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传统与变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满人都编入旗籍,即是所谓“旗人”,他们都分得一片土地及一份俸禄,不受地方官府管辖,但他们亦不得经商、从事体力职业或与汉人通婚、采用汉俗。旗人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氏族制度,另外他们还必须学习满文.另一方面,大清国的国民都必须留起辫子,以此表示臣服。
八旗部队在军事上控制了全中国。1644 年登记在册的八旗士兵有16 。 9 万人,到了18 世纪则增至35 万人― 尽管实际人数并没有这么多。各地的八旗驻军均由“大将军”(西方人称之为“鞑靼将军”)统领,主要驻扎在北京(25 营)、西北及各大城市,如成都、南京、杭州、福州、广州等地,另外南方一些战略要地也都有八旗军队驻守。八旗驻军一般为4000人左右,与其家属居住在城内的某一地区,而不是像13 世纪的元朝军队那样驻扎在城外。
清代的另外一个军种是“绿营兵”,系仿明代军制而建,在17 世纪末有59 。 4 万人,至19 世纪早期发展至64 万人,共1202 个营,其下分设标、协不等。绿营乒相当于地方武警部队,驻军比较分散,其战斗力亦逊于八旗部队。总之,全国的军事指挥一分为二,一部分由满人掌握,一部分由汉人掌握,一部分控制在兵部及京师戍卫部队手中,一部分则控制在各省驻军手中。另外文臣和武将也都分掌了兵权并且互相制衡,再加上微薄的军铜,这样朝廷就把军队牢牢控制在了手中。
另外,满洲人出于长远考虑还不断经营满洲老家,使之成为保持自身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根据地。满人入主中原后汉化的步伐加快了:中原的满人开始学习汉语,而辽东的汉人则不断迁入满洲。为了阻止汉人的流入,清政府于1668 年下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的中部和北部,还将明时的“柳营”从山海关延伸到沈阳以北,继而又向南延伸到鸭绿江,以此阻止汉人北迁。这样,满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猎场、森林、河流,便成为满人的“保留地”。另外,关闭这一地区也有利于政府的人参专卖事业。这种理论上有很大药效的植物根茎主要产于乌苏里等河流沿岸的山脉,每年由政府向约上万参客销售特许状,其情形与食盐专卖制度差不多。为何区区几十万满洲人竟能统治比之多出四五十倍的汉族人口呢?今天的汉人面对这一历史事实都感到很羞愧。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首先,异族如满人同汉人一样,同为中华大帝国的一份子。其中亚洲腹地的“蛮族”人数不多,但挠勇善战,如满族人口正好足够提供一个皇族统治集团、一批上层监控者以及足以控制整个帝国的驻军(正像欧洲人在19 世纪的殖民做法一样,满人统治着亚洲腹地,但这也增加了满清政府的负担)。有些人也指出,清朝的政府官员中有九成都是汉人,满清政权从一开始就是满一汉联合政权,满族统治者之所以能维持其统治是因为他们已经汉化云云。
这两种观点并不冲突,但都只触及到表面。其深层原因是:中国是一个专制集权国家,官僚经济垄断了政治生活,而平民百姓几与政治绝缘,无论是谁执政对他们都关系不大。朝廷的统治只限于社会的表层或上层,对乡村影响很小。而中国的政体是国家与文化综合而成的,国家的集权程度很高,但文化却全然分散在平民百姓当中。这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家可能掌握在异族统治者手中,但中国的文化生活仍然得到了延续。
清代统治
