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挥师决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榻ǖ�12兵团时,白崇禧坚决不准胡琏担任第12兵团的主官,理由是如果胡琏担任兵团司令,不利于他对第12兵团的指挥,在他的反对下,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另找人选。蒋介石反复权衡,征求了在上海养病的陈诚的意见,经陈诚推举,决定让黄维出马挂帅。
  黄维,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资格老。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仗打得很漂亮,有勇有谋,老成持重,在国民党军中很有些名气。不过,此人性情孤僻,不会溜须,学究气很浓,为同僚所恶。而且他脱离第一线作战部队已经很久,正在筹建“新制军官学校”,准备仿照美国西点军校体制建校,培养国民党陆、海、空三军军官。当蒋介石找他谈话时,他感到很为难,便推托说:“校长,我已经多年不同共军打交道了,恐怕不能胜任。”
  听了黄维的推托之词,蒋介石不高兴地说:“现在再不齐心协力消灭共产党,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就这样,黄维出任第12兵团司令官。
  这一任命在第12兵团内部也引起一场风波。首先是被任命为副司令官的胡琏,因为没有当司令官而大为不满,一气之下,借故老父在武汉病重,离职省亲去了。其次是第12兵团的许多国民党将领,曾多次与黄维共事,熟知此人严峻冷漠,一贯对其不满;这次又来领导他们,无不灰心丧气,特别是由于黄维久离部队,对内战是一个外行,这些将领都害怕前途会断送在他手里。黄维也知自己在第12兵团中的处境,多次流露他只当六个月司令官即交与胡琏,自己还是去搞政治。
  由此可知,黄维兵团内部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斗集团,兵团主官与属下之间勾心斗角,决定了国民党的这支主力部队要在内战的战场上一败涂地。
  淮海战役的序幕刚拉开后,黄维兵团来势太凶。黄维严格执行蒋介石“打通徐蚌,会师徐州”的命令,拼命攻击,兼程东进。可是,黄百韬兵团一开始就陷入了我军的重围,蒋介石为了解救黄百韬,把黄维第12兵团投由河南确山和驻马店人淮海战场,作孤注一掷之举。
  58.总前委再次陈述决心先打黄维的理由
  当黄维兵团东进淮海战场时,刘伯承立即组织中野部队进行阻击。
  中野第1 纵第20旅在阜阳颖河东岸顽强阻击两天后,稳步后撤。从11月18日起,中野第1 、2 纵开始了对黄维兵团的正面阻击。
  蒙城黄家阻击战算是第一个回合。
  这一天,黄维以其中坚第18军第11师等部为前锋,在强大炮火支援下,强渡涡河,向东突击。中野第1 、2 纵从第一线阵地到第二线阵地,与敌反复争夺。这一仗持续了两天两夜,黄家一带片瓦无存,浓黑的烟云散发着尸体烧焦的糊味。
  黄维兵团突破黄家,以第14军第85师为前锋,向板桥集发起攻击。昨天,这里还是中野第1 纵司令部,司令员杨勇在这里指挥黄家阻击战。而此刻炮火硝烟之中的板桥集,再也寻不到昨日的形迹了。
  又是一场苦战。黄维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能用的重武器都用上了,企图以双方无法想象的强大火力冲开一条血路,却未能如愿。
  与此同时,华野歼灭黄百韬兵团的战斗还在艰苦地进行,李延年兵团又步步逼近。
  11月19日和22日,是第一阶段作战最紧张的时刻,也是毛泽东与总前委五虎将频繁磋商决策先打谁的关键时期。
  此时,邱、李两兵团正全力东援,而李延年、刘汝明两部正集中固镇附近,李企图攻击解放军侧背,黄百韬所剩兵力不多,但凭坚固守,华东野战军难以同时兼顾,黄维十几万大军已逼近蒙城东西地带。
