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回 投笔从戎 铁匠之子谋建法西斯党 罗马野心 墨索里尼抢夺党中大权
倾盆大雨中,墨索里尼驱车赶往罗马。黑衫党徒夹道欢迎,高呼:“法西斯蒂,全意大
利〃,法西斯出笼了。时下,他的口袋里只有两个里拉,但他向一家亮着灯的厨房走去。
※ ※ ※
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凡尔塞——华盛顿体系(条约)所形成的那种分赃不均所
引起的纠纷和战败国无法摆脱的失落感,致使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和有些国家的
复仇主义到处泛滥,于是法西斯主义产生了。
法西斯惯于好战、反和气残酷、凶狠、杀害共产党人和人民而著称世界的。自从人类进
入文明社会以来,没有任何一次对人类文明的摧残能与它相比。
法西斯的代表国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则是它们〃杰
出〃的代表。其鼻祖〃还得算是墨索里尼欲演义法西斯,还得从他说起。
且说1922年10月31日深夜,鞋匠的儿子墨索里尼叫醒了正在酣睡的兄弟阿拉尔
杜,拿给他第二天要发表的《意大利人民报》,上面有一条这样的声明:“自今日期,领导
〈意大利人民报〉的责任已委托阿纳尔杜·墨索里尼。我以兄弟般的友谊表示感谢所有的编
辑,以及勤奋地、诚恳地与我共同维持此报的生命并尽力报效国家的朋友。”
阿拉尔杜睡眼矇眬,他看着已经印好的翌日报纸有些颤抖。他真不敢相信,一向狂妄自
大,视报纸为生命的哥哥真的会把报纸交给他来管理。
墨索里尼向阿拉尔叮嘱一番报馆里应注意的事情后,严肃地走出房门,蹬上正在外面停
候他的车。此时,天色黑沉沉的,他回过头,透过车窗,看了看那幢大楼所有的窗子。
当目光从最后一面窗子上移开时,墨索里尼对司机说声:“开车!〃汽车便向罗马方向
急驶而去。
不多时,天下起了大雨,雨点打得人难以睁开眼睛。但成千上万的黑衫党人和墨索里尼
的支持者依然狂热地欢迎他。他们涌在路两旁,使墨索里尼的汽车不得不慢了下来。
墨索里尼看上去无比兴奋,他觉得自己此行一定能够成功。他不时地把头探出车窗口不
顾雨淋,振臂高呼:
“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那些狂热的追随者也阵阵高呼:
“法西斯蒂!全意大利!”
若问〃法西斯蒂〃何意?自有它的来义。〃法西斯蒂〃来自拉丁文〃束棒〃(easce
s)——古代罗马官吏出巡时所执的权力标志棒,如同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时所持的朝板。墨
索里尼和他的追随者为何如此赞美这〃束棒〃呢?且听慢慢道来。
话说1883年7月29日,在意大利境内瓦拉诺·迪科斯塔的一个铁匠家里,降生了
一个小男孩,他就是意大利法西意的鼻祖本尼托·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的父亲是一个身强力壮的五金匠,邻居们都叫他亚里山德罗大力士。他脑子里
充满了对国家的理想,他同情穷人,厌恶富豪,愤恨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和人剥削人的丑恶现
象。在干活之余,他常和一些穷朋友讨论这些问题。后来,成了一位早期意大利社会党党
员。墨索里尼的母亲是一位正直、勤劳的小学教师。当时在意大利,教师的生活是非常清苦
的,不仅工资低微,而且不受社会重视,她总是对孩子们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
少伟人,吃得苦中苦,将来方为人上人。”
本尼托的诞生给这一对年轻夫妇带来了欢乐。他们希望,儿子长大后,像他们一样,堂
堂正正地做人。所以,他们给儿子起名本尼托,希望他能成为他们所崇敬的墨西哥的民族英
雄本尼托·胡亚雷斯。
胡亚雷斯出生于1806年印第安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任总统期间,他曾进行了许多重
大改革。他废除了教士与军官武士的特权,没收用于教堂建筑以外的一切教会地产,剥夺教
会的世俗权利。
