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蒺藜火毬用配方
硫黄一斤四两、焰硝二斤半、(同粗)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乾漆二两半、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
其中硫黄、焰硝、木炭末、竹茹、麻茹为构成火药主要原料,乾漆、黄丹为制造毒气的材料,其馀为黏著剂
3。毒药烟毬用配方
硫黄一十五两、焰硝一斤十四两、草乌头五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木炭末五两、沥清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
由於此烟毬的主要作用在以毒气熏炙敌人,故配方中除了可以达到爆炸燃烧效果的硫黄、焰硝、木炭末外,渗入了多种有毒的物质如芭豆、狼毒、砒霜等以见其效
以上三种火药配方内容颇为复杂,且有一定的配比,可能是已经过多次的实验而取得的,为了适应使用时不同的目的,在硫黄、硝石、木炭的比例上有所变化,可见当时人对此三种原料的特性及他们混合在一起所可能产生的特性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从上述三种配方所述原料之比例与今日理想的黑色火药的正确比例相比较(黑色火药为:硝石75%、硫黄10%、木炭15%火炮火弹为:硝石60%、硫黄21%、木炭20%、蒺藜火毬为:硝石62%、硫黄31%、木炭7%)显见其中硝石的含量偏低,纯度也不够,故其炸伤力不强,其主要目标仍以吓退、燃烧与放毒薰灼敌人为主
火炮炮弹(即霹雳炮弹)
此炮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役金兵攻汴京城时,一度颇产生抗敌之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曰:
靖康元年二月壬寅,李纲宿咸丰门,以金人进兵门外,治攻具也纲既登城,令施放(火炮、床子弩等武器)自便,能中贼者厚赏,夜发霹雳炮以击之,军皆惊呼
後来在南宋虞允文抵抗南下追击的金兵时,也充分发挥了它抗敌的功效後来金人不但学会了此炮的制法,而且发展成外壳用铁皮包裹的震天雷,威力更强,曾用於抵抗元军的攻击此炮弹制法为:将晋州硫黄、窝黄、焰硝同捣碎成颗粒,再将砒黄、定粉、黄丹研磨成粉,乾漆亦捶成粉状,竹茹麻茹用火炒成碎末,再将黄蜡、松脂、清油、桐油浓油用火熬成膏,然後加入前述药粉加以搅拌均匀做成丸形,外面以厚纸包裹,里外五层,再以麻绳困绑,另将松脂烧融浇裹固定即可,以火炮发射之
火药鞭箭
此鞭箭被许多科学史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热气流的喷射力发射的火箭雏型,其制作方法为:削劲竹为鞭箭长六尺,前端装有能刺伤人的铁箭,将火药五两制成之小药毬穿过箭镞下方之箭身,於箭上,药毬上并装置引线,使用人点火引燃引线即可射出
霹雳火毬
此为消灭经由地道中入侵敌人的有效武器之一,其制作方法为:用乾竹两三节,径一寸半,没有裂罅者,存节勿加穿透,再用薄如铁钱的瓷片三十片(刺伤敌中用),和火药三四斤包裹在竹径外成毬,两头保留一寸多竹节在毬外,并另加传药
此火毬主要用於熏灼自地道中来犯的敌人拒敌时将此毬放於地穴中敌人必经之地,用时令一口含甘草之士兵持火锥烙毬使爆破,产生之爆炸声可震吓敌人,使其攻势放缓,再令士兵以竹扇扇之,利用其火焰及浓烟以熏灼敌人
此处所用之火药爆炸力当属有限,否则会炸伤近距敌持火锥格毬之士兵由此亦可证明宋代时已能随著武器伤敌所需火药威力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配方,此器在宋军防守德安城即襄阳城时都使用过
烟毬
此烟毬其主要作用亦在利用火药爆裂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薰伤敌人其制作方法为:用三斤配好的火药,外面先用黄蒿(艾草的一种)包裹成重约一斤之药毬,再厚厚的傅以黄蜡沥青炭末等混合而成的油泥,乾後即成使用时亦是以火锥烙透之,再抛射出去
毒药烟毬
