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对毕业生们说,她把照顾孩子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项工作。她还说,在自己未来的家庭生活中还有许多事可以去做。她面对鼓掌声,说:“你可以通过决定政策或通过煮饭烧菜去做。”
然而她的改变却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些女权主义者对她的做法感到失望。普通民众也不喜欢她一再转变形象———从受到伤害的妻子转变成竞选健将,再转变成一名成熟的从事政治的妻子这使她带上了见风使舵的色彩。到了7月,支持率猛降到29%的低水平,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日益逼近,已到了采取更加认真行动的时候了。希拉里现在已上升到窥视第一夫人宝座之列。
于是在7月份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她改弦更张,俨然以丈夫身边的装饰品出现。她发誓如果克林顿当选总统,她将辞去律师之职,全力持家。她甚至应战布什夫人,准备在一次做糕点的比赛中获胜。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内,人们还来不及转身,一个由克林顿夫人设计配制的巧克力小点心便送到面前,显得她多么熟谙烹调和善理家务。从此以后,人们再也听不到克林顿夫人会出任政府部长的议论了。
熟悉她的人们都认为,希拉里进行了一次“个性移植”,安装上了一颗美国家庭妇女的心脏。她当众表演烤曲奇饼的手艺与克林顿在演说之余大吹萨克斯管给选民们带来了“珠联璧合”的印象。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拒绝单独见记者。只是可以听到她的新闻秘书说:“人们并不太了解她的精神风貌。她是一位能把事业和家庭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女人。她十分热爱家庭,经常在竞选活动中抽空回家看望女儿。她不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她喜爱的《圣经》格言、诗篇和耶稣登山训众论福所讲的八福词。她每晚就寝前,都要和女儿一起做祷告”她要给选民带来一位温柔虔诚、彬彬有礼的好妻子的形象。
希拉里终于赢得了广大家庭妇女的厚爱。当然,最能拥护她的还是战后出生的新一代女性。她们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追求,不再满足于仅仅担任丈夫的贤内助的角色了。
共和党人在休斯敦策划对付希拉里的策略,他们除了有芭芭拉·布什以外,就没有什么其他招数了。而民主党人则有亲密无比的克林顿夫妇和他们新交的好友田纳西州参议员艾伯特·戈尔及夫人蒂珀,并且他们乘坐特制的大汽车提早一个月就开始了在美国各地的竞选活动。比尔和希拉里、戈尔和蒂帕是美国快乐风趣的四人小组,妻子坐在丈夫的膝上让车队的摄影师拍照。希拉里说:“这是远离家园的家。”比尔说:“如果我们竞选成功,我们就把这辆汽车停放在白宫的后面。”
在这次神奇的巴士之旅,又被希拉里称为“比尔、戈尔、希拉里和蒂珀的完美冒险”之后,她和她的丈夫比尔·克林顿终于叩开了白宫的大门。
第六章 婚姻是个谜一、“莫妮卡风暴”
克林顿自从1992年竞选美国总统以来,就一直绯闻缠身,格尼弗·弗劳尔斯直到今天仍然是希拉里的一块“心病”,直到2003年,当希拉里沉浸在卖书忙的喜洋洋中时,她又一纸诉状将希拉里告上法庭,罪名是“阴谋罪”,弗劳尔斯真的成了希拉里穷尽其力也无法驱走的幽灵了。但弗劳尔斯不是惟一一个,与克林顿有染的女性大概可以拉一个长长的名单,而其中较为公众熟悉的便有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和自称曾任克林顿部属的女职员葆拉·琼斯。
克林顿没有下台之前,已经有不少猜测以为希拉里会在克林顿离开白宫后与他离婚,但是她没有,直到今天依然没有。
为什么在克林顿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之后,她仍要与他重归于好?为什么她要维持那个家庭?她与克林顿到底是夫妻还是一种特殊模式下的政坛伙伴?一个真实的希拉里不应该或者只是一位激进的女性主义者或者只是一位贤妻良母,在婚姻之中,她遭到的伤害最多,烦恼最多,但她严格地遵守自己的生活准则即绝不把她的隐私抖露给朋友,更不要说更多的公众,正如她的朋友之一女演员玛丽·斯蒂伯格所说:“感谢上帝!她可不会把她生活中的一切真实情况告诉别人。我们讨厌那种知道一点儿就要大肆宣扬的人。希拉里谨守她生活中最隐秘的内容,这是任何头脑清醒的人都必须做到的。”