1862年至1867年,胡亚雷斯领导人民抗击拿破仑三世组织的墨西哥远征军并获
得了胜利,从而推翻了以麦克西米连为傀儡的帝国。他曾兴办印第安人教育,镇压退伍军人
暴动与迪亚斯叛乱。亚里山大·墨索里尼对胡亚雷斯的英雄事迹十分崇拜,他希望自己的儿
子长大成人后要像胡亚雷斯一样,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但是,墨索里尼的秉性,却和他的父母不一样,骄奢野蛮。他常常偷邻居的鸡,和果园
里的苹果。当大人抓到他时,他就装出一副受伤了的样子,别人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为了改
变他的这些坏习气,母亲就常常带他去教堂,让他做礼拜,唱圣经。墨索里尼极不喜欢教堂
那昏暗的环境,总是无精打采的。有一次唱赞美诗时,他趁母亲不注意,一下子溜走了。唱
诗结束后母亲到处寻找,却发现他小子不知什么时候钻到了神父的卧室,把那卧室翻得很
乱。人们都进来时,他已在神父的床上睡着了。但地上的什物中,有几条女人的三角裤和胸
罩,那是两个修女在这里陪神父睡觉时留下的。
这件事当时在瓦拉诺·迪科斯塔整整哄动了一个月。1890年,墨索里尼进了邻村的
一所学校读书。他经常和同学打架,还常常躲在厕所后面看女老师大、小便。学校抓住他,
罚了几次,还是无效。两年后,学校无奈把他开除了。
他的父母只好把他又送进另一个学校。在这里,墨索里尼的坏脾气依然未改,常常和同
学打闹,尤其是喜欢抓女同学的小辫子。
不过,墨索里尼也十分聪明,很多东西他都过目不忘,过耳成诵。一些老师还由衷地称
他绝顶聪明,未来不可估量。这使他更加狂妄不已,自以为是。但在老师们的教导下,他逐
渐用功于学业了。
不过,对于有些问题,墨索里尼常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尽管有时他的见解显得荒诞不
经,但他自己说起来却津津乐道。有一次口试,他一口气说了半个小时。
主考老师说:“我佩服你的口才、你的雄辩。可是,你离题十万八千里了。〃说着,打
了个零分。
放假回家,墨索里尼总是练习演说姿势,母亲说:“你为什么老是这样?”
“这有什么奇怪?我将来要让整个意大利听我的指挥。”
在那个时代,欧洲各种思潮泛滥,有时一天能冒出几个主义。什么空想社会主义、帝国
主义、封建极权主义、达尔文主义、巴枯宁主义等等、等等。在墨索里尼的头脑中,充斥着
种种幻想。他在学校没事的时候,一天到晚喜欢写罗马的城名,大城市名、小城市名、写满
一纸,他很想到罗马一游。不久,他同母亲到拉文纳旅行。这里伟大诗人但丁的故乡,到处
充满了厚重的文化色彩。墨索里尼站在但丁墓前,心里涌现出无比的崇敬。他觉得自己应该
像但丁一样写出最新最美的诗句、语言。此事对他以后的记者生涯影响很大。
铁匠亚里山德罗,对自己儿子的成长十分关切。为了培养儿子爱劳动的习惯,每逢放学
后,他就让墨索里尼在店铺里劳动。亚里山德罗给他讲解机器的原理,墨索里尼愈听愈感兴
趣,他开始领会到机器也有它的特性。在劳动的过程中,他常常听到父亲和一些穷朋友讨论
各种政治问题,许多疑问在他的心头缠绕:那些警察带着枪,为什么还那么小心谨慎?为什
么那么多穷人整天生活在贫穷饥饿之中?他们为什么常常诅咒政府?
1896年,墨索里尼被送到福林波波利的师范学校去学习。这是一座很有名的培养教
师的学校,学制六年。这对墨索里尼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他在学校仍不甚用功,经常违犯纪
律。在痛苦与煎熬中,他终于度过了六年,取得了毕业证书。
接着,墨索里尼在哥尔替瑞乡村谋到了一个小学校长的位子。但这种毫无生气的〃孩子
王〃生活令他觉得十分无聊,使他有一种宏图、壮志难酬的惆怅。一年过后,他扔掉教鞭,
离开了这里。他决心去闯荡江湖,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去干自己值得一干的事。为此,临行
前,他写了一篇题为《坚强的意志乃是成功之保证》的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以表明自
己的心志。
离开了学校,墨索里尼觉得十分孤独,他决定到处漫游。到了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