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谁能没有压力?尽管几乎世界各地都存在压力,但分析者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的压力更大。因为在国际大环境中,中国进入全球经济体系比西方国家晚,必须加速补回失去的时间,当然也就“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了。
而在中国的国内环境中,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成就观、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受到冲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费越来越高,看病越来越贵,就业越来越难,油价持续疯涨,房价不断攀升房奴、车奴、分奴、卡奴社会到处都存在着紧张与焦躁的气氛。这个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任何一种转变都足以导致人们心理的失衡和痛苦的萌发。
转型中国步入压力社会,每个人都活在压力之下,民众心绪颇是烦闷,“郁闷”这个词变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中国人寻求减压和解闷的方式追求方便、实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没有时间去马德里Lubia村砸汽车泄愤,没有钱去法国做依云矿泉水SPA即使是中国有了逐步健全的休假制度、有了自己的商业大片、有了更多的明星偶像、有了迪吧和歌厅、有了平民造星的选秀狂潮这些方式都不足以俱全或实用。
由于郁闷者中多数都是“光电族”,除了看电视这种普及性的找乐方式外,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的发展和繁荣,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快捷和有效的找乐方式。于是,在21世纪前十年里,在中国大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就有了电视选秀、网络恶搞、剧场相声等各种“草根娱乐文化”的盛行,“全民找乐”的壮观景象在这个年代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部分 第93节:寻乐(19)
〔导读提示〕
中国收容遣送制度的起源是什么?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沿革?给中国人带来了哪些伤害?被“赋予”身份象征的暂住证制度是否该取消?
谁是冤假错案的始作俑者?莫须有的罪名是如何被按上的?“刑讯逼供”是人性之恶还是制度之恶?
“钉子户”是一种什么精神和符号?中国的“拆迁运动”为谁而疯狂?面对血泪拆迁,真就束手无策吗?
中国城管为什么总是吃力不讨好?这种“猫与鼠”的暴力游戏如何才能被彻底修正?
近两百年来中国国家建设屡屡受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持续性强大国家的健康保证?如何才能让法治的光芒照遍千家万户,惠及亿万民生?
HAPTER7
法
为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主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
——孙志刚墓碑碑文
第二部分 第94节:法为(1)
第七章法为
第一节制度之痛
被收容者之死
这是一个没有芳菲的春天,这是一个“流行”白色口罩的季节。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的疯狂肆虐,吞噬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太多的锥心之痛,接二连三的噩耗,让人们的眼睛已经容不下除了恐惧之外的任何东西了。然而,“非典”疫情所带来的紧张恐惧气氛却不能掩盖其他噩耗带来的悲痛。4月25日,广州《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个年仅27岁的大学生孙志刚,在收容所里被滥施刑罚的暴徒给活活打死了。
孙志刚是湖北省黄冈市人,2001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2003年2月,他应聘来到广州一家服装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3月17日晚上10点,孙志刚像往常一样出门去上网,走到广州天河区黄村大街时,他突然被黄村街派出所的警察拦住了去路。没有暂住证、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而且“不修边幅”,孙志刚被当作“三无”人员收容了。
孙志刚被带到了派出所,他被从未经历过的突如其来的一幕幕审判弄得不知所措,他赶紧给同事打电话,让其“带着身份证和钱”来保释。晚上12点,两位同事赶到派出所,说明孙志刚有身份证和工作单位,提出为其补办暂住证,并予以保领,但均被警方以“没有进行核实必要”为由予以拒绝。
3月18日凌晨两点,孙志刚被送到天河公安分局收容遣送中转站。18日白天,孙志刚的一个同事来保人,但被告知保人手续不全未果。下午,孙志刚公司的老板拿着各种证明亲自赶到中转站,但收容站已下班,保人得等到第二天。
两次保人均无果,孙志刚有些慌了,他向中转站护师报告称自己有病,要求放出去或住院治疗。随后,中转站将孙志刚送往了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
当孙志刚被送进收容救治站后,他的人生噩梦就从这里开始了。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位于市郊,救治站共有三幢小楼,是专门为收容人员中的病患者提供基本治疗的地方。与普通医院不同的是,救治站里每一个病房的门窗都有铁栅栏。
整个救治站由一位病区区长负责,区长手下有3名医生、10名护工和若干护士。护工是救治站内的特殊角色,他们从未接受过任何护理培训,基本上是通过保安公司推荐来的。护工的职责首先是“防止病人闹事和暴动”,其次是协助护士拿药、打针和派饭。在由医生、护士和护工构成的救治站层级中,护工位次最低,但在病人的眼中,他们却操控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孙志刚被送进救治站的第一个落脚点是病二区201仓(这里把病房叫做“仓”),这里面关着10个精神病人。孙志刚一进201仓就挨了两次打。——不只是孙志刚,救治站内每个新来者都要挨打,据说这是规矩,名曰“过仓规”。
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服装设计师孙志刚,显然并不甘心自己的遭遇和命运。在救治站内的一整天里,|福哇%小!說@下*載&站|他都在想着如何才能逃出这个“魔窟”。
3月19日晚上,救治站内的一个病人要出院,几名亲属来接护。孙志刚看到后,摇动铁窗大声喊叫:“我叫孙志刚,××服装公司职工,武汉科技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在里面挨打!”
孙志刚的呼救并未奏效,这反而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孙志刚的“叫嚣”首先把救治站内的护工乔燕琴给惹恼了。此人年轻力壮,做事风格“一贯霸道,脾气暴躁,其余护工因惧怕而畏服”。气恼的乔燕琴来到206仓门外,对病房内的“仓头”(病房内的“大哥”)李海婴等人说:“孙志刚太闹,呆会儿把他弄过来让你们玩玩。”
救治站内206仓中间是一道铁门,两旁有窗,南北向过道的两侧是砖头水泥砌成的铺位,房间尽头是用水泥板隔开的厕所,靠窗的两个铺位是“大哥”专用,靠厕所的则属于新来者。206仓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那里关的基本都是正常的人——救治区的很多病房都关有精神不太正常的人,精神病人一般不打人,而206房就不同了。“206就是专门用来打人的地方,打完了,就把被打的调出去。”
3月19日深夜,乔燕琴来到206仓,对里面的人说,“那小子过来后,过半个小时,给我狠狠地打。不要打头,不要打出血。反正打死也没事。”“这里死一个人像死个蚂蚁一样!”
随后,乔燕琴来到201仓叫孙志刚出来,见孙志刚没动,乔燕琴就往孙志刚的小腹踹了几脚,然后再上去踹孙志刚的肩膀和背部。孙志刚疼得受不住了,便跪在地上,求乔燕琴不要再打了。可是乔燕琴并不理会,继续往孙志刚的肩部和背部踹打,最后孙志刚被拉了出来。
孙志刚被推进206仓后,走到厕所旁的床位倒头便睡。半个小时后,“仓头”李海婴发话了:“时间到了,开始!”
随即,8个人围住孙志刚,拳打、肘击、脚踩、跳起来在背上跺,又把孙志刚抬起来往地上摔
孙志刚抱着头蹲在地上,不停地叫喊、哭嚎、求饶,但这都不管用。此时,一位值班护士在楼下的监控录像上发现了打架事件,立即吩咐一位护工上去制止。前来制止的护工刚走,此时跟上来的乔燕琴却说:“别管,继续打,打得还不够狠。”顺便还向里面挥了两下拳头,按房内人理解,意思是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