希拉里长期以来都努力保护她和克林顿之间仅存的隐私,但在一场“莫妮卡风暴”面前,她再也无能为力。
希拉里早已习惯了克林顿的风流成性,为了自我安慰,她总是把对克林顿的任何指控都看成是政敌们制造出来的邪恶丑闻,关于克林顿的糗事实在不一而足,从被指控为贩毒到与小石城一个妓女生下一个小孩等等。希拉里在与克林顿的共同生活中,已十分清楚他身上的缺点,尤其是他在私人生活方面的过于随意,因此在遭遇到“莫妮卡风暴”袭击之初,她是镇定自若的,白宫的第一夫人角色使她历练得更为处变不惊。她以为实习生插曲终究只会是小道新闻史上的一个注脚,但她大错而特错了,克林顿欺骗了她。
1998年1月23日星期三晚上,比尔一大早便把希拉里叫醒,然后对她说:“今天报上登了一些你该知道的事。”但他隐瞒了真相,说自己没有任何不得体的举止,但也承认他的关心可能遭到了莱温斯基的误解。希拉里当然愿意再相信他一次,即使她早就不那么深信不疑,但每一个做妻子的怎会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是犯过一些无心之错而又诚心诚意地坦白并痛改前非呢?希拉里也不例外。
莱温斯基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她天生性格开朗,聪明伶俐,在中学时代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后来,由于父母离异,莱温斯基曾经消沉了一段时间。1995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白宫成了一名实习生。当时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待人热情。人们对她的说法多种多样,但都认为她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姑娘”。身在白宫的莱温斯基尽管不是太出名,却过着比较自在和平静的生活。然而,她和克林顿的性丑闻被披露出来了,她只能站出来为自己申诉,无论这种申诉带有多少令人起疑的色彩。在莱温斯基性丑闻案结束后,她出版了一本书,叫《莫妮卡的故事》,在该书中她详细描述了与克林顿的交往过程。
在这本书里,莱温斯基表示,当她于1995年担任白宫见习生第一次见到总统本人时,她对许多女人为克林顿着迷感到困惑。她说:“他的鼻子又红又大,灰发粗得像铁线,他是个老头子。”“许多在白宫的女人都迷恋着他,而我想:这些人简直是疯了。他们对男人的品味真是糟透了。”但她在那年7月白宫的一项仪式上见到克林顿后,改变了主意。不久,她和所有人一样迷上了总统。莱温斯基说,当他们一个月后在另一个仪式上第一次会面时,她终于见到“克林顿的整体”,而显然地,他也见到了她。莱温斯基第二次邂逅克林顿是在白宫为克林顿所举行的生日会上。当时所有的见习生都受邀出席。她对克林顿说:“生日快乐,总统先生。”“克林顿深深地注视着我的眼睛,而我已经着了迷。”
无论该书的炒作嫌疑有多浓厚,也无论莱温斯基的自暴家丑是一种多么低俗的行为,她确实因此遭受了公众的嘲笑,甚至是鄙弃的辱骂,但她在书中叙述的与比尔发生了性关系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希拉里很快就要面对一个她难以接受的现实。
1998年8月6日,莱温斯基向白水案大陪审团提供了证词。
8月14日晚,希拉里与克林顿共同的朋友鲍勃·巴尔特旁敲侧击,希望希拉里对克林顿将要面临的指证做好心理准备,她其实早已从公众及媒体的反应中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她想推迟这一刻的到来。但推迟能够阻挡事实真相的呈现吗?
15日早,克林顿说他必须坦承与莱温斯基有过不正当关系,但不过是逢场作戏,还说他之所以先前不向希拉里说实话,是不愿让希拉里受到伤害。他的确经常这么干,希拉里也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个痛苦的时刻,但她还是禁不住愤怒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克林顿一再因为私生活问题而遭到共和党的攻击,他本应该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