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第三战区,由素以打硬仗著称的冯玉祥将军为司令长官。
国民政府的作法,立刻激怒了狂妄的日本天皇和日军统帅部,他们认为这是对大日本帝
国皇军的侮辱。于是天皇通过近卫首相发了〃膺惩中国军的声明。怒称:中国方如此轻侮帝
国,帝国隐忍已达极限,决心采取断然措施,膺惩中国军,促使南京政府反省。〃8月31
日,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向陆军大臣提出,由于两个陆军师团和海军陆战队久战不
成,难以抵抗中国军队,因此〃根据上海的敌情及地形,要给南京以大的打击,最小限度也
需要5个师团〃。经天皇批准,日军参谋本部于9月11日发布命令,从国内抽调第9、第
13、第101三个师团,以及野战炮兵第5旅团,独立野重炮第15联队,第三飞行团等
开赴上海。9月中旬,日军在上海已达5个师团兵力10万以上,对上海的中国军队发
AE?了陆海空立体战役。
9月24日,上海地区的日军在飞机、舰炮及地面炮兵重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守军发
AE?猛烈攻击。从这以后,淞沪会战中国守军进入战役防御阶段。在此之前蒋介石对华中战
区进入了重新整编,自己亲兼该战区总司令,亲自指挥作战。又向上海增加援兵。并将战区
划分为左、中、右三个作战集团。
左翼作战总司令为张发奎,指挥第8、第14两个集团军;
中央作战军总司令为朱绍良上将,指挥第9集团军及第17军团;
左翼作战军总司令由陈诚上将兼任,指挥第15、第19两个集团军。
上海守军誓死守卫,寸土不让。连日激战,双方均死战不退。前面的部队打光了,后面
的部队又源源不断地冲了上来,弄得双方阵地犬牙交错,包围和反包围不断转换。
日军先后投入了五个师团和一个台湾旅团,遇到了自侵华以来的第一次国民党的全面抵
抗,使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至10月18日已伤亡惨重,进攻陷入停顿。
其中号称精锐的第九师团此时伤亡达6000余人;第101师团伤亡达9千余人,日军沮
丧至极。当华北日军已占领保定、石家庄、德州等地的消息传到上海后,进攻上海的很多日
军竟然不敢相信,认为〃中国军队如此顽强,怎能有那样容易的事?”
日军统帅部根据上海战场的形势,于10月20日再次作出增兵决定:立即抽调华北战
场上在平汉线追击我军的第6师团,在山西晋东北作战第5师团的第9旅团,以及德州前线
的第16师团,以上各部日军的调出使华北中国军队的压力减轻了。至此蒋介石终于达到自
己的真正目的,使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计划化为泡影。日本政府直到战争结束后,
才真正看清自己所曾犯下的这一重大战略错误。日本法西斯可谓搬AE?石头砸自己脚。
日军第6师团、第5师团的第9旅及第18师团组成第10军,由司令官柳川平助指
挥,于10月27日在杭州湾乍浦登陆向上海守军背后发动攻击。日本在上海的派遣军仍旧
击破不了中国守军的左翼军的反攻,日军参谋本部从德州调16师团编入上海派遣军,与第
10军在杭州登陆互相配合,在常熟以北登陆,以切断上海守军的退路。
10月初,中日双方都在进行军事指挥调整和部署,因此淞沪前线出现了短暂的沉寂。
一周后,双方又开战了。日军从东北调来大批伪军,总兵力达20万人。中国方面,也调兵
遣将,除原有的张治中、陈诚、胡宗南等中央军队,又调来李宗仁的桂军、杨森的川军,薛
岳、余汉谋的粤军,何健的湘军以及东北军、西北军、豫军、浙军、闽军、鄂军和被收编的
北洋军等,总兵力已达70余万。
为了鼓舞将士的士气,蒋介石经常从南京赶到上海前线,亲自督战和指挥;夫人宋美龄
经常乘车到前方去慰问将士,一次险些遭到日军飞机扫射轰炸。
高级将领的表率作用,使中国军队前线的将士斗志倍增。与日军浴血奋战。素有武士道
精神的日本皇军,尽管在危急关头敢于劈腹成仁,以死报效天皇,但面对中国男儿谱写的一
首首军魂,以死报国,誓与阵地同存亡的决心,也无不为之惊异失色。
11月7日,日军统帅部为统一指挥上海作战,将上海派遣军和第10集团军编组为华
中方面军,松井石根大将任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对上海进行大举进攻,不惜用
