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曾经被毁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盘古凿山与共工〃触山〃,这两个神话有必然的联系。从对象上而言,两个神话针对的都是高山;从目的来看,两个神话都涉及把天柱弄断;从涉及的内容看,两个神话同时讲述天地分离的原因及过程。因此,这两个神话应该是同一神话的变种。

  有人认为,共工〃触山〃的神话属于推原神话,所谓的推原,就是追寻事物的本源。共工〃触山〃是为了解答〃天倾西北〃的原因。我们认为,这是根本不对的。共工触山与盘古开天,同属于一个更加古老的神话,它们讲述的主题是同一个:即天地是如何分离的事实和原因。因此,〃天地分离〃与〃天倾西北〃是两个不同的事件,以下将有专门论述。

  以上两则神话,都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天,从中我们发现,两则神话中的天有三个共同点。

  一、我们所谓的〃天〃,在一个不能确定的时代里,曾经距离我们很近。盘古神话里,天和地挨得很近,几乎就要重合了,害得盘古只好站在中间顶着。共工〃触山〃的神话里,天与地距离也不远,中间仅仅隔着一座不周山。在其他〃天梯〃的神话里,天地也是很近的,连凡人都能顺着〃天梯〃爬到天上,《国语·楚语》说,楚昭王曾问观射父,如果天与地相通,庶民能够顺着天梯登天吗?可见,在神话讲述的那个时代,天离地很近,就悬浮在我们的头顶上。

  二、〃天〃和地是在某一个事件当中分离的,在盘古神话里,天离开地是因为盘古凿断了天地相连的部分,同时也因为盘古在天地中间倒下去的缘故。共工的神话就更明确了,就是因为他碰断了支撑天地的巨柱不周山,才导致天地分离。

  同时,天地分离有十分强烈的动感。在盘古神话里,〃天日高一丈〃,而且刚刚分离的天空几次想降下来与大地重合,摇摇欲坠。在共工的神话里,不周山倒了,而天连接不周山的那部分竟然〃轰〃地崩塌了一块,然后才冉冉升起。因为神话的核心是天而不是地,因此,在描述中〃天〃有了很强的动态感觉。

  假如我们承认神话中的描写有一定真实背景的话,那么按照一般性的常识,凡是可以发生空间位移的东西,必定是个有形(至少肉眼可以看见,因为古人没有显微镜)的物体。

  三、世界上所有关于天地分离的神话,无一例外地认为:天和地是由同样一种东西混沌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天和地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是由某种有形的物质性东西构成的。比如,中国天梯的神话就隐含了这一思想,有形的物体所连接的,必然也是有形的东西。在共工神话里,天崩塌的那一块正好是与不周山上连接的那一块。不周山是高山无疑,是山就为五土之一,那么,天崩的那一块也应与不周山相同了。再后来,女娲补天的神话也一样。

  很明显,神话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天拟成物来描写,这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产生了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古人出于宗教的需要(因为任何神话都与宗教情怀有关),确实把虚无的天空拟成有形的物质,因为无形的虚天是很难想象的。如此一来,问题出现了,既然虚无的天空无法想象,为什么还要去想象呢?什么才是产生想象的理由呢?在前两节里,我们曾分析过,无形的虚天没有引人注目,从而产生宗教倾向的特质,因此,由于宗教需要而把天拟成物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种可能是,神话本身表达的就是真实,它是对天的直描,是在表达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在那一事件中,天就如神话中表现出来的一模一样。

  面对两个不同的天概念,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去取舍呢?

