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黑社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场骗子
顾名思义;就是在官场行骗的骗子。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是行骗者本身就是官;可能还是大官;利用他们的权力、身份和职务行骗;二是行骗者本身不是官;但他们或则在官场厮混过;利用他们与官场人物千丝万缕的关系行骗;或则伪装官的身份、托言是某官的亲戚行骗。
1912元年曾发生直隶水灾借款一案;作案者正是官场神骗。这年秋天;直隶发生大水淹没30余县。人民之流离、财产之损失;无法估计。时有法国传教士雷鸣远等;发起〃中外筹赈慈善会〃。他在考察灾区后提出:水灾的造成;是由于水利不修;而赈济系治标之策;只有根治四大河流;才是根本大计。他曾派了一位工程师到四大河流测量;估计工程造价非五六百万元不可。于是;上书中国当局。当时直隶交涉使王克敏说;治河虽为一劳永逸之计;但现在拿不出这笔钱来;难以实行。后来通过中国驻奥公使沈瑞麟的关系;向比利时借了一笔50万镑巨款;合华币600万元;用作直隶水灾河工之需。该款借到手后;水灾已退;治河之事便无人过问了。数年之后;天津、河北一带再次闹起水灾来;于是又商量着向外国筹借巨款。沈公使闻讯;大为怪异;他以为前次借款早用于河工了。回国后;他先向直隶当局调查;并不知有借款一事;向财政部查询;财政部亦无此案。于是又向财政总长质问;连去三次;总长均避而不见。沈公使遂与比利时驻京公使谈及此事;比公使便以宴会为名;请中国各部总长及各国公使赴宴;以为财政总长必到;便可当面质询;不料总长仍然设辞谢绝。事后;有人向沈公使疏通:此案不必再提;不但关系到政界要人;连项城(袁世凯)也用过这笔钱呢!原来;袁世凯一伙以治河救灾为名;骗取了600万元的慈善款项。真是:大盗不操戈矛;巨骗不施小诈呵。
官骗人;官也是骗子行骗的对象。有一种惯于在官场行骗的骗子;聚合三五人;或为主;或装仆;印官衔名片;装官界举动;问所由来及政界内幕;常能对答如流;毫无破绽;其骗术每能得逞。有一次;上海一青年学生模样的人;自称姓蔡;名某某;是曾经发起过云南护国军起义的蔡锷将军之二公子。持名片求见吴铁城市长;向其告贷。吴一听是蔡将军之子;便不加详细询问;借给50元。后来与熟悉蔡将军的人谈及此事;得知蔡确有一子;但已出国多年;至今尚留学巴黎。方知来借钱者乃是一个冒名骗子。
北平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有一青年持新任财政总长孔祥熙的函件及名片;自称是孔的代表;遍向北平市金融界方面活动;许多银行界人士争相巴结。有一天;一位细心的银行经理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原来那位孔祥熙的〃代表〃所持函件及名片;用的都是〃孔庸之〃三字;而孔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字号署名的习惯。再加上孔事前未有电报到北平;突然派一代表来;岂不荒唐。遂断定那个〃代表〃是伪装的;乃当面斥穿其骗局;那个青年只得抱头鼠窜。像这样的官场骗子;不仅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屡见不鲜;即便在乡间小县也经常有他们的踪迹。某日;陕西省某县知事正坐堂办公;忽有仆人拿了一张名片进来;上书:〃陕西都督府秘书黄震亚;别字扫白;江西吉安人。〃知事乃请客入见;问其来意;据称即将赴湖北省谒见督军;谋求军职。现因川资缺乏;恳与贵县商贷;抵湖北之后;即行筹还。又问他以陕西省政界诸事;居然应对如流;确实无误。于是;县知事赠给川资;并设酒宴招待。事隔不久;知事的朋友孙某任陕西都督副官;出差途经该县。知事将黄某之事一一告知;孙某诧异道;我任省督副官多日;从未见过有什么姓黄的秘书!知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上了骗子的当。