满清人关后基本上承袭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只不过是把最高决策层换成了满人而已。满清统治有三大要素:武备、“天子”的最高权力及满人对汉族官员的监控。满洲统治者从一开始就与缙绅地主、地方士绅和前明官员达成了妥协。地方豪族一与官员只要归顺朝廷,大可自行其事。满洲人未曾提出任何社会或农业改革的主张,相反,他们礼葬了崇祯帝,自称为明复仇消灭了盗匪并给中国重新带来了和平在于秩序。这一套说教对大多数的北方官员产生了效果,他们纷纷归顺了新朝。代表人物如洪承畴(1593 一1665 年),其人系前明进士出身,后出任兵部尚书,总督豫、山、陕、川、湖5 省,松山战役失败后于1639 年降清。入清后他被封为大学士; 从1645 年至1659 年为清兵镇压江南杭清义军和农民起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1644年清建都北京后任用了大批汉族官员,实际上成为满汉合作的政权。如当时的大学学士,满汉各占3 人六部也都各设满、汉尚书1 名,4 名侍郎也是2 名满人、2 名汉人。这种二元式结构在西方被称为是“六人策事会”(Six Boards)。地方上,各省总督也是满、蒙、汉各族分任。清初统治者主要依赖的是汉籍旗人或汉籍旗奴在都察院中的御史人选也是满汉各十的,而各省的56 名御史则分管15个巡区,满汉御史并力合作。总之,清政府任用了大量汉籍旗人,从而形成两头政治的体制。
清时在关内设置了18 个省,除了直隶省与四川省以外,各省均设巡抚上名,其下还有州县郡道及分管全省行政、民政、司法、科举及食盐专卖的各级官员。每两省设一总督〔 近似欧洲人称为“副王”(viceroy)〕,各省重要事务均由总督和巡抚联名报呈皇上,各省内部事务则多由汉人巡抚及满人总督协同办理。他们均有各自的部队,但各省的主要武装通常是满人总督摩下的八旗军队。
这种满汉合作制度起初带来不少翻译上的问题。清初政权实行满汉双语制,满族官员均配有通常为身在旗籍的汉人通事。直到清末,清廷还要形式上将政府文告译成满语后颁行大下,但这种做法早在清初就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满人都学会了说写汉话。康熙时编撰的满文字典在后世子孙那里几乎成为天书。清时各地政府办公语言都是汉语,省级以下的官员也几乎都是汉人。
清代的专制主义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清代政务,如行政、立法、审判,事无巨细,均须皇帝本人钦定。雍正帝(1723 一1736 年在位)更是大大提高了集权的程度,这与他继位的经过恐怕不无关系。康熙自13 岁大婚后,生下儿女无数,35 个儿子中也有20 个存活了下来。当太子精神错乱后,诸阿哥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而明争暗斗。在康照死后雍正得到京师军队的支持,得以继位为帝。他的政敌曾谣传他篡改遗诏,甚至拭父继位。不管事实到底如何,雍正为夺取和巩固最高权力可谓费尽心机。他的兄弟中有5 名后来都死于狱中,他们的支持者也都受到迫害。继而雍正又取消了皇族诸王对八旗军队的统率权,并且规定不再宣布太子人选,而是由皇帝于生前写好诏书,埃驾崩后再行公布。另外他还在统治中使用了大量间谍做法,井设立尚书房密奏制度,以便能直接从亲信那里迅速获得全国各地的消息情报。
清代在明代国家机器上新增加了一个机构,即雍正于1729 年设立的国家最高决策部门― 军机处。内阁仍照常处理日常事务,但军机处则与皇帝一道处理各项紧急重大事件,也较少官场上的繁文缚节。军机处大臣通常有五六名,其中二三人常常同时兼任大学士之职,因而军机处与内阁颇有重合之处。皇帝每天傍晚都要召见军机处大臣共商国是二.其制定的方针一则由特选的32 名章京(通常满汉参半)具体执行。
雍正帝勤于政事,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乾隆在位时(1736 一1795 年)亦大抵如此。当时有位大学士曾在日记中写道:“内阁中的十多余同事,每五六天值一同早班都感到劳累不堪,而皇帝竟天天如此!〃 
国家与文化的统一
承袭前代的统治机制,同时屏入满人统治的因素,这只是满清维持其统治的基本条件,维持其统治还须通过利一举吸收汉族知识分子的统治人才。这种层层遴选的制度淘汰去不合格或非正统的人员一清代县一级的考试每3 年举行两次,每次录取人约2 。 5 万名秀才。省一级的乡试悔3 年举行一次,每次录取l400名左右的举人,而参加京城一级的会试和殿试并得中进士者不过200 多人二这时他们大多已经年过30 ,均为各地的精英,往往派到各县做官而步人仕途。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他通过这一仪式扮演了一种“圣人一教师”的角色而获得众多“天子门生”的效忠。士子一旦入仕,就会视皇帝为道德的楷模、学术和艺术的恩主,所以对于满清最高统治者而言,真正的考验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