使我清楚如何完成一篇保证让总统在30分钟内讲完的讲稿:先将一系列具有感染力的论点串到一起,再加些事实使其更加生动,然后再引用一些经典句子加以润色,最后送到椭圆办公室去。这就是写讲演稿的多米诺骨牌游戏。然而,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即使是自西塞罗以来最优秀的讲稿,若落在不恰当的人嘴里也会变得平淡无奇。反之亦然。当一位总统,比方说艾森豪威尔,他为一项外交事务发出倡议,即便他的演讲可能很乏味也可以将公众舆论指数提高25个百分点,因为他是艾森豪威尔,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信任他。乔治·马歇尔于1947年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宣布的马歇尔计划,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经典之作,但是它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部分原因是他是这个国家中最受人尊敬的人之一。在最近这些年中,没有谁在公众中的讲演能具有像艾森豪威尔或马歇尔那样的权威性。但里根越来越接近于一位当代的领袖,人们也因此对他更加关注。    
    


罗纳德·里根7伟大沟通者的秘诀(3)

    “讲宏伟大业”    
    最好的情况是人和所要表达的信息融合为一,也就是说,领袖赢得了观众的尊敬的同时他也有话可谈。1989年1月11日,里根在他的告别演说中给自己这样的评价:“我赢得了'伟大的沟通者'这样一个绰号,但我从不认为这就是我的风格,或者说我所用的词汇使我的讲演与众不同。我不是一个伟大的沟通者,但我所讲的内容都是宏伟大业。”    
    有一点我与里根看法不同:他讲话方式的确很重要,风格也是如此。但是在更为主要的问题上他是对的:他所讲的内容起到绝对重要的作用。在70年代末的政治生活中,数以百万计的民众理想破灭,而且担心整个国家开始走下坡路,里根这时向大家发布了一条至关重要的信息:如果美国找到了其核心价值观,就会重铸辉煌,而他本人就是人们的领路人。    
    大多数政要会认为,要接近选举人,就是要在每个问题上都有明确的立场:我们该为修缮学校做些什么?枪支问题怎么办?社会保障问题怎么办?于是,政要们开始讨论那些工作人员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观点,罗列出大量的事实、数据与论点。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受到民意测验的支配:先让我们看看人民都在想些什么,然后我们告诉他们,我们的想法与他们的想法是多么一致。各党派人士都在不断寻找着既能在政治上得分,又能从各利益集团中获取资金的方法。在一段反复无休止的论战变得使人乏味之后,听众们保持缄默了。就像E·J·迪翁曾说的那样:问题没有解决,争吵仍在继续。    
    里根不回避当前的各种问题。许多年来,他一直为之奋斗,并有其妥善的解决的方法。他首先展现给大家的是一幅美国的理想前景,一旦人们接受了他的观点,那么就问题本身说服他们会容易得多。问题只是通向结局的存在形式,而不是结局本身。对一位领导人来说,第一步是要描绘出一幅他所展望的未来的图景,这样他才能指出一条通往那里的道路。对里根来说,这幅图景就是国家的复兴,他所坚持的政策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战略。    
    里根的每一次演讲,特别是在一些值得纪念的场合,他都会讲到美国一直拥有的辉煌,和对美好前景的憧憬。自由、英雄主义、荣誉、爱国、爱上帝,这些观念常被那些精于此道的人当作老生常谈的陈词滥调,甚至将它们摒弃,但是它们却深深地植根于里根的演讲中,他在多年的巡回演讲中发现,这些观念也深深地扎根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中。如果有人能够重新恢复过去的价值观,整个国家就会重振往日雄风。    
    和其他大多数领袖一样,某些价值观对里根来说较之其他更为重要。在我们的民主体制中,总是存在着两种信仰的冲突:是信仰自由还是平等,是信仰个体还是社会。里根是站在自由与个体一边的,平等与社会相对来说并不特别吸引他。在哲学上,他更接近于杰斐逊、佩因和卡尔霍恩的思想,而不是林肯和罗斯福。他在自己的第一次就职演说上说:“政府并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信奉保守主义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他在多年里不断扩充支持他的人群,同时还发现他的保守的理念已成为其实行统治的巨大而又持久的根基。迪克·沃思林估算过里根的核心选民大概占全体人口的三分之一。只要他坚定地按照其理念走下去,即便是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也能无往而不胜。拥有占三分之一人口的支持者,听上去似乎并不算多,但在现代总统中,这已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要比近来任何其他总统所拥有的支持者都多。    
    另外,鉴于90年代的政治斗争,我们有必要弄清楚里根的保守主义,有别于运动中的其他声音。美国的保守党人在当时分成了两个流派,这同世纪之交时英国保守党内的分裂如出一辙。那个时候的“小英格兰人”,即英格兰本土主义者期望把重心放在英格兰岛而不是整个大不列颠帝国上。他们狭隘的新孤立主义的观点,遭到了具有更广阔眼光的大不列颠主义者的强烈反对。最终,英格兰本土主义者在论战中失败。90年代末,在美国的保守党人中,也开始了类似的争论,当时威廉·克里斯托与大卫·布鲁克斯在《每周准则》及其他一些地方发表了系列文章,痛斥“新孤立主义者”,美国本土主义观点在共和党内部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他们认为共和党应采取的是特迪·罗斯福的那种如同奥林匹斯神般极具威慑性的强有力的态度。    
    这些论争在80年代还未争出个熟高熟低,里根就坚定地站在“大美利坚主义”的阵营中。他是一个纯粹的国际主义者,认为美国是世界和平的关键,并应该在世界上任何需要她与共产主义进行战斗的地方显示其威力,同时鼓励自由。这一姿态为里根赢得了远不止传统的保守主义者的支持,前民主党人,如珍妮·柯克帕特里克、欧文·克里斯托和本·沃顿伯格都已经转变,并集合到新保守主义者的旗帜下了。这也是他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个相信美国必将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人不一定非得是一个地道的保守主义者,况且如果里根带领我们去实现这个目标的话,我要在哪里工作呢?    
    在里根的演讲中,他总是试图使非保守主义者也感受到他的热情。无论你同意他的观点与否,他都为您留下足够的空间。在他展望的光明前景中,即使你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也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就如同你不是一名基督徒,也绝不会被挡在天堂外一样。他并不对人们讲该如何生活,而是在倡导人们去积极正确地生活。世界上的确存在着恶魔,它就在某些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