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黄埔军校(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备、后勤也较为充足,所以在历次战争中屡败众军阀,从而政治军事实力愈益雄厚。此后,在多次进攻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围剿”红军时,“黄埔系”都是主力。但这时的“黄埔系”还未能全部掌握大权,在1927年至1937年的10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大权多被“保定系”和黄埔教官掌握,黄埔生中除胡宗南等少数人外,一般只是中层军官,并未真正掌握上层指挥权。

  第十章 军神将星(6)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出身的许多将领纷纷率军上阵与日军作战。在历次战役中,先后有谢晋元、戴安澜等20多名将领壮烈殉国。也正是在抗战时期,“黄埔系”全面形成,其骨干纷纷当上了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乃至战区司令长官,从而完成了“黄埔系”在军界的接班部署。
  全面内战时期,“黄埔系”势力达到了顶峰。两年内,国民党军队的第一线指挥官,如地区“剿总”、绥靖区、警备区、兵团、军、师管区的司令官以及军、师长,大部分来自“黄埔系”,甚至中央军事部门的指挥大权也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
  军事教官刘峙蒋介石靠来自“保定系”等军校的教官在黄埔这个平台上起家,因为一则黄埔学生要由他们来训练教育,二则黄埔毕业生缺乏独立作战和军事指挥的能力和经验,要执掌军队大权至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的磨炼。在这个过渡时期,要由“保定系”等军校的教官来支撑局面和带领黄埔学生。所以,在黄埔学生初出茅庐前后,黄埔教官还需一路引领,执掌中央各军事部门的大权,即使在抗战和全面内战时期,这个“保姆集团”仍未衰落。
  在国民党阵营中,黄埔教官的核心人物有:俞飞鹏,曾任交通部长、北京军需学校毕业;钱大钧,曾任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上海特别市市长、保定军官学校第5期留日生;蒋鼎文,曾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浙江讲武堂毕业;刘峙,曾任徐州“剿总”总司令,保定军官学校第2期步科生;周至柔,曾任空军总司令和国防会议秘书长,保定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生;顾祝同,曾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和参谋总长,保定军官学校第6期步科生;何应钦,曾任行政院长、陆军总司令、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陈诚,曾任国民党副总裁、参谋总长、军委会政治部长,保定军官学校第8期炮科生。
  黄埔毕业生中虽然此时仅有胡宗南一人得上将军衔,他们却掌握着军队的实际权力,从而真正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黄埔毕业生在国民党军政界中可谓将星闪烁,猛将如云。其主要人物,几乎全是前6期毕业生,最神气的是前4期。前后界限分明,高1期压死人。在前6期中,也有不少后期生超过前期生而居高位的。
  蒋介石与“黄埔系”的关系是互为利用。一方面,蒋介石依靠“黄埔系”起家;实行专制独裁;另一方面,“黄埔系”成员必须依靠大权在握的蒋介石,以实现自己的权力欲望,步步高升,占据军界要职。同时,蒋介石在职务、装备、后勤、作战等方面也给予“黄埔系”种种特权,而“黄埔系”则效忠于蒋介石个人,其中不乏为之效死力者。
  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黄埔系”继大革命后又出现第二次大分化,他们与“保定系”的不少将领先后走向光明,加入革命阵营。“黄埔系”逃到台湾者则多为陈诚、蒋经国所排斥,有实权者在“黄埔系”数千成员中不过数十人而已。曾红极一时的胡宗南也遭冷遇;多数生活无计,苟活于世,“黄埔系”至此衰败没落。
  论说“黄埔系”、黄埔军校的领导人和教官,有一人不得不特别凸现列出,他就是也从保定军校毕业、长期在黄埔军校中担任要职的张治中。他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最难得就是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国民党的反共战事,一直致力于国共两党的和平共处,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士有着深厚的友谊,这在那段特殊岁月里是尤为难得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时,他就表现得很“沉沦”。1932年,“剿共”多年的国民党内终于有人开始响应全国高涨的抗日呼声,这个人就是时任黄埔军校第3期入伍生总队副总队长的张治中。淞沪抗战时,他不顾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阻挠,毅然开赴前线,并留下遗嘱,誓要以身殉国。好在他没有殉国,却拉开了国民党军抗日的序幕。抗战胜利后,他极力主张和平建国,并促成重庆谈判。1949年,他又以国民党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到当时的北平和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和平统一事业尽心尽力,为使台湾回归做了大量工作。

