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驼峰航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们连讲带比画,我总算是明白了,所谓“空气袋”,就是在驼峰航线上的对流层中,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当几种要素都具备时,会突然出现一个真空。
  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的地球,空气可以说充斥每个角落,竟然还有这种现象,真是匪夷所思。
  飞机在空中飞行,是靠机翼对空气产生的“升力”使飞机“浮”在空中,一旦没有了空气,即出现“空气袋”,后果可想而知。
  后来才知道,在“驼峰”上飞过的每位老人,全部都经历过所谓“空气袋”——进入空气袋后,一直是沉重的发动机噪音突然变得轻飘飘,接着螺旋桨旋转得有气无力,飞机急速下坠。此时,任凭怎样加大油门,发动机的转速就是提不上去,不仅如此,马上,螺旋桨桨叶好像不是和飞机连在一体,而是分开一样,自由摆荡。
  老人们说,空气袋和雨、雪、雾不一样,看不见,本来是亮瓦晴天的,突然之间,你就钻进去了,很多坠毁的飞机,都是由于这个“空气袋”,螺旋桨产生不了任何拉力,飞机就是眼看着往下掉。
  又不是平原地带,是在“驼峰”上空,高度本身就不够,往往,反应都来不及做出,“嚓”,摔了。
  眼看着摔。 华人杰老人说,1944年夏,飞“驼峰”,那天天气出奇的好,一前一后同行的,还有印中联队的一架C…46,在“驼峰”上空,透过舷窗,他还和那架飞机驾驶员摆摆手,结果手还没放下,就看见那架C…46突然急速向下坠,只有十几秒钟,就下去触山了。
  什么征候都没有,就这么没了。越是天气好,越是容易出现这种事情,要是风、霜、雨、雪的,还真没这事儿。
  说起“空气袋”老人们都是叹着气,驼峰航线,天气不好吧,盼着天气好,天气好吧,又有这个“空气袋”,让你防不胜防的。唉,空气袋、空气袋,这“驼峰”,真是不让人过一天好日子! “驼峰”魂——吴子丹和片马垭口失事的C…53吴子丹,1922年出生,四川德阳人,毕业于中国空军军官学校,1942年,进入中国航空公司,担当副驾驶。
  在那个年代,空军军校士官生一般都去了美国受训,像吴子丹这样没去美国,却进了“中航”的例子还不多见。于是就问缘由,有老人说,子丹这个人,爱憎分明,校方侵犯同学利益,他带头抗议,那还了得,导致最后被开除。
  空军做不成了,从航校出来“流浪”。这事儿后来不知怎么让时任“中航”总经理的黄宝贤给知道了。黄总经理慧眼识才,马上把吴子丹招入“中航”,担当副驾驶。
  从1942…1945年,吴子丹总共在“驼峰”上往返飞行接近六百个来回。
  有多少人,第一次飞越“驼峰”就消失得杳无踪影,那些从抗战开始,就在驼峰航线上进进出出、飞越“驼峰”数百次的勇士们,要让他们复述那段岁月,讲叙飞越“驼峰”经历,已无任何意义——每天都在那个地方飞进飞出,所遇到的灾难根本就数不清。
  “中航”飞越驼峰航线中,有两起事故发生在飞机刚刚离开跑道时,吴子丹就赶上了其中一次。
  1944年2月18日,汀江,漆黑的深夜。机长洛克斯、副驾驶吴子丹和报务员黄焕元在机舱坐定,在得到塔台确认后,洛克斯开车。
  发动机轰鸣声中,C…53从滑行道开始向跑道移动,在飞机滑行中,坐在右座副驾位置上的吴子丹对着“检查单”大声口述,随着副驾的“口令”,机长洛克斯用一只手不断指认各种开关,并大声复述,还未上跑道,只用一分多钟,两个人就把“检查单”准确无误地报出。
  C…53在跑道起点停下,机舱里,借着仪表盘反射出绿萤色的一丝光亮,洛克斯和吴子丹相互看了一眼。
  两人同时举起大拇指——OK!