  在整个考虑了中国〃天〃系列神话,包括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天梯、天缺地残等等后,我们认为,中国天系列神话的出现绝非偶然,这些神话的主干恰好可以排列成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有勇气去面对这样一个大胆的推论:神话中向后人描绘的〃天〃,它并不是一个无形的虚天,而是一个有形有体的实在〃天〃,即天是指一种实有的物体。所有的天神话都在讲述〃天〃这一物体在史前发生变动的真实记载。也就是说,神话中的〃天〃与我们现在的天概念指的不是一回事。

  〃天〃,曾经是一个实体,是由有形有体的物质构成,这是一个多么离奇的推论啊!然而,它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读到这里,一些被传统思想束缚着的人,肯定会勃然大怒,他们会说:〃你不能随意拼接一两则神话的某些内容,而得出一个异想天开的结论。即使是假设,也要有比较充足的证据吧?〃但我们要问:世界上有多少科学发现是系统研究后的结果?瓦特发明引发欧洲工业革命的蒸汽机,不也是源于蒸气推动壶盖的一个偶然启示吗?世界上哪一种主要的科学理论是从实验室出来的呢?当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时他掌握了多少证据呢?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过分强调了实证的作用,甚至被实证的方法彻底束缚了头脑,那么我们人类和许多科学就不会有今天。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缺少实证的根据就失去进行严肃假设的勇气,同样,我们也不能用有无充足实证的标准去刁难任何一种假设。再说,我们关于〃天〃是有形实体的假设,并非仅仅来自以上两则神话,上古神话的地理位移、异地同说两种现象,给我们的假设提供了另外一种证据。

  说到盘古,在本世纪初,一些外国学者研究了中国神话以后,提出〃盘古是条狗,大禹是条虫〃的观点。关于盘古是条狗,起源于《后汉书·南蛮传》,讲的是高辛王当国时,一只名叫盘部的忠勇狗,因杀敌立功,娶了公主为妻,因而传下后代,成为南方〃蛮〃族始祖的故事。这本来是西南少数民族,如苗、瑶、畲、黎等族的神话,与汉民族本无关系。不过因为〃盘瓠〃。〃盘古〃发音相近,就有人认为他们是一回事。

  不错,汉族的盘古神话与西南少数民族的盘瓠神话有类似之处,他们都是造物主,是人类的始祖。但盘古开天的神话,惟汉族记载最为全面。是西南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的盘古神话,还是汉族接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盘瓠神话呢?我认为都不是,这两个神话的源头是同一个,描述的是同一个我们将要提到的事件。后来,聚集在一起的人,开始迁徙,文化发生了歧变,神话也发生了变异。于是,苗族地区有了盘瓠的神话,而汉民族则保留了盘古的神话。

  有人说,盘瓠神话载于东汉的《风俗通义》,而盘古神话载于三国的《五运历年记》,因此,盘瓠神话比盘古神话古老,所以,盘古肯定是从盘瓢那里演变过来的,这个说法也不对。大家知道,中国没有系统记录神话的文献,现在的神话零零散散,见于各类书中,根本无法区分年代,怎么能用先被记录或后被记录来判定哪一个神话更早呢?这是一个常识问题。

  盘古神话地理位移、异地同说的现象,恰好可以证明我们的推论,盘古开天、天地分离作为一个动态的事件,被不同民族目击,因而以神话的形式保留下来。如果不是对同一动态事件的描述,根本不可能形成同一内容的神话传说。

  事实上,关于〃天地分离〃神话地理位移、异地同说现象不但在中国,在印度、菲律宾、日本等国的神话故事里,我们同样发现了极为相似的上古传说。如果说,对〃天〃的描绘仅仅出于中国古代先民的宗教需要的话,那么又如何去解释这种大范围的惊人一致呢?

  在没有其他更为合理的解释之前,我们为什么不能先假设神话中的〃天〃是一个有形的实体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去想:世界范围〃天地分离〃的一致性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事实呢?

  如果我们结合中国古代的唯一国教天崇拜及中国人几千年奇怪的宗教心理,〃天〃是个有形实体的推论,几乎是唯一正确的推论。只有这个推论才能为天崇拜找到立足的根基,才能圆满解释天崇拜与天神话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甲骨文中〃天〃字的秘密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天〃及天崇拜的〃天〃,是一个有形实体的推论,还可以从甲骨文中找到强有力的证据。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甲骨文中的汉字呢?原因很简单,古人在创造甲骨文时大量使用了象形思维,是对被记录对象形象的图画形式。例如,表示太阳的日字,写成囗,中间的一点代表太阳黑子;再比如,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