一切武力对付上海进行轰炸,总是不能前进一步。日军参谋总部对松井石根大为不满,认为
这样有损皇军的尊严。不久松井石根被免去兼职即上海派遣军司令,改派皇旅朝香宫鸠亲王
为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兵团很快夺取了大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陈诚、刘斐等建议
迅速将部队撤到吴福、乍嘉防线。此时的蒋公不知是何原因却又幻想依靠即将召开的九国公
约会议制裁日本,幻想国联出面调解,于是让部队在淞沪继续抵抗数日,以致贻误了战机。
紧接着日军派出登陆舰在金山卫登陆成功,这次失误战略使国民党至此一败再败,终使南京
失守,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国民党在此紧要关头,大本营指挥部又犯了临阵换将的兵家大
忌,即蒋介石撤销了中央方面军指挥机构,将中央军并入右翼归张发奎指挥。
日军见中国军队更换战将,于是立即对上海进行强攻,迫使上海守军在上海全战区部队
撤出时的大混乱,使中国军队原定保卫南京的计划也未能展开。蒋公此时〃退一步,也未能
形成海阔天空〃,却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势。
1937年11月20日,日军以伤亡60000余众的代价,占领了上海,接着又攻
占了苏州等地。日军参谋总部的作战计划,就明确指出淞沪会战之后的目标,就是国民政府
首都南京。
国民政府在1932年上〃一·二八事变〃后,就开始考虑南京的保卫问题。1934年
后,国民政府曾动用4个师的兵力并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在上海—南京之间构筑了两道坚
固的国防工事线,作为守卫南京的外国防御圈。日军见上海守军撤退下去,就随后追打。首
都南京危在旦夕!南京防守已成燃眉之急!尽管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但蒋介石在南京城
该不该守以及能不能守的问题上始终举棋未定。上海失陷,蒋介石感到压力太大,一连三次
召集何应钦、唐生智等高级军官会议,讨论南京防守问题。最后作出决定:
第一,南京为国家首都,举世瞩目,维系人心,无论从哪点考虑都是一定要坚守的;
第二,南京被长江湾半环绕,背水而座,日军即可从水上攻击,又可以从陆上切断芜湖
一带的后方交通线,因此南京是守不住的;
第三,一定要守而又守不住,那就要在死守与虚守两者间作出选择。
最后决定派唐生智作为守城将领,唐生智向蒋公表示:“委员长,我一定誓死守城,与
南京城共存亡!〃受命后,唐生智发表了《唐生智誓死守城文》。文称:“本人奉命保卫南
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誓于南京共存亡以及使敌人付出沉重代价。”
12月7日,日军华东方面军司令官指挥的第6师团、第9师团、第12师团及第5师
团之第9旅团,分多路进攻到南京外围。9日,日军突破外围阵地,攻到光华门附近时,进
攻出现短暂停顿。日军派出一架飞机在南京上空,投下了一封署名〃南京卫戍司令唐主智收〃
的劝降书。书称:
日军对负隅顽抗的人将格杀勿论,但对一般无辜之良民及没有敌意的中国军队将宽大为
怀,并保证其安全。特别是对于东亚文化,更将竭尽全力予以保护。然而,贵军如果继续抵
抗的话,南京将无法免于战火,千年的文化精髓将会毁于一旦,十年苦心经营也将毁于一旦。
唐生智看完劝降书冷笑一声说:“别说12月10日中午之前给予答复,现在就给你答
复。随即命令部队,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
围攻南京的日军,到10日中午,见守军没有给予答复,下令让作好攻城准备的日军进
攻。日军以空前猛烈的炮火和疯狂的冲锋,对南京城发动进攻。兵力和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
日军连攻两天,始终未能突入城内。经过两天激战,中国守军伤亡惨重,唐生智见战死官兵
无数,心乱如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