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业诩笑着摇摇头:“当然不会!”

也许金胜曼被李业诩的笑容迷惑了,怔怔地看了李业诩一会,似发现这样不对,很快地转过脸去,再转回来时,脸上出现一些怅然,“王姐一直想去长安朝拜大唐皇帝,只是这愿望永远也没法实现了”

“身居高位,总是免不了争斗,对新罗先王的不幸去逝,本帅也实是难过,不若就由新罗王你去帮她完成这个愿望吧?”

“身居高位,免不了争斗,唉!”金胜曼叹了口气,脸上很是无奈,“本王之父王与母后都已经仙逝,在金城,除了阏川上大等,没有人可以依仗,怕最终落个与王姐一样的下场”

“有本帅在,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李业诩满是豪气地说道,“本帅定可保新罗王无恙”

“本王知道大总管的能耐,只是大总管终不能保本王一辈子平安”金胜曼似被触了心中所藏的忧伤,还是一副颓然的样子,只是在这话说出口后,发现了语病,一下子脸上腾起了红晕,忙又把脸侧过去。

李业诩也听出了,只是没在意,也为了消除尴尬,没在这个话题上作纠缠,说起了其他事,“本帅当日临泗沘城,实感觉泗沘城与长安差的实是太远,无论人口还是规模,相差近百倍都有”

“我新罗之金城,实比泗沘城还要小,房舍修建得也没泗沘城和平壤好,听大总管如此说,本王更是想去看看长安的盛况了!”见李业诩转了话题,金胜曼也转过脸,顺着李业诩的话说,只是脸上的红晕还在。

“本帅征战各地,可是从来没有见过比长安更繁华的城市也没有遇上过比汉人更懂更礼仪的住民我大唐国力昌盛,治下各州县百姓皆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出门旅行可以不用带粮,随地支取”见金胜曼如此神态,李业诩来了兴致,夸夸其谈起来,把长安及如今的大唐,描绘成了一个人间天堂般的地方

见金胜曼被吸引,李业诩继续吹牛:“新罗王久习书法,想必知道有不少的书法名家,如今我大唐,书法出众者数不胜数,画技卓绝者比比皆是,诗才满腹者遍堵长安,本帅自觉才情平庸,都不敢做诗写字”

“大总管如此说,更是让胜曼本王向往,!”见李业诩停下了话语,金胜曼满是痴迷的神色说道,连说话间的自称都有些下意识了,但还好马上省悟,改了回去,“只是大总管的才情还有武功,那是人人称道的,连新罗王室内都是众人皆知的,不说那《出塞曲》的豪迈,《元日》的温情,就是大总管博美人归的那几首随吟的小诗,也是挺有韵致的”

“新罗王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李业诩大惊,面前这位异族的女子,连自己的风流韵事都知道,这还了得!

“新罗国内出使长安的使者,回来后向王姐报告了这些事,王姐闲时也和我说了,本王也就知道了!”李业诩这些年的威名太响亮了,这些与大唐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蕃国王室高层人员,如何会不知道他的事。

李业诩的风流韵事**人们口相传,已经变成多个浪漫的故事了,连金胜曼和金德曼私下里都是非常的羡慕。

“让新罗王见笑了!”李业诩自嘲地笑笑。

“听说大总管几位妻妾都是绝色佳人,才情颇佳”金胜曼话中略带怪味地说道。

“这那只是瞎传,当不得真,当不得真,!”李业诩打着哈哈道,这金胜曼如此说,已经是变味了!

金胜曼却别过脸去,让李业诩看不清表情。

“本帅有一主意,可以让新罗王去长安,而且吾皇都不会拒绝!”李业诩上托在案上,把脸靠近金胜曼,注视着金胜曼的眼睛说道。

“是什么主意?”被李业诩如此近距离注视的金胜曼,脸上又泛起红晕,却没把头侧过去,轻声问道。

“新罗王可以将国事交由其他人处理,自请长居长安如此又不要担心受人算计!”