官场骗子不但装官骗官;而且装官骗那些一心求官的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那些削尖脑袋想求个一官半职的人;何止成千上万!骗子正好利用人们的这种求官欲以售其奸;多能得逞。苏南东亭有个全某;长期客居安徽合肥。操何职业无人知晓。1913年回到家乡;衣服华丽;起居阔绰;自称一向跟随某某大官做事;非常得到信用;且与某省长、某都督相熟。有谁跟他出去谋事;富贵可以立即到手。乡里人听他胡吹一气;很是羡慕。有个农家子名叫刁斗的;家中甚为富裕;又是个官迷。为其言所惑;就跟随他到合肥去厮混。他们在一家旅馆住定;全某对他说:〃你喜欢做官吗?我一定竭力帮你弄到手。但做官需有一定资格;你却没有;怎么办呢?我打算先帮你购买一张毕业文凭;然后谋个科长或科员干干。混上年把;有了经验;就可以正儿巴经做官了。〃刁斗闻言;异常感激。从此全、刁二人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日夜流连;恣意挥霍;钱钞都由刁斗掏;刁斗还唯恐不得全某的欢心。一日;全某从外面回来;高兴地对刁斗说:〃我刚从省政府来;恰巧碰到黄某谋颍上县知事的缺位;事将成熟;若能得到千余元运动费;立可赴任。黄某正在筹集股资;有能助他300金者;可以到他那里当科员;助500金者可以当科长。〃刁斗听说;连忙表示:〃我愿意得科长席。〃说罢;倾囊倒出500大洋。当天晚上;大开筵席;邀黄某痛饮;借此与他未来的上司及早联络感情。次日;黄某忽然匆匆跑来说:〃省府就要发任命了;但门包规例尚需300元;我钱袋已空;怎么办呢?〃全某对刁斗说:〃你可以帮助他;将来他当了知事;不会负你的。〃刁斗说钱已用完了。全某道;何不回家去取呢?刁斗此时受骗已深;且欲罢不甘;便慨然应允。回去以后;想方设法谋得300元;由邮局汇去。自己则乘轮船复来皖。到先前住的那个旅馆一看;全、黄已不知去向了。刁斗想;黄某大约已赴任了吧?复乘车赶到颍上;一打听;则新任知事果姓黄;不过名虽是而人实非;见了面却是一位素不相识者。刁斗无可奈何;懊丧而返。
还有一事;道来也饶有趣味。也是在民国初年;有个叫梅占魁的青年;试验知事中选后;发往湖北补缺。但因〃运动〃乏路;一年有余;依然故我。后逢袁世凯登基;在恢复帝制中出过力的;莫不平步青云。梅占魁怦然心动;便整点行装;赶进京都;想走走上层路线。寓中无聊;时至玉壶春品茗。经一同乡介绍;结识了一个人物;叫章梅亮。他见章梅亮举止阔绰;很有些官场神气;心想;结识这样一位朋友;或许多了一条进身门路吧;便将自己因何到京之事和盘托出。梅亮闻言;胁肩笑道:〃这又何难;我不是说句夸口的话;在朝的几位有势力的人物;大半有些认识;即是皇太子跟前的侍卫;众公侯府上的随从;也很有几个同我要好的。可惜我不喜做官;是个放荡惯了的人。足下既有此心;待我想好运动路线;再回复你;如何?〃章梅亮何许人也?原来当清宣统在位期间;他是顺王府上的当差。仗着主子的势力;确曾为一些人谋过官;他从中收取了大量的〃运动费〃。后来;清帝逊位;顺王也不久死了;他的靠山早已倒了;哪里还有什么门路去〃运动〃;不过是十足的官场骗子罢他与梅占魁道别后;便去找他行骗的老搭档;一个破产古董商符朗新。
二人商量如此这般;设计好一个圈套;次日一同来见梅占魁。梅占魁招呼二人坐定;问道:〃章先生;这位是贵相知吗?〃章忙答道:〃这位是施礼仁先生〃;又凑着占魁耳边道:〃某王爷的宠仆。〃占魁连连点头。梅亮又说道:〃老施;你别闹客气;这位梅先生因求官而来;只恨没有门路;故请你来商议商议。〃礼仁摇头道:〃我们这位爵爷表面上十分古板;我虽是他很得宠的;说话也要当心一点。据我想来;除了结交二字;并没别的法儿。结交之后;有我在旁吹嘘;时机就成熟了。〃占魁连声道谢;正欲问王爷的姓名;施礼仁却假作匆忙的神气;起身告辞道:〃这时候爵爷要回府了;我得回去伺候。〃梅占魁迭走施礼仁后;对章梅亮道:〃这位王爷宠仆;果然气派得很;惜我未问爵爷姓名。〃章答道:〃适才礼仁嘱我;爵爷姓名暂时保密;免得传出去遭到非议。〃梅占魁信以为真;感激不尽;又约章梅亮次日到醒春居小酌。第二天晚上;章梅亮如约赴醒春居;梅占魁却己先到。章说道:〃这事恭喜你了。我恐足下心急;方才赶往爵邪;找着礼仁;问他究竟如何。他说明日正有机会;爵爷要购办姨太太的金珠首饰;若肯花上千余金;包你得一个优美的差使!〃占魁喜不自胜;但转念一想;千金之事;非同小可;何不先找叔父商量一番?主意已定;说道:〃承蒙二位见爱;替我出力。但一时尚缺现银;必须与叔父商量。因他脾气古怪;若不事先禀明;怎肯代我筹措呢?〃章梅亮惊问道:〃令叔父是谁?〃占魁道出了叔父姓名。梅亮大吃一惊;此人不是从前托他运动过顺王的吗?是尽知他们的底细的人。只得暗暗叫苦;胡乱饮了几杯;溜之大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