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们就利用赌场的“交通”人吸收各地乡民入会。如果湖南的官厅加以取缔,他们就往江西
跑;江西官厅取缔,他们就往湖南跑;而湘赣两省的官厅又难于一致行动,所以他们能自由
发展。三五年下去,赌场的势力愈形膨胀,加入洪江会的乡民也就多起来了。
洪江会专在下层社会中发展组织,入会的最大多数是农民、手工业者、矿工和负贩挑夫
之类,自然也包括不少地痞流氓。地主绅士和知识分子几乎没有。这个秘密帮会以江湖义气
相号召,加入者觉得可以得着一种保障,无论做甚么事都不会受人欺侮。何况加入的人既未
受到甚么严格的约束,那时这帮会也没有昭彰的恶名;因此,下层社会多乐于参加。
成为洪江会指挥中心的那一带的赌场,组织算是不坏的。它们很能赚钱而又颇有信用,
从没听见赌场有明目张胆欺负乡下人的事发生;所以乡村富户参加这种赌博的也不少。而且
赌场和洪江会的活动展开以后,这一带就成为它们的势力范围,小股外路土匪就不敢在这里
13/151
… Page 14…
《我的回忆》第一册
出没,抢劫的事倒反稀少了。因此,一般人最初预料不到洪江会会有甚么惊人的举动,也不
觉得它们的活动对地方上是十分有害的。
一九○六年洪江会起事的前几个月,首脑们开始表现出他们的政治企图,四乡的风声便
渐渐紧起来。最初是一些反满的故事和神话在传播着,接着又在暗中传出这样的话:如果有
一天洪江会要起事,每家都应在大门上张贴一张用黄纸写上的大“明”字(即明朝的明字),
以为标记。那家大门上没有“明”字标记,就是败类。后来洪江会更标榜出两个主要目标:
“反清复明”和“铲富济贫”。“反清复明”是洪门的老口号,那时已无“明”可复,其主要
含意还是发泄排满的民族意识。“铲富济贫”这口号比“反清复明”的口号渊源还要早些,
中国历史上的叛乱都有这种类似的口号。可是这句话的含义,也并不明确。一般说来,只是
将富户的钱粮没收过来,发散给那些傲傲待哺的贫民罢了。
洪江会起事逼近了,纪律也宣扬出来了。所谓“三刀六眼气”,是洪江会圈子里一种早
已订下的严重处罚,那是说,谁要背叛了洪江会,或者违犯了它的重要会规和纪律,就要被
刺上三刀,并且要现出六个眼来;即每一刀要有一个进的眼和一个出的眼。这种帮会的制裁
办法虽然从未听见真正实行过,但其残酷性足以吓唬乡下人,也能藉之维系其本身团结,作
用是很大的。
洪江会更将它的党徒按照部队的形式编组起来,乡村地域的区划,每十个壮丁编成一个
最小的单位;由洪江会的大头目就十人中指定一人做什长来统率。十个什长之上指派一个百
总;十个百总之上指派一个千总;千总之上还有统领等名称。起事前这个区域里洪江会的大
头目觉得党徒众多,一切似以准备就绪,又因秘密泄露,乃决定突然发难。发难的日期是非
常秘密的,一般人事先毫无所知,官厅方面当然更不知道。那天上栗市惊慌到来的时候,即
是洪江会的头目们正在下达集合的命令。这个命令的要点,大致是指示各什长、百总和千总
召集部属,配带各人已有的武器,按时向指定地点集合,并向指定地点行进等等。第二天清
晨我们三个小孩在文家店铺、门口所看见的农民队伍,也就是依据命令集合起来的一支。
这支造反的队伍究竟用的是甚么名称,其领导人物又用的是甚么头衔,这是一件传说纷
歧的事。只知龚春台确是这次起事的首脑,乡间称之为洪江会大头目或大统领,据说他曾出
过一些布告,但这一点我已找不出可靠的根据来。
龚春台不过是洪江会萍浏区域的大头目,并不是整个洪江会的最高首领。洪江会的大首
领是哥老会的马福益。龚春台的造反计划是将各处集合起来的会众,一起集结在浏阳南部的
某个地点,由他统率着浩浩荡荡的杀到浏阳县城去。他心目中大概以为占领浏阳县城是一件