“哦!?”金胜曼深深地看了一眼李业诩,发觉李业诩是认真说的,并不是调笑,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

“还有,新罗王可以自请去国,去长安任职”

“啊?!你怎么如此说”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十七章 高延寿所提议的

辽东,乌骨江边,离泊汋城西北面约三十里,唐军的大队人马正快速行进着。

在不战而取乌骨城后,平壤道的大军并未作休整,即往乌骨江与鸭绿水交汇处的泊汋城进发,准备在夺取泊汋城后,强渡鸭绿水。

若能顺利地渡过鸭绿水,高丽大军能凭险而守的只有萨水了。

据已经探知的情报,高丽人在鸭绿水对岸并没有布置重兵守卫,防守鸭绿水的军队人数不到三万,而且还是以步兵居多,没有构筑堡垒、城堡等可以固守的防御工事,萨水一带的情况也是差不多,李世民和诸将几乎可以确信的是,因为我大军的行动速度很快,完全出乎高丽人的意料之外,我大军抵达鸭绿水边,高丽人还来不及做出应对措施,来不及或者说没有能力派大军布防。

高延寿和高惠贞所领的十五万大军绝大部被歼,逃跑的溃兵数量也是极少,大多也只能逃回到乌骨城、泊汋城,从这两城送出的消息,按行程算差不多刚刚送抵平壤,可以说,掌控高丽国势的泉盖苏文也可能现在才知道这十五万大军全军覆灭的消息。泉盖苏文接到这样的军情报告后,才会作出应对措施,征集军队,再委派战将,率军驰援鸭绿水、萨水一带,这样要花费很多日子,速度肯定没有已经在征途上的我大军这么快,防守鸭绿水、萨水的,应该还是原先所布置的军队,若我军能在驰援的高丽大军抵达前,渡过这两条大江,特别是河面颇宽的鸭绿水,再快速突进,定是让高丽人料不到,没法做出应对,我大军可很快抵达平壤城下。

正因为有这样的考虑,李世民也严令将士们,以最快的速度行进,争取在天黑前抵达泊汋城下,若敌守将不愿意开城投降,那大军将连夜攻城,尽快将泊汋城攻占,为我大军过河创造条件。

李世民已经放弃了御驾的那些仪仗,令羽林军将士也是轻装前进,为得就是一个速度。

有了皇帝的严令,平壤道所属的诸军也都是快马加鞭前进,一时间,平坦的辽东平原上,到处是飞奔的大唐军队将士们。

李世民在尉迟恭的伴随着,正策马飞奔,从前军方向飞跑过来几骑,行至李世民面前,翻身下马,正是自请命去劝降泊汋城守将的高惠真。

“陛下,泊汋城守将高应仁,愿意开城归降!”还未到跟前,高惠真就很是激动地大喊道。

高惠真与泊汋城守将高应仁是族亲,作为小一辈的高应仁一直跟随高惠真征战,深得高惠真信任,此次高应仁被委以泊汋城主将之职,也是高惠真的主意。而泉盖苏文是为了牵制势力更大的高延寿,将战略位置更重要的泊汋城交由属于南耨萨部落的高惠真属下掌管,就是希望高应仁与乌骨城的守将,属于北耨萨部的高燕和相互提防,以备不测。

只是泉盖苏文怎么也没想到,高延寿和高惠真都被唐军俘虏,并且迫于皇帝李世民的威严,都降服于大唐,为大唐出谋划策,并领军参加攻击高丽的战斗,而且马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将乌骨城和泊汋城这两城的守将劝降,想必泉盖苏文知道这情况后,要气得吐血了。

“好!”李世民闻之大喜,“传朕命令,李道宗领大军先行,接管泊汋城!”

事情还是朝着最有利于我大军的方向发展,再次不战而取敌重要的城池,无论是对形势的发展,还是对将士们士气的鼓舞,都是非常正面的影响,李世民如何会不大喜。

“是,陛下!”传令的军士大声地应道,将皇帝的命令传给率前军行进的李道宗。



入夜时分,李世民随着李世绩进入了已经被李道宗所领大军接管的泊汋城。

因战事进展顺利,进度也多原先估计的要快很多,下一步的安排马上要商议出来,原先制定的计划已经跟不上战场形势的变化了,李世民顾不得长途行进的疲乏,立即召集诸将商议军情。

因献城请降有功,泊汋城守将高应仁被委以泊汋城副将,协助被任命为泊汋城主将的程名振守卫泊汋城,此次也被召来一道议事。

议事开始前,作为行军大总管的李世绩先向李世民报告了收到的最新情况:“陛下,水师杜爽部已经按令行至鸭绿水口,准备进入鸭绿水,协助我大军攻击对岸高丽守军!”

派出的特战队员费尽心思,将在海上游弋了一些日子,把一些小规模的高丽水师船队打跑了的杜爽所领的水师找到,向没有接到最新命令,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