  洛克斯大推油门,松开刹车,憋足了劲的C…53吼叫着向前窜去。50、80、100、120吴子丹大声报告滑行速度,决断速度刚过,洛克斯轻轻带杆,滑跑中的C…53强烈振动逐渐消失——前轮已经离开地面。
  离地大概有十米多高,吴子丹把收放起落架的把柄推到“收”的位置,正要按照机长的口令收起落架,忽地,C…53巨大的轰鸣声仿佛消失了,还没等机上三个人回过味来,只感觉身子往上飘,接着就是“砰”的一声巨响,C…53重重地摔落在地面上。
  那两个人是怎么从机舱里出来的,吴子丹不知道,他只记得自己是从机舱里、通过破碎的舷窗玻璃,“飞”出来。不知道躺在地上有多长时间,直到他隐约地听到纷乱的脚步声和救护车的尖叫声奔向这里来。吴子丹努力想坐起来,当他的手按在地上时,感觉到满地都是“水”,他的脑袋“轰”的一声,一下子膨胀起来,是汽油,飞机油箱里的油!
  飞机满载又是刚刚起飞,油箱里的油几乎未用,只要有一点火星,这里马上是熊熊燃烧的火海。
  想到这里,从机舱里“飞”出来的吴子丹,似乎没有感到任何伤痛,他“腾”地站起来,迅速把机长洛克斯和报务员黄焕元拉扯出来。此时,救护的人马也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洛克斯、吴子丹和黄焕元抬上车。

第十四章 壮志凌云(5)
  万幸,破碎后的飞机竟然没有起火燃烧。
  三个人虽然都侥幸生还,除黄焕元有点外伤外,另外两个人都摔断了骨头。
  光是养伤就用了三个月。
  出院后,机长洛克斯飞返美国继续治疗,吴子丹出院后,就回加尔各答总公司机航组报到。
  见到吴子丹,机航主任夏普问:“还飞不飞?”
  吴子丹:“飞。”
  “OK!”
  正为飞行人手不够而发愁的夏普高兴得一挑拇指,马上排定航班,吴子丹拎起飞行图囊,跟着机长就走。 2002年10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赠送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先生的一尊半身雕塑的仪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科利奇站乔治·布什图书馆举行,而这半身雕像,就是中国航空公司美籍机长,53号机飞行员吉米·福克斯。
  吴子丹就是53号C…53失事见证人之一。
  1943年3月11日,昆明巫家坝机场,已经在昆明至汀江间飞过一个来回的“中航”53号C…53又一次在跑道上抬起机头,飞机升空改平后,向着它今天最后一次飞行的目的地——汀江机场飞去。担当本次飞行的机长是25岁的美国人福克斯(J。 K。 Fox),副驾驶和报务员都是中国人,分别是谭宣和王国梁。
  三个年龄加在一起都没有超过七十岁的“孩子”,此时根本不知道,这次飞行,不仅是53号机的最后一个航次,也是他们人生最后的句号。
  跟随在53号机身后的,是另一架“中航”48号C…53飞机,机长古蒂亚,副驾驶正是吴子丹。
  据古蒂亚和吴子丹后来回忆,那天起飞后,天气是好的,53号和48号一直是相伴而行,在古蒂亚和吴子丹眼中,前面的53号在蓝天中,如同一只美丽的大鸟一样,这样的场景在驼峰航线上实在是难得一见。看着看着,古蒂亚还来了兴致,他让吴子丹把杆,他自己抄起随身携带的相机随手拍下了53号飞行中的照片。然而,让古蒂亚没想到的是,这张照片留下的却是53号最后的飞行。仅仅只过两分钟,应该是在高黎贡山脉上空,前面一公里左右的53号突然像块石头一样往下掉。
  还没等后面的人反应过来,53号已经坠落。
  古蒂亚和吴子丹都惊呆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气不坏,也没有日本人的零式机,怎么53号连一点求救信号都没有发出就摔了!
  后面的48号停止继续前行,盘旋起来。
  古蒂亚和吴子丹的心抽紧成一团,他们在53号坠毁的上空,一圈圈地盘旋。此时,他们多希望能看见战友从摔破的机舱里面走出来,不;哪怕是爬出来也行啊,那多少可以证明,他们还没有死亡,等待着营救
  48号在那里飞了一圈又一圈,足足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下面53号飞机残骸静静地躺在山腰中,没有一点儿生命的迹象。机长古蒂亚还想再盘旋下去,副驾驶吴子丹指指天际边马上压过来的浓云——要变天了。
  前面还有艰难的“驼峰”等待穿越。48号对着地面的53号,最后一次摇摆机翼,恋恋不舍地走开了。
  高黎贡山,气候变化无常,刚才还响晴的天突然就下起了鹅毛大雪,劲风夹带着雪片,不一会儿,纷纷扬扬的雪花把53号包裹得严严实实,福克斯和他的中国同伴们,就长眠在这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