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变得急促了许多。
说了这么多,前面那些与其说是询问,其实凌巴早就肯定了那些问题的答案,只不过或许是心理上寻求一个确认而已,而所有的一切,只为了引出今天这所有话题背后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却承载了这一次洛阳大劫中逝去的那些人的xìng命,还有洛阳所遭受这么一遭的一笔不xiǎo的损失。
而对凌巴来说,这些却还不是最关键的,他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也不会总是纠结于过去曾经,一切都要朝前看,向着未来看,他犹是如此,所以他不会追究太多以前如何如何,只会想着以后如何如何。
不管贾诩过去做过什么,只要今天的问题,他回答的令凌巴满意——也就是至少要能够不至于坏到让凌巴受不了的地步,或者是他想的“有苦衷”。
心里在叫着“说出答案、说出答案”,但面上的表情,不是故意、而是必须,凌巴还要做出一副不那么回事的样子。
其实他完全不必这样掩饰的,就算这样掩饰着,贾诩自然也能够发现得了,不过也不知道该说他是狗屎运期,还是偶然巧合的碰撞总是在人的不经意间产生,在他这般之后,贾诩竟然好似没有察觉一般,眼神中带着一丝丝的缅怀和悔疚,他开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了,深吸口气,贾诩眼神变得清明了许多,对凌巴强笑道:“或许,我这么选择其实是一个错误,但我并不后悔,真的。”
并不后悔?凌巴心中冷笑,眼神的确是骗不了人的,至少,在真情流lù的时候,是人怎么也无法掩饰得了的,就刚才一刹那贾诩的异样,使得他现在这番话,怎么听起来怎么没有说服力,更是有一种特意掩饰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但凌巴并没有直接点破,他也看出了贾诩的情绪,此时似乎有些不太正常,他也时刻在注意着,担心是不是等一下会发生什么意外,一边xiǎo心注意着,他又接着问道:“你的选择,什么选择?”
贾诩的情绪,很快调整过来,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这不由得让凌巴心里暗赞,智力牛人就是不一样,而且从人生经历上来说,这贾诩比之郭嘉他们,还更要丰富,有着充足的阅历做底,他在某些事情的看法和处理上,可能还要更有深度远超于现在的郭嘉,至于xiǎo诸葛亮,他还有太长时间的一段成长,凌巴也不可能只巴望着他这一个谋士,所以对于贾诩的看重,就完全在情理当中了。
贾诩顿了顿,眼神恢复了一贯的冷静深邃,沉yín着回答道:“其实这件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因为朝廷害死了我的一个好友,而此人救过我一命,我欠他一个承诺,所以即便只是为了他,我明知道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也必须要去做。至于家中老母,我将她寄托在了值得信赖的朋友家”说到这里,他又看着凌巴,意思凌巴自然知道。
点了点头,凌巴也道:“你放心,你朋友与你母亲都没事,我原本打算让你朋友也一起来的,只是他故土难离。”
贾诩沉默的点头,显然那也是了解那朋友的xìng子,并不奇怪,到这里,他也算完全信服了凌巴说的话了,至少证明他说的都是真的。
凌巴却有点儿不满足于这个答案,这样的答案,看似很合情理,如果他不是觉得自己足够了解贾诩,他说不定也就这么相信了,但他知道,贾诩没有理由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而且对方还死了,就做出这种完全将自己搭进去的事情,后面,或许另有缘由。
一看凌巴眼神,贾诩就知道他并没接受自己这样的解释,苦笑了一下,贾诩道:“或许真的是诩xiǎo看了将军,好吧,这事情,还需从长计议。”
“那你,就长话短说!”
