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要求德国三军尽快做好“通过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发动进攻的准备〃,〃目标在于尽量夺
取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广大地区。”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希特勒决定5月10日发动进攻。那天深夜21时,他发出了代号
〃但泽〃的命令。5月10日,天刚破晓,希特勒就由凯特尔、约德尔和最高统帅部其他人员
陪同,到达了缪恩施特莱菲尔附近,他称之为〃鹰巢〃的大本营。此时战争已经打得难解难
分。
1940年5月10日4时30分,随着4500多架飞机和3000多辆坦克的轰
鸣,西线的〃平静〃被打破了。德军在荷兰海岸至马奇诺防线,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立
体突袭战。
首先是德军的飞机咆哮着扑向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以低空轰炸、俯
冲突击等战术手段,一举推毁了机场上来不及起飞的数百架飞机。与此同时,德军B集团军
群的坦克、大炮喷吐着火舌,以迅猛的速度向荷兰和比利时北部推进。具有超越攻击能力的
德空降兵天女散花一般的从天而至,夺占了对方纵深的机场、桥梁、渡口和防御支撑点。
在荷兰、德军的航空兵于10日零时30分进行大规模轰炸。海牙兵营因未及时发出空
袭警报,约800名工兵大部被炸死在床上。同时德军以1个坦克师的兵力对荷兰东部发动
进攻,并以空降兵袭击海牙、鹿特丹等政治经济中心。在前方和后方同时遭受袭击的情况
下,荷兰顿时陷入混乱和惊恐之中。德军的坦克部队乘隙突入,于5月13日与在鹿特丹的
空降兵会合。等到法军第7集团军前往支援时,荷兰已开始全面退却。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及
其大臣见败局已定,便乘驱逐舰逃往英国。5月14日,德军占领鹿特丹。5月15日,荷
兰投降。
5月14日即西线战局开始后的第4天,希特勒发布了“第11号指令〃,确定继续作
战的方针。根据这份指令中部分已众所周知,部分已过时的内容来看——如应〃尽快粉碎〃荷
兰军队的〃抵抗〃,而荷兰军队已于当天投降——指令的主要目的一目了然,他要清清楚楚地
告诉陆军总司令部,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已今非昔比,他要从现在起执掌作战的指挥权。国防
处在拟制指令过程中,贯彻了〃任务式指挥法〃。希特勒的国防军统帅部与陆军司令部之间的
矛盾加剧了。但最终希特勒还是成功地设立了国防军大本营指挥战争,一直到战争结束时。
在比利时,德军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于5月11日攻占了列日防线上的埃本·埃马
尔要塞。这个要塞控制着马斯河和艾伯特运河的要点,其工事比马奇诺防线的工事更为坚
固。10日凌晨4时,80名纳粹军在一名上士的指挥下,乘滑翔机降落在要塞工事的顶
部,以爆炸物和火焰喷射器攻打炮塔和碉堡。德军地面部队,乘机发起突击。要塞守军在内
外夹击下疲于应付,最后德军反以30个小时就攻下了当时被认为〃欧洲最难攻的工事〃。随
后,法西斯军队渡过马斯河,在行进间击退了英法军队的抵抗,于5月17日占领了比利时
首都布鲁塞尔。
在德国B集团军群横扫荷兰和比利时的同时,德军的A集团军群更是像狂风扫落叶一样
以锐不可挡之势,向卢森堡、比利时南部和法国北部冲来。5月10日,德军完全出乎法军
的意料之外在陡峭的、森林密布的比利时阿登山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装甲部队攻势。德国人
轻易越过阿登山区,卢森堡不战而亡。
5月14日,德军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编成的第一梯队,在法军第2和第9集团军接合
部色当地区强渡马斯河,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法西斯的第一梯队在空军的配合下,几
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越过了马斯河的桥头堡。一路披荆斩棘的希特勒纳粹军越过阿登山区,在
法军第3集团军内横冲直撞,牬樱担坝⒗锟淼娜笨诖Ψ溆刀W钋懊娴淖凹撞慷右焉钊敕
ü衬冢保埃坝⒗铩*
就南线战场盟军陷入一片混乱,节节败退时,盟军在北部的战线也被割得四分五裂。5