  19日10时,毛泽东致电华野并告刘陈邓,指出:“你们集中2 、3 、7 、10、12、冀11、苏11及鲁中共八个纵,精心组织一次对邱李之作战,以歼其四五个师为目标,心愿不要太大,你们觉得兵力是否足够。我们觉得最好是使用这样多的兵力,不要增多,以便将谭王五个纵于结束黄百韬后,迅速移至曹村、夹沟地区休整,准备打黄维。刘峙令黄维戌贫到宿县,他是没有估计到中野1 纵在蒙城、宿县间的阻击及2 、6 纵准备对黄维后尾的打击在内,事实上黄维大约要二十三四日才能到宿县,如果我中野1 、2 、6 纵作战得力,还可能使黄维多推迟几天到宿县。如果我陈谢、叶飞准确地歼灭了李延年,又歼灭了或者驱逐了刘汝明,则黄维在宿县即处于我谭王(在夹沟)、陈谢、叶(在固镇)的包围之中,尔后即可全力歼灭黄维,如像在碾庄歼灭黄百韬那样,获得一个伟大胜利。这时对于北面之邱李等部,则取钳制手段,待歼灭黄维后,再打邱李。我们认为你们应按这个方针去部署兵力。假如今晚明晨解决了黄百韬,则奇马两日谭王五个纵在碾庄附近休息,养梗两日即移至曹村、夹沟地区,准备休整一星期左右,即协同中野全力打黄维。这样部署是否适当,望考虑电告。”
  这封急电发出不久,毛泽东接到粟、陈、张18日21时来电,称华野全力在北线打黄、邱、李兵团,目前不能分兵协力中野打南线之敌。据此,毛泽东于当天17时再电刘、陈、邓。粟、陈、张并谭震林、王建安:“顷接粟陈张18日21时电,已知华野全军用于北线打黄、邱、李,目前不能分兵协力中野打南线之敌。应即照粟陈张部署实施。请刘陈邓适当应付南线之敌。但请粟陈张注意对邱、李各军不要打得太多,以先歼一部为宜。”
  而在此之前的19日9 时,即毛泽东发出19日10时电之前,刘、陈、邓向军委建议:“综合我当面之敌,有黄维十一个师(第54军未计人)。我们的打法,须从整个会战和三五个月时间着眼。如华野能于12日夜以前解决黄百韬,即可过关。届时如果已将邱、李包围,自应继续歼击。如果邱、李缩进徐州,或仅包围一部则我应歼灭已包围之部,主力位于徐州以南、以东休息,抽出四五个纵队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运动之敌,尔后攻击徐州。如果于歼黄百韬后,以七八个纵队钳制邱、李,以六七个纵队先打黄维、李延年,似为上策。以我们现有六个纵队,单独对付两路大军困难颇多。如取正面防御,必须分散兵力,不能歼敌,且仍有一路透过增援徐州之危险。如采取机动作战,不受保障徐州作战之限制,则可逐个歼敌,但对粟陈张作战不无影响。如果实行钳制黄维,打李延年五个军,至少需五个纵队,但以一个至两个纵队钳制黄维均无把握。依我军态势,如李延年沿津浦东侧急进,很不顺手,故我们仍拟只以九纵与李、刘五个军周旋,集中五个纵队,先歼黄维一两个军,再协同华野对付李延年。实行此方案必须粟陈张对李延年预有处置。是否妥当,请军委速示,粟陈张提出意见。”
  8 个小时之后,也就是毛泽东发出第二封电报的同时,19日傍晚,刘、陈、邓再次申述他们先打黄维的决心和对战局的分析,电报说:“1。我们决心先打黄维的理由,已详19日9 时电。2。徐东作战据我们观察,歼黄百韬使用了华野六个较能攻坚的纵队,历时已十二昼夜,尚未解决战斗。如再以其余部队,其中只有两三个较能攻坚纵队,加以部队必已相当疲惫,刀锋似已略形钝挫,以之歼击较黄为强的邱、李,诚非易事。我们认为,徐海作战必须从三五个月间着眼,必须分作三四个战役阶段,每阶段都需要有休息,整补俘兵,才能保证必胜。因此,在目前情况下,特别是李延年黄维北进的条件下,最好力争迅速歼灭黄百韬,尔后即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三兵团,争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时以尚未使用之五个纵队或三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这个步骤最为稳当。如我们不这样,过低估计本身困难,而在南线又无保障,两路大敌不北进的情况下,我们六个纵队,除4 纵外均六个团,9 纵只来五个团,平均每纵不到两万人,炮兵很弱,故只能用于一处,马上打邱、李,既无胜利把握,且可能陷入被动。如何?请考虑。”
  毛泽东在西柏坡仔细倾听来自淮海前线指挥员的声音,决定让中野全力打黄维,而由华野第6 纵接替中野第9 纵负责对付李延年,遂于19日19时发出了当天有关打黄维的第三封电报:“刘陈邓并粟陈张,告谭王:19日9 时电悉。我们18日24时电和19日10时电的基本方针是和刘陈邓大体上一致的。本日下午接粟陈张18日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