此毬可用火炮施放,亦可用火箭或弓或弩或床子弩发射出去,具有炸伤及毒毙敌人的双重效果,可视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毒气弹其制作方法为:将所有原料(原料内容见本文前段)捣合为毬,用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的麻绳穿过药毬为弦子,然後将很厚的废纸一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虫葛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捣合传於毬外此毬发射後不但可炸伤敌人,且其烟气使敌人中毒而口鼻出血
蒺藜火毬
此为兼具炸伤与刺伤人双重效力的攻击武器,其制作方法为:先用三枝有六面尖刃的铁刀包在用前述火药配方所制成的药团之中,然後以长一丈二尺的麻绳穿过药团,药团外面再以厚纸及杂药(即前述之药泥)傅之,再将八支有倒钩的铁蒺藜插装在药团外面此物亦可用炮或床子弩等发射之
铁嘴火鹞
此器其作用颇似毒药鞭箭,鹞身为木制,中穿过木身之杆为铁杆,杆尾绑上制成药团之火药,外面再以草秆束之,用时以炮射
竹火鹞
其制作方法为:用竹编成腹大口狭形状修长的竹笼,外面糊上数层纸张并刷成黄,将配好的火药一斤放入笼,并加入一些小卵石,用杆草三五斤束在笼口为尾形,并封住笼口施放时点燃尾草以炮放之
火箭
此箭即为在普通箭的箭首下方傅以火药,用弓或弩发射出去,射中敌人後孳团在敌人体内爆炸,其伤敌原则颇类似今日所用之各类子弹,此箭在南宋对金人与蒙古人作战时曾大量使用
火枪
在《武经总要》一书卷十二叙火炮之功能时曾言及利用火炮施放之火器中列有火枪,又《宋史》陈规传亦记曰:
建炎元年会濠桥陷,规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焚天桥,以火牛助之,须臾皆尽,横拔砦去
惜在《武经总要》卷十一火攻及卷十三之器图中均未提及此器之制作方式,据推测其形制与作用当与火箭类同
5、发射火药武器之戎具
上述内实火药的武器如火炮、火毬、烟毬、蒺藜火毬、火鹞、火箭、火枪等,除极少数可用点燃引线射出或用火锥烙开者外,大多数皆须利用发射式武器协助加以发射出去,方能收伤敌之效为达到此目的,宋代对相关发射戎器如各式火炮、炮车、弓弩、火筒火柜的研究与制作亦极为重视如以发射炮弹为主的炮型就有单梢炮、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火炮、旋风炮、独脚旋风炮、旋风五合炮、有车轮的炮车等十数种之多现据有关资料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图列之如下:
单梢炮
此炮为当时所用小型炮,用时凡一炮需用四十人向前拉,一人固定施放炮石此炮可放二斤重的石块,抛至五十步远,亦可施放火炮(霹雳炮)、蒺藜火毬等,惟距离不远
後来陆续出现炮身愈来愈大,性能亦愈来愈佳的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用二百五十人,可同时放九十斤重的石块),以及携带较方便轻巧的旋风炮、虎蹲炮、卧车炮(炮身下装四轮行动便)、车行炮(亦装有车轮)、旋风五炮(同时可发射五个炮弹)、合炮等,上述炮车虽以发射石块为主,但亦皆可发射蒺藜火毬、毒药烟毬等火药武器
火炮
为炮中之利器,为攻守扎营行军皆需携带之兵器'行军攻敌时宜配合使用轻巧灵活的单梢炮或虎蹲炮,而扎营驻防时则宜安置此炮为主,因其以发射含火药易爆炸燃烧为主的火毬、火鸡、火鹞、火枪为主,在攻城及燔烧敌人粮仓粮秣时效果特别好此炮所能发射的火毬以十二斤重为限
火药火油筒柜
此器分别由内填火药的火楼,内装火油的油柜以及启动此柜的拶丝杖三大部份为主体构成,为守城及火攻时极为重要的武器其主要构造为:
以熟铜为柜,下安四足,上置四卷筒,卷筒上横放一巨,皆与柜中相通横筒两端开小孔如黍粒,前端圆口径半寸,柜顶傍开一孔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可装拶丝杖,拶丝杖杖首缠散麻厚约一寸半,前後各穿两节铜管(防止麻绳著火),杖尾有横拐,以便操控拐前贯一铜圆环用以闭筒口
放时将柜中注入三斤的火油,另将内实火药的火楼插入拶丝杖前端的铜管内固定,点燃火药,再用烙锥将拶丝杖放在油柜上横筒上,再令人自後抽杖,并以力压之,柜内油受热自火楼中喷出爆炸成烈焰以伤敌,其制作似有之初型
弓弩
弓弩为发射穿刺武器的必备器具而上附火药包的火箭、药箭或火枪亦必须靠弓弩方能发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