月20日,于色当方向突破法军防线的德国装甲部队,在占领阿尔布斯后,突然掉转兵力北
上,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比利时的盟军。5月21日,德军的快速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
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正面战场,并以荷兰和比利时作为空军和海军潜艇基地,封锁加莱海峡,
阻止了英军的增援。这样,英法联军约有40个师被包围在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5月
23日布伦陷落,5月27日加来被占,5月28日比利时投降。
就在比利时人存亡的最后关键时刻,德国国防军大本营新的营地已在比利时南部一个名
为布吕利—德佩什的村庄设立。当国防处的大部军官乘飞机在这里着陆时,一大批托特组织
的工人正忙于最后一批工程:希特勒个人的掩蔽部、花园、以及一条用砂砾铺设的道路,在
〃内部区域〃还有一个小喷泉。在希特勒到达后,这个老百姓已经撤离的地方,冷寂无声,似
乎变得渺无人迹。仓库设在乡村校舍;临时木板房被当作国防处的办公室。国防处军官们宿
营地则设在离希特勒较远的村子里。陆军总司令将其大本营设在离希特勒数里远的地方。
为了便于指挥战争,德国人将大本营迁到比利时,作为国防军大本营。就在这里希特勒
下达了一个又一个的作战指令,其中就有德国开战以来犯下的最大错误命令,正是由于这个
失误英法联军才得以在敦刻尔克的〃发电机〃计划获得成功。
就在比利时北面战线接近崩溃时,从阿布维尔沿岸向北猛扑过来的德国装甲部队,已经
到达距离敦刻尔克只有20英里的阿运河。这一地区运河、沟渠纵横交错,地形不利于坦克
行动,但古德里安和因哈特的装甲部队,已经在格腊夫林和圣奥麦尔之间的运河上建立了5
座桥头堡,准备给盟军以毁灭性的打击。使他们受到从东北方推进过来的德国第6军团和第
18军团的夹攻,从而完全消灭英法联军。
在这关键时刻,5月24日,纳粹最高统帅部突然发来紧急命令,这道命令是在伦斯德
和戈林怂恿之下,不顾勃劳希齐和哈尔德的激烈反对,由元首坚持发出的。命令坦克部队停
在运河一线,不要再向前推进。这就给戈特将军一个意外的、重要的喘息机会,他和英国海
军及空军都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伦斯德后来说:“这个喘息机会成为战事中几个重大转折
点之一〃。
5月26日夜,希特勒取消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并同意这样的意见:由于坦克部队在比
利时进展迟缓和海岸附近运输活动频繁,装甲部队可以继续向敦刻尔克前进。但这时已经太
迟了,被围的英法联军已经得到加强自己的防务时间,一边抵御,一边开始偷偷地逃到海里
去了。
过去和现在都对海洋缺乏了解的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熟悉海洋的英国
人,竟能够从一个设备已荡然无存的小港口和暴露在他们鼻子下面的沙滩上撤退了30万人。
5月26日晚上6时57分,在希特勒取消停止前进的命令以后不久,英国海军部发出
通知,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这是敦刻尔克撤退计划的代号。那天晚上,德国装甲部队恢
复了从西面和南面对这个海港的进攻,但现在装甲部队发现进攻很困难。戈特将军已部署3
个步兵师,在重炮的配合下,抵抗德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撤退工作开始了。由860多艘
各种类型、各种动力的大小船只编成的舰队,从巡洋舰、驱逐舰到小帆船(其中许多都是由
英国滨海城市的人民志愿驾驶的)集中敦刻尔克。第一天,5月27日,他们撤走了766
9人;第二天17804人;第三天47310人;5月30日53828人,头四天共撤
退了126606人。这大大超过海军部原来希望撤出的人数。当撤退开始的时候,海军部
以为只能有两天的时间,原指望撤退45000人。
一直到〃发电机计划〃执行的第四天,德军最高统帅部才觉察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四天
来,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公报一直在重申,被围敌军的命运已经注定了。纳粹在5月29日的
一份公报中宣称:“在阿拉瓦的法军的命运已经决定了〃,“被迫退入敦刻尔克周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