轻而易举的事,他设想只要占领了浏阳县城,将造反的旗帜高高树立起来,散布在各地的洪
江会就会闻风响应。
一九○六年夏秋之间,湘赣交界一带地区发生旱灾,十月间这一带的人民已感觉米珠薪
桂,人心颇有浮动。龚春台就利用这种饥荒情况,号召党徒,说打下浏阳县城,没收富户的
钱粮,大家才有饭吃。据说他的队伍中还有一些挑着箩筐的穷苦人民一同行进,准备打下浏
阳县城可以分得粮食,这一点也是他能够号召大家起事的一个主要因素。
龚春台和其他洪江会头目们发展党徒和办理赌场,表现得很能干;但对于作战一事,却
缺乏应有的准备。据说龚春台确曾集结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声势不为不大。可是他并没
有组织起一个有效率的指挥机构,那些大小头目们又都是临时集结起来的新手,显得有些盲
人瞎马。因此,这支庞大的队伍在两天的行动中,不能按时合理进餐,有些分不到房屋休息,
居住行动又无规律,受尽饥饿、寒冷、疲惫等折磨。而且这支莫名究竟的农民队伍,在造反
心理上是没有得着充分鼓舞的。这群人遇到困难就容易发生逃亡回家的想头,也不曾充分警
觉到造反失败后的严重后果。
14/151
… Page 15…
《我的回忆》第一册
阴历十月二十一日(即公历十二月八日),这支造反队伍进到离浏阳县城很近的地方,
就遭遇到少数洋枪队的抵抗。原来城内官方得到消息后,在十分恐慌之中从事戒备,紧闭城
门;并派出几十个人的队伍,携带仅有二十六支步枪,出城作无可奈何的堵截。可是这支造
反队伍却在洋枪队隔河稀稀疏疏的射击之下,密集在大路两旁乱作一团而动摇起来了,只支
持了不久的时间,队伍就因失去了控制开始大批逃亡。据说当时这种逃亡情景有如堤防溃塌、
大水奔流一样。头目们在队伍溃退下来之后,曾采取过整饬部队、分股活动等步骤,但大部
分党徒已经逃亡了,无法再行集合,剩下来的各小股也觉得形单势孤,士气低落。在官军进
剿的风声日益紧急的威胁之下,继续活动了几天,头目们认为大势已去,终于采取了解散队
伍、分途躲藏的步骤。事后官方曾大事宣扬说:“十万洪江会被二十六支洋枪打垮了。”
洪江会进攻浏阳之役是这幕造反剧中最主要的表演。龚春台所统率的那一支队伍是其中
的主力军。邻近萍北浏南一带的其他地区的洪江会,虽曾有过一些响应和零星的行动;但他
们听见浏阳县并没有被打下,主力军业已溃散的消息,也就看风转舵,消声匿迹,不敢再有
所活动了。广布在各地的洪江会不能同时发难,显然是这个组织一向缺乏统一领导的原故。
这样,一九○六年洪江会的造反,就和历史上若干次未成熟的“会匪”、“教匪”的起事经历
相似,宣告流产了。
洪江会造反的风暴算是过去了,官军的进剿却接踵而来。
当时我的家庭认为乱事虽已过去,但祸害仍将继续,进剿的官军来了又不知会做出一些
甚么事情来。家里的大人们吩咐下来:不要乱说话,不可再谈造反的故事,也不要到外面去
走动,以免遭受牵连。果然,在我回家后的几天,进剿的官军的一个支队到达了我们的山口
村里。这是一支满清的绿营军,俗名叫“绿勇”,每一个大兵身上都穿一件绿色的号褂,背
上有一个大“勇”字。那天上午来到我一家里的是一个哨(即一排),大约二十余人,每人
都背着一口马刀,还携带了几枝步枪。他们进门之后,声势汹汹。有一个大兵抽出马刀,斫
去陈设在木厅里一张古老台桌的一角。哨长立即装腔作势的宣布:“你们这个地方是造反的
区域,你们为何不预先报告?现在朝廷有上谕,造反者就地正法,隐瞒不报者同罪。再有甚
么叛乱就杀光这里的首姓,烧光这里的房屋。”
我家里的大人们也和乡村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