第353章、贾诩谈儒道(上)
“那你就长话短说。'奇·书·网'”凌巴不容置疑的口气,让现场的气氛,一时间竟然凝固住了,贾诩都不由滞了滞,顿了顿,才笑道:“那也得先等我等我好好想想再说吧!”心里面却也是在奇怪,刚才那一刹那,凌巴所透lù出来的气势之凌厉,竟然连自己都被完全克制了。
凌巴无言以对,但已是说明了肯定,不过他是不会想到,自己刚才一下子,给贾诩造成了多少压力和疑问。贾诩在考虑问题,凌巴却也没有闲着,当然是脑袋,在jīng密地计算和工作着。
也就是这样,房间里,两人之间,有了这片刻诡异的沉默不管是凌巴,还是贾诩,到了此时,却似乎都无话可说,既然没有话题好开头,凌巴也只能闭嘴,等待着贾诩“想好了”然后开口打破气氛。
两个人眼神都是闪烁着,虽然谁都没有开口率先打破这份沉寂,但显然此时两人各自心里面,也都在转着自己的想法。
凌巴是想着,自己接下去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够继续掌握主动权,引导着贾诩一步步走入自己设计好了的瓮中;不过他也不会那么托大,知道贾诩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虽然现在两个人的地位,不单纯算是敌我,但在面对的时候,确实还是有些不自在。
而贾诩呢,或许真的像他说的,在考虑着怎么开口、怎么说;也或许谁知道呢。
“我问你,你对儒家,到底了解多少;对道家,又到底了解多少?”终于过了好一会儿,贾诩才突然开口又是问道,双眼盯着凌巴,眼眸中目光炯炯,让凌巴不由一滞。而他这一滞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贾诩话中的内容本身。
他不明白,贾诩怎么会突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来,貌似这和自己今天来这里要谈的话题,没什么关系吧?更和自己要和贾诩讨论的事情也没有关系,可贾诩总不成无缘无故地扯开话题,既然开口了,那就是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开口,要说的也应该就是回答自己的问题,难道说是这个问题里面,有着什么自己一时想不到的深层含义,而且和自己问的想知道的那个问题有关系的?不过心中纵有万般疑huò,现在一时却也无法得到解答。
不过他也不问出来,他知道贾诩这样的人,不会随便的开玩笑,他问这么一个问题,必然其中是有深意的,而自己不知道,只是自己暂时想不到那么多罢了。
想了一下,在脑海里筹措了一下措辞,凌巴深吸口气,实话实说道:“说实话,对这两家,我的了解都很浅薄。两家的历史么,说不上谁更久远,而且其思想也各有特sè。儒家起源于chūn秋时期,仲尼祖师推崇先周礼仪大道,思想自成一体,讲求的,是克己、守礼,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追求大同世界;而至于道家学说,则是出自老聃,后经战国庄周继承并发扬光大,讲究的是无为而治、清静自然、休为一体,庄周更是独创逍遥道,究人生至理。两派说起来,从单纯学术角度,也应该说是各有优劣、各有千秋,不过也因为时代和背景的不同,所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至少先朝文景治世,就是因为高祖建朝以来,一直采取了休养生息的国策,也即奉行了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黄老之道,对于当时经历大秦横征暴敛、更有楚汉争雄之时,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百废俱兴的国家局面,起了很好的缓冲的效果。后来,才有了文景、武帝乃至于先汉三百年统治、百年强盛。而至于儒家,这一家,最早在先秦时代,是很不受重视的,因为和当时的历史趋势、时代背景和特定环境,都不太符合,而且孔老夫子所谓的大同社会,说起来也不太现实,所以后来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以法家为本,兼采各家,却同时又要大力打击儒家,甚至焚书坑儒,废儒家经典六艺,以致如今“乐”仍为遗憾;但等到了先朝汉武时期,董仲舒上表“天人三策”,龙颜大悦,欣以为然,并推举全国,从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其中难免有其与祖母窦太后争权之部份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当时无为而治的黄老,已经不再适应了当时百废俱兴、国力昌盛的现实局势了。”只是刚一说完,凌巴下意识心底就是一惊,似乎,这样的对话,已经是有违了自己的本意了,而自己刚才说的那番话,显然也有些过了,自己的情绪一时没有控制好,便成了这样,到头来,原来还是被这贾诩“算计”了。
不过只是这样想着,凌巴反而没有失落和愤怒的情绪,而是觉得这么才算正常。
很正常不是么?这至少证明了,贾诩果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言语间对人也是丝毫不会让的。
“呵呵,我现在倒是有些好奇了,听说你最初也不过是一个贱民出身,怎么却有此等见识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