  第十章 军神将星(7)

  还有一个著名的黄埔教官,是后来隐入山林的严重中将。他也是保定军校毕业生,曾任黄埔一期学生总队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长等职。他离开黄埔军校后,常反思北伐以来的一场场激战,众多的兄弟命丧黄泉,却扶起了一个更大的军阀蒋介石。1928年冬,他抛掉所有的军政事务,独自一人隐居于庐山,在太乙峰下建草庐“劬园”。“劬”的含义是劳累,可见其主人此时的心态。他是真的隐居山林,每天与樵夫农民生活在一起,靠自己的种田收成口。严重的学生陈诚常上庐山看望恩师,蒋介石总捎信问候,并一再热情邀请严重住到南京附近,以便能经常讨教。1930年,严重回武昌看望生病的妻子,蒋介石觉得这是拉拢严重的好机会。他派人秘密前往武昌,授严重任冯阎大战军事总指挥,并授上将军衔。为表诚意,蒋介石让人把上将军服都带去了。蒋介石的这一招对冯玉祥也许灵验,对严重却失效了。严重回到庐山,在草庐的墙壁上贴满标语:“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者,皆自然界之扒手,社会之蟊贼也!”坚持不出山,不与贼人同流合污。直到1939年,抗日烽火点燃了严重的革命热情,他毅然出山,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43年病逝于任上,一个刚烈汉子、黄埔军人为他的学生们树立了无言的榜样。
  3.国民党军中黄埔生“拜将”的先后历程
  黄埔一期生李仙洲(左)在湖北枣宜会战前线黄埔军校毕业生的“拜将”,大多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有着艰辛的奋斗历程。当初第1期的李之龙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而坐“直升机”直接晋升,那是特例,大部分黄埔毕业生都是由黄埔校军的建立而开始起步。1924年底先后组建黄埔校军教导第1、第2团,初期组建时只有少数黄埔生担任军官职务,如蒋先云、贺衷寒、楼景樾、桂永清、郑洞国等任连级军官,胡宗南、侯镜如、陈明仁、关麟徵、左权、石祖德等任排级军官,大部分只是挂着见习军官当兵而已。第一次东征后,随着革命队伍的扩大,黄埔生所任职务逐步晋升。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党员被迫退出国民革命军,黄埔同学会的骨干迅速控制了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曾扩情由团党代表升任第20师政治部主任,成为黄埔生中的第一个师级军官。不久,酆悌也升任第1军第1师政治部代理主任。与曾扩情、酆悌同时任团党代表的邓文仪、贺衷寒,因先后到苏联学习,而错过了这次晋升的机会。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时,在东征中表现突出的孙元良拔得头筹,荣任嫡系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长。同时回粤军任职的范汉杰异军突起,任第4军第10师第29团团长。团长在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中是个耀眼的职位,从北伐时任团长的名单就可知道其职位的重要,薛岳、蔡廷锴、余汉谋、蒋鼎文、卫立煌、徐庭瑶、陈继承、黄琪翔、戴戟等,在那时也不过是个团长。
  最幸运的是时任第2团副团长胡宗南,部队刚出征,该团团长倪弼在紧急时刻无法随部队行动,胡宗南得以晋补第2团团长。之后不久晋升团长的还有李延年、郑洞国、桂永清、蒋先云、王世和、俞济时,同时任团级职务的还有团党代表李默庵、王尔琢、李汉藩等,团参谋长顾希平、周士第、侯镜如等。蒋先云是同时受到毛泽东和蒋介石喜欢的“黄埔三杰”之首,在二次北伐中壮烈牺牲,追赠少将。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从苏联回国的邓文仪在政变后升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少将副主任兼代理主任;北伐中英勇作战的团长范汉杰被蒋介石任命为浙江警备师师长,成为黄埔生中的第1个师长;而同时的团长孙元良却因在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